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杏e生
代输液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其行为主要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你有遇到过患者“代输液”的请求吗?
你会怎么做?
早些年大部分基层医护都能接受代输液的,主要是觉得能够给周边居民行个方便,并且认为又不是自己的药物,只是按照医嘱代输液一下而已,不会有什么风险,因此那时候代输液较为普遍。
近些年,越来越多诊所代输液出事被罚,因此大家对“代输液”风险意识加强,一些基层医护对“代输液”开始敬而远之。
“代输液”的风险
1、在基层大面积禁输液的趋势下,还要逆势而行,俱备输液资格的诊所或者卫生室被举报或者检查发现后,或许还面临着严厉的行政处罚。
2、输液的风险本身就大,基层诊所的急救条件有限。
3、患者输液在诊所出事,医护人员大多是要背上责任的,甚至被要求赔偿大量的金额。
下面这些“代输液”事故都是近几年发生的。
案例一
一位年届六十, 且患有多种慢病的村民,自带一盒注射液往镇上诊所代输液,该诊所资照齐全。然而,该村民输完液回家后突然死亡,其家属认为猝死的原因与输液不当有关,于是报警要求该诊所赔偿三十万,后来在当地政府的介入协调下,该诊所医生赔了二十万元才息讼了结!
案例二
王医生在福建省某镇卫生所工作,上个月村里一位老大娘带着自己的药,让她女儿陪她去了卫生所代注,本来王医生不帮忙代注。后来,老大娘说这药她经常挂,效果很好,还说就算挂死了,也不会找麻烦,我女儿也在这里。王医生听后也难为情,就帮忙挂水了。
结果一会儿功夫, 就出现事故了,老大娘抢救无效死亡。于是来了一大群老大娘的家属,张口索赔20万,且否认她母亲曾说的话。
代输液请求难拒绝?
“代输液”基层诊所不赚钱,还要承担输液风险,那基层医护为什么还要接呢?
一、基层医护的为难
1、人情关系不好拒绝,和患者都是邻里关系、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碍于情面不好拒绝。
2、基层诊所平时的患者都是周边居民,诊所生意也是靠人缘攒起来的,拒绝代输液,会落下“话柄”,短期内可能降低了患者信任。
3、害怕患者投诉,或者下次不再配合家庭医生服务,不敢得罪村民。
如果无法拒绝家门口居民要求代输液,那么就尽量减少代输液的风险。
二、对代输液可以作以下规定
1.只接受专科对口医院的外带要输液。病人需要提供医院的病历、发票、处置单等齐全的资料。
2.专科特殊药品如抗肿瘤、溶栓等药品不予代注。
3.做皮试的药品(抗生素)及中药提取液等,不予代注。
4.80岁以上、无家属陪伴者不予代注。
5.患者或家属要签字表明是“代输液”的药品。
还有在开始代输液前一定要和患者核对下述这些事:
三、患者必须要有正规医院处方,并有医生签字盖章
有的病人从大医院带回来的输液,虽然有处方,但是书写不规范,有的只是在纸条上写怎么用药;有的只开了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名和印章。
这些都不能作为正规处方的依据,所以必须给患者开有医生签字盖章的正规处方。
四、检查药品来源是否正规和药品购买票据
在一些患者眼里,大医院开的药肯定不会有问题的,相信基层医疗机构代输液出问题一定是基层医护的操作问题。
还有很多患者为了省钱,开完处方就不在医院拿药,而是到外面的药店买药,然后去基层医疗机构输液。
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一旦替代输液出现问题,医院、药房、医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麻烦。
因此,必须要检查患者服用药物的来源以及是否有购买票据。
五、根据临床经验,判断患者输液是否存在风险
检查患者的疾病和药物,根据临床经验判断患者输液是否有风险。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疾病或服用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应谨慎给患者输液。
还有一种情况,患者开了几天的药,带回家输液。为了安全起见,大医院可能会要求病人第一天在医院输液。如果没有问题,会让病人回家,在他家附近找一家医疗机构输液。
事实上,输液第一天没有反应不代表一直没有反应。许多药物反应与用药次数和药物浓度积累呈正相关。一旦用药次数增加,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假若在接下来几天代输液的时候出现反应,患者很容易认为是基层医疗机构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六、代输液的风险告知问题值得关注
许多同行建议签署输液风险告知书。申明代输液出现问题与基层医疗机构无关,基层医疗机构不负责任。
但是,这个通知真的有法律效力吗?至少目前笔者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任何官方文件。
退一步说,即使代输液出现问题与基层医疗机构无关,但是倘若在输液中出现问题,基层医疗机构能坐视不管吗?如果抢救不及时也要承担责任。
总之,只要是输液,就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代输液如果出现问题只是觉得更冤。所以最好不要进行代输液,若无法拒绝代输液的话,那么就尽量减少代输液的风险。
基层输液要求严格,乡村医生需要注意各种风险,为了让广大基层医生能够安全输液,正确进行流程操作,给大家推荐一本《安全输液操作流程》。
点击下方图片
查看书籍详情【广告】
有其他购书需求或疑问
请扫码添加客服咨询
点赞·在看·基层医疗资讯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