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动态丨《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4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   2024-09-10 00:02   江西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专栏】

主持人:查明建

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中国文学评论

作者: 贾岩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摘要: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中国文学评论在体量和多样性上均达到空前高度。世界文学著述中的中国文学史论、中国文学译本中的副文本和报刊中的中国文学书评,是其呈现的三个主要媒介。在印度汉学界的文学批评传统兴起之前,这些非学术性评论文本在生产中国文学知识、营构中国文学话语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尽管不同评论主体在文化和政治主张上的差异,以及不同媒介特有的体裁、语言和受众,使得评论重心和言说方式迥然相异,但他们对中国文学的评价和对中国形象的塑造近乎一致地积极。他们借由文学评论观照中国历史和社会并间或反思印度自身的倾向,构成了该时期中国文学评论在印度的独特现象。

20世纪以来墨西哥中国文学评论中的中国话语与形象研究

作者: 陈芷、周宇欣、杨思玙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海外中国形象建构是近来学界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收集了20世纪以来墨西哥学术刊物、译作的序跋和书评以及新闻报道中与中国文学评论有关的文章,以费尔克劳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小型专题语料库,从高频名词和高频形容词两个层面分析墨西哥构建的中国形象,并结合意识形态、政治立场、民族传统和文化心理,探讨墨方中国形象构建的内在动因,以助力中拉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变为走进去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作品在越南的译介和中国形象建构述评

作者: 冯超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近代越南自废除汉字而转向国语字文学后,大量汉语文学作品在越南的译介活动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作为越南文学创作和评论者反观自身的近支文脉,对越南近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越南文学理论评论者和研究者们一方面吸收了中国文学题材、文论思想的精华,一方面通过他者化的文学评论建构了属于自己的中国形象,并不断融入和对接世界文学思潮,在坚持越南文化本色的同时,确立本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定位与坐标,映射了中国文学在汉文化圈国家本土文学的多彩汇影。

【文学跨学科研究】

21世纪的文学教育研究:目的、机制与方法——从劳特利奇文学与教育系列丛书出版说起

作者:王卓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摘要:文学教育研究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几个重要问题,一是为何,即文学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二是何为,即文学教育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三是如何为,即怎样做好文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如何实现其功能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探索,并由此在21世纪出现了一次文学教育研究的小规模复兴。其中英国老牌出版社劳特利奇策划出版的文学与教育系列丛书就是这一尝试的代表,也是这一研究领域小规模复兴的例证。从劳特利奇出版社对该系列丛书的定位不难看出,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四个领域和范式。其一,作为教育的文学:文学的教育功能再研究;其二,文学与教育的同构:文学与现代教育体系关系研究;其三,文学中的教育书写:文学中的教育主题、教育事件、教育思想研究;其四,意会:算法时代的文学与文学教育。21世纪的文学教育研究尝试表明,当抽象化的大数据时代几乎淘汰了所有其他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框架结构时,当人们正在失去感知世界的能力时,文学教育或许是为数不多的让我们重建与这个世界的情感联结的方式之一。

汉米尔诗歌的诗学化用与文化精神汇通

作者:王雪梅、陈琳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摘要:20世纪下半叶,美国部分现代诗人受中国古典诗文及中国文化影响,在诗歌创作中不断吸收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化用古典诗文的主题、形式、诗句等,形成了显著的诗歌互文性。著名诗人汉米尔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汉米尔的诗歌创作通过化用中国文化典故与古典诗文译句、仿拟古典诗词的主题以及融入道禅哲学思想,汲取了中国古典文化与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实现了中西诗学话语的对话与融通。其诗歌呈现了浓郁的中国风,将中国诗的题材、意境、道禅哲学思想等与当下美国诗歌语言相融合。正是汉米尔等美国现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中国古诗和中国文化元素,美国现代诗歌才有了创新和发展的可能,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灵动深邃,诗意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和丰富,同时,中国古典诗词的世界性得以进一步彰显。

作为剩余的主体:《抄写员巴特比》中语言、潜能与价值的剩余

作者:王琦、陈琛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摘要:梅尔维尔的《抄写员巴特比》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对工人生存状态造成的巨大影响。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勾画出文本中经济剥削的机制,而德勒兹的语言哲学与阿甘本的潜能概念则从揭示了资本主义关系对作为剩余物的语言与人性的压迫。三种理论最终落足于对剩余概念的思考,这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使巴特比不仅被看作在资本关系压迫下牺牲的悲剧人物,而是以消极方式坚定捍卫自己语言权利、作为人的潜能、以及经济价值的革命者。

安吉拉·卡特作品中的服饰政治研究

作者:刘彬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摘要:安吉拉·卡特作品中的服饰叙事基于文化主旨的时代变迁承载不同的政治文化功能。在20世纪60年代,《英雄与恶徒》通过花美男的服饰美学审视了盛极一时的嬉皮士亚文化的文化局限性;在70年代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鼎盛之际,《染血之室及其他故事》撕开白色婚纱粉饰的婚姻真相,戳破了长期以来灌输给女性的婚姻神话;在撒切尔主义作为重要时代主题的80年代,《马戏团之夜》透过维多利亚淑女服饰这一历史细节再现了维多利亚社会的压迫性,为撒切尔主义编织并鼓吹的维多利亚神话祛魅。考察服饰这一物的现实及其功能既更新了对卡特政治文化观的认识,也丰富了对其作品的阐释维度。

【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

政治等效+话语平等”?中美外交翻译中的话语权嬗变研究

作者:杨明星、岳祯、高诺丽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保山学院

摘要:近代以来,话语权博弈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中美外交翻译全过程之中。中国对美外交翻译依次经历了“中国皇后号”驶华时代的“天朝话语”、鸦片战争后的话语衰落、冷战后期的话语接触、改革开放以来的话语斗争以及大国外交新时代争取话语平权五个发展时期。200多年来,中美外交翻译关系呈现出由近代的“政治不等效”和“话语不平等”,逐渐迈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等效”和“话语平等”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家实力、中美关系、翻译政策和译者身份等因素对两国外交话语权嬗变产生重要影响。

德理文《唐诗》中的乐府诗翻译

作者:贾晓英、李正栓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摘要:法国汉学家德理文的《唐诗》中共有35首乐府诗。这些译诗体现了德理文的翻译观:文学翻译是介于直译和改编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文学翻译的读者是普通人。德理文译文的显著特征在于详尽的注释和散体译诗。这些注释为读者提供了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知识,令译文凸显学术性。但散体译诗虽然“忠实”却缺乏吸引力,不利于译文的广泛传播。

文化外交视角下加拿大文学对外传播研究

作者:滕梅、张碧涵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

摘要:文化外交有助于树立国家品牌,塑造国家形象。翻译作为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在文化外交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文学对外传播则是国与国之间进行文化外交的典型途径。本文从文化外交视角出发,以加拿大文学外译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文学作品的选择、资金支持与奖励、多渠道宣传、交流合作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加拿大如何借助文学外译树立国家品牌,成功开展文化外交,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启示。

美国性与中国魂: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英译中国寒山诗与译者主体性研究

作者:崔丹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延边大学

摘要:中国经典文学文化外译历经从自发到自觉的蓬勃发展过程,这不但得益于国人译者的辛勤耕耘,也得益于西方译学者的关注与践行。其中,美国诗人、翻译家、垮掉一代的代表,环保主义倡导者与实践者加里•斯奈德对中国古代诗人寒山诗歌的译介对中国古典诗歌与先哲思想的“东学西渐”发挥重要作用。斯奈德对寒山诗歌的翻译凸显其作为译者斯奈德的主体意识与潜意识、主体创造性、意向性与选择性以及译者的操纵与抵抗四个方面的译者主体性特征,而对其分析与探讨则有助于管窥以斯奈德为代表的西方译者在中国古典诗歌译介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斯奈德的译者主体潜意识贯穿其翻译始终,其对寒山其人其诗的翻译抉择与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其渴望解决美国时代问题的译者的主体意向性与选择性以及创造性的外现与外化,其对寒山诗歌翻译改写突出其作为西方译者对文本所进行的自觉与不自觉的操纵与抵抗。斯奈德译后诗歌创作彰显其受寒山影响及其对寒山的接受与反拨,同时展现出西方译者对中国形象的海外塑造具有一定的偏移性,须明就里并谨慎待之。

作为国家译场的修书馆——清字经馆《大藏经》满文翻译模式研究

作者:邓科、夏登山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清字经馆是清代为满文翻译《大藏经》而专设的国家译场,但作为清代官方的主要修书馆之一,清字经馆又有别于历代佛经译场,原因主要在于清字经馆始终围绕王朝国家的治理需求,在突出满译《大藏经》作为国家事业的重要性的同时,巧妙压缩了佛教势力的译经权限,从而大幅提升皇权在译经事务中的主导性。本文以清代满汉文档案为基础,从机构管理、译经人员及流程等不同层面,考证清字经馆的机构翻译模式,或可对国家翻译实践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叙事与身份】

论《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青节》的幽灵叙事手法

作者:申富英、肖冠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济宁学院

摘要:《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青节》因其人物的顾左右而言他或不着边际的对话而在《都柏林人》中独树一帜。实际上,通过跑题、嵌套文本和局部结构反讽等彼此指涉和互为补充的幽灵叙事技巧的创造性运用,乔伊斯这位文学革命者虽分散了表层文本的叙述焦点,却又暗度陈仓般地对爱尔兰民众“精神瘫痪”的弥漫性、彻底性和荒诞性进行了不假颜色的抨击,从而彰显了以游移和模糊为特征的幽灵叙事的批判性力量。

狄更斯小说中的社会流动与文化危机

作者:刘白、欧蓉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查尔斯·狄更斯以描写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社会现实著称,他的小说为19世纪英国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19世纪是英国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现代化动力的推动之下,社会流动现象愈发显著。狄更斯在其诸多小说中书写的由财产、教育、婚姻等机制介入的社会流动,既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追逐个人“远大前程”的愿景,也暴露出向上流动中英国中产阶级文化发展面临的危机,如功利主义蔚然成风、道德素质的日渐式微、工业精神的背离等等。

《美国牧歌》中的暴力书写与美国性重构

作者:王弋璇、胡新雅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菲利普·罗斯在《美国牧歌》中所描绘的个体悲剧折射出充斥暴力色彩的60年代美国社会。本文通过挖掘文本显现的暴力元素之下潜藏的暴力叙事主线,揭橥其与美国性重构之间的内在逻辑。作品中,以语言为符号的象征性暴力与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机构性暴力共生同谋,资本主义的体系性暴力则隐匿于作为经济轴心的手套工厂,三种客观的暴力形式共同诱发了第四代移民恐怖主义式的主观暴力行为。罗斯的暴力书写旨在打破以“大熔炉”“美国梦”与“自由平等”为核心的美国田园神话幻象,然其本质是90年代美国新保守主义浪潮下对美国民族性的反思与修正,目的是通过深刻的自我批判催生美国性的重构。

歌德《浮士德》中的撕裂人格与疫情书写

作者:吴建广、王婉赢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摘要:歌德《浮士德》主要人物的撕裂性人格在第二场“城门前”(V.808-1177)得到充分展现,加之他对父亲抗击疫情的贬义表述,对传统知识的全面否定,揭示出浮士德悲剧的结构性根源。剧本确定了浮士德是走街铃医而不是权势贵族出身的事实,否定了西方学者长期坚持的“平民悲剧”的谬论。浮士德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人格撕裂和认知偏差形成了其知觉和感受与现实和真实错位。《浮士德》悲剧之于古希腊悲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现代性,即浮士德在“与神订约的此在”中感到不可忍受的煎熬与痛苦,不惜一切代价进入“与魔结盟的此在”。

独坐与大笑:《伏尔隆德短曲》中的情感复仇与价值审思

作者:张冲、陈彦旭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摘要:《伏尔隆德短曲》(The Poem of Volund)是北欧诗体《埃达》中的名篇。此篇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但其中体现的情感因素和对于个体价值的思索是不容忽视的。对于《伏尔隆德短曲》复仇主题的情感因素研究,有助于读者改变对北欧神话英雄性情暴戾,残忍嗜血的一般印象,从情感层面体会古北欧文学的艺术魅力。同时通过伏尔隆德的情感复仇,《伏尔隆德短曲》也构成了文本与维京时代价值观念的对话,使主人公成为了北欧神话英雄中的独特个体。

竞争与吸纳——乔伊斯小说中的莎士比亚问题

作者:许清海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莎士比亚其人及其作品在乔伊斯的小说中至关重要。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乔伊斯通过抹去和替换莎士比亚的名字来回避这位前辈的影子,这恰恰体现了他对莎士比亚的竞争心态。到了《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乔伊斯则将莎士比亚纳入到自己的原料库来实现其宏大的文学野心。在后两部小说中,他以对莎士比亚的批判性研究为起点,通过鬼魂角色的运用和变形、将莎士比亚剧场和梦形式相结合等方式探讨了父子关系及其所影射的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论、文学权威的影响等问题,呈现人类夜晚意识中复杂世界的缩影。

转自公众号: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转自


翻译研究动态
2.8万用户关注!发布外语和翻译类期刊目录、学术论文、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著作、英语竞赛等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