学术观点丨赵国月、朱斌: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英译全景扫描

学术   2024-09-17 00:01   江西  
作者简介

赵国月,文学博士,博士后,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译者行为、翻译批评和文学翻译。朱斌,文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英译和翻译批评。



内容摘要: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的英译由英文版文学杂志肇始,逐渐发展到以单行本的英语出版为主流方式。随着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单行本的英译出版也由过去单一的 “ 译入 ”模式发展到现在的“ 译入” 与“ 译出” 模式并举,昭示了国际社会了解真实中国的迫切需求,也反映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非虚构文学所承载的独有价值与作用。非虚构文学面向事实,依赖真人真事展开叙事,其英译和传播对构建真实的中国国际形象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覆盖整个翻译传播链,开展以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英译为专题的理论研究,以强化我国非虚构文学英译的应有价值和功用。

关键词: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英译出版;英译研究




      虽然 “ 非虚构文学 ” 概念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传入中国,但这一文类却早已在中国存在。文学评论家李敬泽(2014)就指出,“ 非虚构听上去是一个比较新的词,但其实是一件很老的事。非虚构不仅是某种特定的文学题材或者写作题材,它更是一种方式,是人类为了真实、具体地认识世界和书写世界所采取的写作方式。如司马迁的《史记》便被文学评论界众多学者作为非虚构文本来讨论(李国华 12-18;单苗苗 166- 171)。非虚构文学又名 “ 纪实文学 ”,“ 是一个相对于 ‘ 虚构文学 ’ 的文学族群 ”(王晖 005),“ 主要以写实为主,对事件真相进行全面还原 ”(赵国月 44),涵盖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散文等以还原真实为写作手法的文类(丁晓原 90-96),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非虚构文学飞速发展,催生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并通过翻译走向世界,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形塑中国形象。


      非虚构文学直面现实,讲述真人真事,“ 本质上来说,非虚构文学更接近意识形态,虚构文学是以一种隐秘的、神话的方式传递意识形态,非虚构文学则以‘ 真实性’ 为旗帜,直白地表达迷思 ”(张卫东 17)。因此,非虚构文学的翻译必然对译者提出不同于虚构文学翻译的挑战,这是值得我们专门思考的问题。在以往中国文学外译研究基础上,本文旨在勾勒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英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其历史分期、翻译主题与传播现状另有专文分析),以其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文学杂志的英译发端

      文学杂志以即时性与敏感性见长,能最早捕捉到文学思潮的发展,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的英译最早见诸于文学类杂志。较早英译中国文学的杂志《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虽然重心在向英语世界主推中国的小说、诗歌和文论为主(郑晔 63-93),但从属于非虚构文学的部分,如报告文学和纪实散文也随之译介到了英语世界。比如 1951 年《中国文学》就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英译《朝鲜前线通讯》,1985 年刊载了张辛欣和桑晔的英译《北京人》,1989 年节译了老舍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2000 年译介了贾平凹的散文《老西安》,等等。这一批英译作品在《中国文学》杂志上的刊登,无形中开启了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英译传播的先河。这类作品的英译大多是在 “ 非虚构文学 ” 概念传入中国之前,虽无“ 非虚构文学英译 ” 之名,但有 “ 非虚构文学英译 ” 之实。


      早在 1974 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译丛》(Renditions)“ 秋季卷 ” 开始刊载中国作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英译,如余丹(Diana Yu)英译宋淇的《毛姆与我的父亲》,详细地回顾了他父亲宋春舫与著名英国作家毛姆之间的一段交往,分析和解读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内容,留下了珍贵的史料。首次出版于 1981 年 7 月的《干校六记》,其中真实记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与钱钟书等人被下放到河南息县、明港干校期间的生活,后在 1983 年的《译丛》上刊登了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译文。后期还有胡志德(Theodore Huter)英译北岛的《我的美国地主》,陶忘机(John Balcom)节选英译齐邦媛的《巨流河》等等,都是典型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2011 年,《人民文学》创办了英文版杂志《路灯》(Pathlight)。该杂志被誉为 “ 中西文化交流路上的灯 ”,官方 “ 希望能成为中国出版物走出去的良好示范 ”(张璐 75)。在其创刊号就刊登了新锐作家李娟的两篇非虚构作品的英译,分别是《二零零九年的冬天》和《通往滴水泉的路》,译者为露西 • 约翰斯顿(Lucy Johnston)。前者真实记录作者在 2009 年冬季的日常生活和感受,后者主要讲述一个位于戈壁滩中的神秘水源 —— 滴水泉的故事。2014 年,《路灯》又在 “ 春季卷 ” 专设 “ 多民族文学专号 ”,其中 “ 非虚构 ” 栏目刊登了 4 位中国民族地区作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英译,分别是丹增的《童年的梦》、帕蒂古丽的《模仿者的生活》、叶梅的《致鱼山》和野夫的《童年的吊脚楼与邻居》,这批作品还得到了专门从事少数民族文学英译研究学者的积极关注(罗宗宇、言孟也 104-110;王彦杰 102-104)。除了杂志摘选英译中国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外,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作品以单行本的形式英译出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走向英语世界。







单行本英译出版的“译出”与“译入”

      本文探讨英译出版的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单行本,即考察对象为所有以中国为中心展开叙事、用汉语创作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及其英译本(涵盖离散华裔作家作品)。主要考察数据来自 “ 中国文化译研网 ”“ 中译出版社 ”“《出版人周刊》翻译数据库 ” 和 “‘ 纸托帮’ 数据库”,统计截止时间为 2022 年 12 月 30 日。通过亚马逊网(Amazon)和好读网(Goodreads)查询验证以及数据清洗后,最终得到译入英语世界的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单行本共计 98 部。本文依据李越和王克非(84)对 “ 译出 ” 与 “ 译入 ” 的界定,以出版发行国为分类标准,将英译出版的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分为两类 —— 译出与译入,由国外出版社英译出版的归入 “ 译入 ”,由国内出版社英译出版的归入 “ 译出 ”。


2.1“ 译入 ” 的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对中国有着重新认识的需求,最便捷的渠道是翻译有关中国的文本。顾明栋指出,“ 译入英语的汉语文本由原来的古典文本转移到现当代文本,特别是小说作品……绝大部分是因为西方读者对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兴趣日增 ”(Gu 2-3)。在这通向了解的过程中,不少国外出版社主动翻译中国当代作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以便了解真实的中国。


      研究发现,最早 “ 译入” 的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单行本为杨绛的《干校六记》,由葛浩文英译。1984 年,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在 1983 年《译丛》丛书之一的《干校六记》英译基础上出版了单行本,1988 年第二次印刷出版。其社长 Donald Ellegood 认为该书“ 记录了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的遭遇,读来令人动容 ”,建议把它作为单行本发行 ( 许诗焱 97)。1988 年之后,国外出版社英译对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的英译出版不温不火,如 1998 年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英译出版虹影的《饥饿的女儿》,2002 年 Random House 英译出版欣然的《中国的好女人们》、2005 年 Routledge Curzon 英译出版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2008 年 Chatto & Windus 英译出版欣然的《见证中国》, 2009 年 Pantheon 英译出版杨显惠的《夹边沟纪事》,同年 Ecco 英译出版高尔泰的《寻找家园》,2010 年 Chatto & Windus 英译出版欣然的《中国母亲》。


      不过,2012 年之前英语世界译入的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总量不多,只有 8 部,年均 0.57 部,译者均为国外汉学家,这种情况直到 2012 年才有所改变。2012 年伊始,国外英译出版的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明显增多,每年平均有 3 部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被国外出版社英译出版。2022 年截止,英语世界译入的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共 59 部,虽然较之前数量明显增加,选题范围有所扩大,但整体上还是沿袭了 2012年之前的选题偏好,倾向于历史事件揭秘与个体叙事。很大比例的作品以历史事件为叙事主题,特定年代(1966-1976)的选题备受青睐,如梅志的《往事如风 —— 记胡风》、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和梁晓声的《一个红卫兵的自白》等,甚至不乏违反我国出版政策的作品;其次偏多的选题是对个人或家庭生活的感悟,如北岛的《城门开》、饶平如的《平如美棠 —— 我俩的故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齐邦媛的《巨流河》、阎连科的《我与父辈》及蔡崇达的《皮囊》等。除此之外,女性和时政也是国外出版社比较青睐的选题。


      “ 译入 ” 作品中有几部作品值得特别关注,分别是时政题材的《中国震撼》和《中国超越》、反战题材的《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盟军战俘在中国:奉天战俘营口述纪实》和《南京大屠杀》、三农题材的《中国在梁庄》、少数民族题材的《冬牧场》和健康题材的《旷野无人 ——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这批作品的共性特征:与我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致,符合“ 主旋律” 的标准。如《中国震撼》与《中国超越》是政治学者张维为的非虚构创作,其英文版本都由作者自译完成。这两部作品社会影响较大,其中《中国震撼》一书曾于 2011 年 9 月被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推荐给来华访问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还获得 2012 年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位身处比利时的中国女性,从德国秘密警察枪口下营救一百多名比利时人的真实故事,曾被国家主席习近平赠送给 2015 年来访的比利时国王菲利普;《盟军战俘在中国:奉天战俘营口述纪实》用幸存战俘口述、日记、照片等珍贵史料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所著,旨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梁鸿在《中国在梁庄》中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农村变迁中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人生故事,反映了近 30 来坚守在农村的农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以及进城农民工的现状,还原了一个乡村的变迁史,该书曾入选新浪 2010 年度中国好书榜;李娟的《冬牧场》讲述了新疆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冬牧场生活的经历,呈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牧民游牧生活的艰辛劳顿,描述了他们个性纯朴、坚忍、诚挚的内在品性;李兰妮的《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通过个人故事,向读者传达出一种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励志精神,该书曾入选中国作家协会 2006 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这些作品被 “ 译入 ”,值得深入研究。因为它们 “ 在传递和传播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鼓舞和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和共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陈刚 99),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形塑正面的中国国际形象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2.2“ 译出 ” 的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

      改革开放后中国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积极主动借助中国文学走出去向外塑造新形象。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 “ 走出去 ” 政策,面向国际实施一揽子对外翻译出版工程,推动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对外译介。如 “ 中国图书海外推广计划”(2004 年)、“ 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2006 年)、“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2009 年)、“ 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 ”(2009 年)以及 “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 ”(2010 年),等等,这些工程项目推动了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走向英语世界。调查发现,从 2012 年开始到 2022 年底,我国出版社共英译出版 39 部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如中国画报出版社的《蓝盔在行动》和《护航亚丁湾》,五洲传播出版社的《跨国大救援》和《中国维和行动》,这类作品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外文出版社的《中国农民大迁徙:农民工口述实录》《梁家河》和《苦难与辉煌》,前两部从个体角度切入讲述中国老百姓和领导人的真实奋斗历程,后一部从宏大视角叙述中国遭遇的挫折与创造的辉煌。


      主动向英语世界译介当代非虚构文学的国内出版社中,中译出版社表现最为突出,2016 年至 2018 年英译出版 23 部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向英语世界打造了 “ 中国报告系列 ”(From Inside China),具体见表 1:



      中国作家网介绍,英文版“ 中国报告系列” 系2013 年国家基金办立项项目,其目的、选材规范以及译者模式如下:


      “ 这些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从多个视角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变化,既有浓墨重彩反映中国巨大变化的大事件、大背景、大变迁的题材,也有通过个人投身时代大潮,由个人成长和个人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的精心之作。可以说部部精彩,令人叹为观止,是一部部时代史诗,也是一幅幅令人流连和回味的时代画卷。报告文学作为严肃文学的一种,最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针砭时弊、体恤民情,同时也饱含激情,极富感染力。用这种体裁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容易打动人,可以很好地让海外读者了解中国、认同中国、理解中国。为了使得翻译后的作品更接地气,让西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疏离,该项目每本书的译者都是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且都在中国长期或短期生活过,他们熟知自己国家的语言习惯,切身感受到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避免阅读障碍,极大的保证该项目的翻译质量和水准。” 


      不可否认,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遇阻、中国国际话语受困的背景下,选择非虚构叙事的报告文学,征用母语为英语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外国译者,确实是 “ 中国文化 ‘ 走出去 ’ 的一种崭新和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 ”。整体来看,近 10 年以来,我国出版社主动推向英语世界的当代非虚构文学在数量上有了突破,但其发展态势带有明显的突击性特征,最典型的莫过于 “ 中国报告系列 ” 英文版丛书。我国出版社英译出版的39 部作品,单单中译出版社一家,在三年之内就集中英译出版了23 部(2016 年17 部、2017 年 5 部、2018 年 1 部)。


      中译出版社原计划 “ 将经过持续的努力把 ‘ 中国报告 ’ 系列做成一个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图书,向海内外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但 2018 年英译出版了 1 部作品之后再无推出新的作品。这种模式是否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真正促推中国文化走出去?能否打造为“ 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图书” ?能否“ 让海外读者了解中国、认同中国、理解中国 ” ?还需要英语世界读者市场的检验和理论研究者积极跟进,并辅以相应的理论考察。





结语

      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作品的英译出版由最初的单一“ 译入” 模式发展到现在的“ 译出” 与“ 译入” 并举模式,一方面反映出国外社会认识中国的需求持续加强,另一方面也看到出版社选择了非虚构文学作为素材向世界介绍中国,凸显了非虚构文学所承载的独特价值。不论是“ 译出” 还是“ 译入”,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的英译出版说明已经“ 走出去 ” 了,但 “ 走出去 ” 并不是翻译传播的终极目标,还需要 “ 走进去 ”,能够影响目的语读者对中国的认知,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造健康稳定的国际环境。当然,“ 当代文学的‘ 走出去’,或者‘ 走进去’,涉及文化层面与技术层面的各个环节,包括意识形态、审美趣味、作者与译者、代理人与出版社等方方面面,要想穿透欧风美雨的帷幕,消解西方卖花担头之看桃李的尴尬,也非一日之功 ”(季进 44)。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的英译与出版必须辅以相应的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紧密配合,促使其译介效果最大化。我们相信,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与世界对中国了解的加深,会有越来越多深入中国历史和现实的优秀非虚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向国际社会传递真实的中国声音,塑造真实的中国形象。


END






王洪林 | 外宣纪录片《美丽浙江》的多模态翻译与国际传播

张政、李婧宇 | 文学家徐迟的音乐翻译研究——以《音乐诱惑》为例

枣彬吉、张慧玉 | 基于《猴王》的蓝诗玲复译行为研究——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

林宛莹 | “房子”与“身份”——奈保尔《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赵国月、朱斌,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英译全景扫描,《外国语文研究》2024年第3期。为适应微信风格,删除了注释。

本刊投稿系统:

http://www.wgyj.cbpt.cnki.net (可点击下方原文链接直接进入)

请点击上方蓝字“外国语文研究”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翻译研究动态
2.6万学者关注!发布翻译类或外语类期刊目录、学术论文、学术会议、学术讲座、译学著作、英语翻译竞赛等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