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领导文萃 一、按“点”准备
要想脱稿讲话讲得好,首先要会正确地做好准备,将手上的“有形稿”转化为心中的“无形稿”。但是,很多人的准备方式不正确。
常见错误的准备方式有两种:
一是“裸讲”。“裸讲”是指讲话之前不做任何准备,完全靠临场发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想到哪、说到哪,经常说的是流水账,这不能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是“逐字逐句背稿”。“逐字逐句背稿”的情况比较常见,尤其是在重要场合,如果规定要脱稿讲话,一般人通常会先把稿子写下来,然后再去逐字逐句地背。这种准备方式也不提倡,因为背稿子,一来容易出错,二来显得不自然,加上现场什么状况都有可能发生,稍有变化就会影响讲话者的发挥,不保险。
此外,将想讲的内容逐字逐句背诵好,相当于在脑子里装满了想要讲的东西,这样带着很沉重的思想“包袱”上台,可能还没有正式开口,“包袱”就有可能把自己压趴下了。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准备方式?答案是:按“点”准备。所谓的“点”,就是指讲话内容的核心思想和观点。按“点”准备,就是将脱稿讲话的内容,用浓缩的、简洁的、易于理解记忆的关键字、词、句来进行提炼准备。
那么怎样找到“点”?这是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分三步:分析、列举、转化。
第一步,分析。如何分析?需要讲话者培养三种意识:场合意识、角色意识、听众意识。这三种意识不仅对于如何讲话有作用,对于我们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更好地做人做事也都有借鉴和帮助。
其一,场合意识。讲话前,要分析判断讲话场合是什么类型,不同类型的场合有不同的讲话要求。如果是工作场合,大家围绕某个话题开展讨论,这时候发言就要注意简洁、有条理、重点突出。如果是社交场合,此时讲话就要少讲道理、多说好话,可以适当开点玩笑,活跃现场气氛。如果是商务场合,那就需要把工作场合和社交场合两者要求结合起来,既简洁、有条理、重点突出,又注意轻松愉悦,让现场不过于严肃、正式。所以,说话要看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只有对讲话场合的性质判断准确,才能把握好整个讲话的基调。
其二,角色意识。讲话前,要分析讲话者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对说话的要求又是不一样的。网络上曾经有过一个段子,说同样一个人,在下属面前是领导的角色,讲话可以说“我强调几句”;在领导面前又变成下属的角色,讲话必须换成“我汇报几句”;在同级面前又变成了同事的角色,讲话可以说“我补充几句”。虽然是玩笑,但其反映的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角色不同,说话的角度、语气、内容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其三,听众意识。讲话前,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听众的想法和意愿,把讲话者的意愿和听众的需求结合起来,真正把话说到听众心里去。假如没有听众意识,就会讲非所需,“台上轰轰烈烈,台下昏昏欲睡”也就不足为怪了。点此加群
第二步,列举。所谓“列举”,就是把第一步分析得出的结论,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列出讲话提纲。具体来说,首先是尽可能地把能想到的讲话要点全部列出来,然后结合三种意识进行判断、筛选,接着用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散乱的要点串联起来,最终形成讲话提纲。
第三步,转化。所谓“转化”,就是把较长的、不便于记忆的讲话提纲进行简单化、易记化的处理,从繁到简,从句到词再到字,让人一听就懂、印象深刻。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能总结出几个字,那自然很好,要是总结不出来,怎么办?当然也不要勉强,只要总结或提炼出“关键句或关键词”就可以。
总结一下,找“点”的三个步骤——分析、列举、转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重要的是“分析”“列举”这两步。只有分析到位了,把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把讲话提纲列清楚、把讲话的思路理明白。换句话说,前面的工作做得越扎实,后面的步骤就越简单。点此加群
二、带“点”上场
找到“点”之后怎么做?答案是:带“点”上场。如果前面转化功夫做得好,把想讲的内容都转化成了易于记忆的关键字、词、句,那后面就轻松多了。当然,那些能够支撑讲话论点的重要素材,还需要强行记忆,比如讲话中的重要事例、故事以及一些数据。
三、逐“点”展开
站在众人前,要想把脑子里的“点”展开讲清楚,关键是各个“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理清,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整个讲话的框架要在脑海中构建起来。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试讲。
所谓“试讲”,就是模仿真实场景提前进行讲话练习。工作中很少有人试讲,一般人往往在“说什么”方面花了很多精力,对“怎么说”却重视不够。其实,“试讲”的好处很多,一来可以让讲话者进一步熟悉讲稿,理清说话思路;二来能将书面语转为口语,使讲话者表达更流畅。
很多人当众讲话的首要问题是音量过小、没有气势、缺乏激情,给人放不开的感觉。对此,第一,建议你站着并大声试讲,尽可能夸张一些,让自己打开。第二,试讲时,你可以请自己的家人、朋友或同事现场聆听,并要求他们对你的试讲提出建议。第三,要尽可能全程录音录像,让讲话者能直观地看到自己讲话时的表现。通过反复观看,不断地训练和调整,最终达到最佳效果。
来源 :领导文萃 一、按“点”准备
要想脱稿讲话讲得好,首先要会正确地做好准备,将手上的“有形稿”转化为心中的“无形稿”。但是,很多人的准备方式不正确。
常见错误的准备方式有两种:
一是“裸讲”。“裸讲”是指讲话之前不做任何准备,完全靠临场发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想到哪、说到哪,经常说的是流水账,这不能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是“逐字逐句背稿”。“逐字逐句背稿”的情况比较常见,尤其是在重要场合,如果规定要脱稿讲话,一般人通常会先把稿子写下来,然后再去逐字逐句地背。这种准备方式也不提倡,因为背稿子,一来容易出错,二来显得不自然,加上现场什么状况都有可能发生,稍有变化就会影响讲话者的发挥,不保险。
此外,将想讲的内容逐字逐句背诵好,相当于在脑子里装满了想要讲的东西,这样带着很沉重的思想“包袱”上台,可能还没有正式开口,“包袱”就有可能把自己压趴下了。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准备方式?答案是:按“点”准备。所谓的“点”,就是指讲话内容的核心思想和观点。按“点”准备,就是将脱稿讲话的内容,用浓缩的、简洁的、易于理解记忆的关键字、词、句来进行提炼准备。
那么怎样找到“点”?这是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分三步:分析、列举、转化。
第一步,分析。如何分析?需要讲话者培养三种意识:场合意识、角色意识、听众意识。这三种意识不仅对于如何讲话有作用,对于我们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更好地做人做事也都有借鉴和帮助。
其一,场合意识。讲话前,要分析判断讲话场合是什么类型,不同类型的场合有不同的讲话要求。如果是工作场合,大家围绕某个话题开展讨论,这时候发言就要注意简洁、有条理、重点突出。如果是社交场合,此时讲话就要少讲道理、多说好话,可以适当开点玩笑,活跃现场气氛。如果是商务场合,那就需要把工作场合和社交场合两者要求结合起来,既简洁、有条理、重点突出,又注意轻松愉悦,让现场不过于严肃、正式。所以,说话要看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只有对讲话场合的性质判断准确,才能把握好整个讲话的基调。
其二,角色意识。讲话前,要分析讲话者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对说话的要求又是不一样的。网络上曾经有过一个段子,说同样一个人,在下属面前是领导的角色,讲话可以说“我强调几句”;在领导面前又变成下属的角色,讲话必须换成“我汇报几句”;在同级面前又变成了同事的角色,讲话可以说“我补充几句”。虽然是玩笑,但其反映的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角色不同,说话的角度、语气、内容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其三,听众意识。讲话前,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听众的想法和意愿,把讲话者的意愿和听众的需求结合起来,真正把话说到听众心里去。假如没有听众意识,就会讲非所需,“台上轰轰烈烈,台下昏昏欲睡”也就不足为怪了。点此加群
第二步,列举。所谓“列举”,就是把第一步分析得出的结论,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列出讲话提纲。具体来说,首先是尽可能地把能想到的讲话要点全部列出来,然后结合三种意识进行判断、筛选,接着用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散乱的要点串联起来,最终形成讲话提纲。
第三步,转化。所谓“转化”,就是把较长的、不便于记忆的讲话提纲进行简单化、易记化的处理,从繁到简,从句到词再到字,让人一听就懂、印象深刻。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能总结出几个字,那自然很好,要是总结不出来,怎么办?当然也不要勉强,只要总结或提炼出“关键句或关键词”就可以。
总结一下,找“点”的三个步骤——分析、列举、转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重要的是“分析”“列举”这两步。只有分析到位了,把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把讲话提纲列清楚、把讲话的思路理明白。换句话说,前面的工作做得越扎实,后面的步骤就越简单。点此加群
二、带“点”上场
找到“点”之后怎么做?答案是:带“点”上场。如果前面转化功夫做得好,把想讲的内容都转化成了易于记忆的关键字、词、句,那后面就轻松多了。当然,那些能够支撑讲话论点的重要素材,还需要强行记忆,比如讲话中的重要事例、故事以及一些数据。
三、逐“点”展开
站在众人前,要想把脑子里的“点”展开讲清楚,关键是各个“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理清,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整个讲话的框架要在脑海中构建起来。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试讲。
所谓“试讲”,就是模仿真实场景提前进行讲话练习。工作中很少有人试讲,一般人往往在“说什么”方面花了很多精力,对“怎么说”却重视不够。其实,“试讲”的好处很多,一来可以让讲话者进一步熟悉讲稿,理清说话思路;二来能将书面语转为口语,使讲话者表达更流畅。
很多人当众讲话的首要问题是音量过小、没有气势、缺乏激情,给人放不开的感觉。对此,第一,建议你站着并大声试讲,尽可能夸张一些,让自己打开。第二,试讲时,你可以请自己的家人、朋友或同事现场聆听,并要求他们对你的试讲提出建议。第三,要尽可能全程录音录像,让讲话者能直观地看到自己讲话时的表现。通过反复观看,不断地训练和调整,最终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