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取竞争的100+N工具箱》按语
《赢取竞争的100+N工具箱》是一本关于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利用并创造竞争优势的实战指南。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深刻的洞察和实用的工具箱,为读者揭示了竞争的奥秘,提供了应对挑战、实现成功的策略和工具。
快来看看大家的阅读成果吧,保证让你收获满满!
二等奖展示
公管2201 张玉
读书《赢取竞争的100+N工具箱》有感
《赢取竞争的100+N工具箱》是一本图书。本书包括战略与组织工具、营销服务工具、人力资源工具、质量及生产管理工具、财务管理工具、项目与物流工具、决策思维工具七大部分
内容概述:
MBA智库致力于建造一个立体式的经理人职业生活圈媒体。成为领先的经管学习交流服务媒体,领先的经管品牌推广服务媒体。经过三年多的发展,MBA智库在“智愿者”的支持下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智愿者” ,运用所有重要的管理工具,快速地掌握当前最重要、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MBA智库推出了《赢取竞争的100+N工具箱》(电子版)以餮读者,希望成为广大管理者的案头指导作书。 本书囊括了管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凝聚了当前流行管理工具与理论的精髓,集中体现了管理大师们超凡的经营智慧和管理艺术。这些工具也是经过诸多成功企业和顶尖企业家、经理人的实践验证,被证明是能决定企业成败,影响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企业领导及管理者更好地迎接挑战的最有效的工具。每个工具又分7大模块,在阐述管理工具基本内容和特点后,还介绍了适用情况、资源要求和运用的主要步骤,提示主要风险,举出应用案例,并对于相关的工具进行延伸比较,便于读者的学习和运用。每个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经验来勾画最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蓝图。
战略与组织工具
1.SWOT分析:战略规划的经典分析工具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2.PEST分析:组织外部宏观环境分析工具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3.BCG矩阵法:制定公司层战略最流行的工具
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
(1)明星产品(stars)。它是指处于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这类产品可能成为企业的现金牛产品,需要加大投资以支持其迅速发展。
(2)现金牛产品(cash cow),又称厚利产品。它是指处于低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已进入成熟期。
(3)问题产品(question marks)。它是处于高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前者说明市场机会大,前景好,而后者则说明在市场营销上存在问题。
(4)瘦狗产品(dogs),也称衰退类产品。它是处在低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其财务特点是利润率低、处于保本或亏损状态,负债比率高,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
营销服务工具
营销工具(Marketing Tools)是营销主体(即企业或赢利性组织)为了达到、完成或促进营销目的而创造的必要的、且一般具有固定形式的手段或方法体系,这种手段或方法体系,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管理软件、数量模型、分析图表、思维导图、制度,当然也可以宽泛到广告、销售书、展示品等销售工具。
两种类型
1.数量化营销工具
(1)以财务数据为参照的营销分析模型、公式等(2)以客户信息为参照的营销管理软件,例如 ERP\SAP的营销模块,CRM等(3)企业财务数量化考评体系
2.非数量化营销工具
(1)非数量化营销管理分析模型、思维导图等(2)营销管理制度、管理思想体系等(3)应用于销售一线的方法技巧、销售模式等(4)营销训练、培训内容和载体六大功能1.对企业营销行为进行“规范”和“统一”2.照顾到不同特征营销者的“多样需求”,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问题3.能够让营销者持续和反复运用4.协助企业实现营销事务的“体系化”,让管理者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5.可以直接作用于眼下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6.科学地规避营销管理决策风险,为销售“梳理思路”工具体系通用营销工具体系(GMT,General Marketing & Management Tools services)及工具式营销咨询服务,是魏涛先生在墨代茱戈(MoreChannel)事业的基础上创立的核心服务模式,是以近十年营销咨询服务、管理研究的经验积累设计的通用工具集合。GMT以月度、年度同步辅导服务为形式,将100多种实用营销工具(例如《24锦囊营销训练工具》、《百问百答-销售答疑器》、《销售文案设计工具》、《营销思维导图》等)应用到营销团队,可以让企业一线员工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与市场上最新、最实效的营销创想共同进步。
人力资源工具
HR软件,是human resource software的简称,就是指人力资源软件,是一个信息化工具,可以协助管理公司人力资源。“HR软件”就是指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任何利用或引进了各种IT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可称之为“HR软件”。利用各种IT手段和技术,比如互联网、呼叫中心、考勤机、多媒体、各种终端设备等;它必须包括一些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功能,比如招聘、薪酬管理、培训(或者说在线学习)、绩效管理等;它的使用者,除了一般的HR从业者外,普通员工、经理及总裁都将与HR的基础平台发生相应权限的互动关系。综合来讲,HR软件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五大特点人力资源软件必备五大特点:(1)和企业内部其它系统兼容性;(2)集团化管理模式即纯互联网结构;(3)完全按企业需求灵活定制性;(4)无纸化办公即改善企业“白纸黑字”的办公流程;(5)根据企业所有管理权限分布式控制系统。功效目标这五大特点给企业带来的利益:(1)企业无需考虑购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后与自身的其他管理系统和将来购买的先进系统互不兼容、数据无法交换的问题。企业更加不必担心将来需要重新更换系统所带来的资金重投入、员工及管理人员多次培训的忧患。(2)无论公司机构多么庞大,还是由现今的中小企业发展到大型集团,这套系统都可以为自己管理的游刃有余,并且公司再怎么扩大都无需投入额外成本。在系统管理和升级方面更是轻松自如,因为系统只需要在企业服务器上安装一次,其他客户端电脑无需安装任何额外程序(当然需要我们企业上网必备的IE浏览器),升级管理轻松在一台服务器上搞定,这样我们企业分支机构无论扩展到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必担心升级管理的痛苦。(3)现今企业管理个性化很浓,各家有各家高招,针对于企业发展趋势,必须要一套适合企业现今管理模式而且能定制未来发展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软件应该是可以随着公司的调整和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的灵活系统。这样就能减少公司二次开发的成本,并且能充分的满足、贴切公司的需求,进而节约不必要的开支。(4)无纸化办公、异地共同办公,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登陆这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你在企业中的角色,就像你坐在办公室一样完成这套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体现,体现了“管理在前,执行在后”的先进理念。(5)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提高,企业内的职位、岗位划分越来越细致,针对这种发展的趋势,我们选择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系统中权限控制是否适合公司各个岗位的问题。权限分配必须分别对应于企业中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管理人员而下放相应的权限。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管理的安全和信息的保密。另外,在分布式权限控制系统中职位与权限相结合,不因人的流动而造成职责的空缺。并且,既可以统一管理,又明确分工。合理的下放职权,亦可减轻各岗位的工作负担。
决策思维工具
1.德尔菲法:一种高效重要的判断预测工具
德尔菲法,即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2.六顶思考帽:有效实用的决策与沟通工具
六顶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六顶思考帽一反西方建立在分析、判断和思辨基础上的“垂直思维”的传统,提出了与之对立的“横向思维”的理念。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波诺认为,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辩论式的纵向思考的方式,即思考者是从信息的某个状况直接推演到另一个状况,就好像盖一栋大楼时,把石头一块接一块牢固地叠起来。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因为角色固定,缺乏建设性、计划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创造新的事物。以“六顶思考帽”为比喻的“横向思维”则与此不同。它用六顶颜色不同的帽子作为比喻,把思维分成六个不同的方面,使每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都可以扮演六种不同的角色。
3.KT决策法:最负盛名的决策模型
KT决策法是最负盛名的决策模型、由美国兰德公司的查尔斯·H·凯普纳(Charles H.Kepner)和本杰明·特雷高(BenjaminB. Tregoe)二人合创研究发明的把发现问题分为界定问题和分析原因两步的方法。KT是凯普纳和特里格两个英文字的字头。
KT法是一种思考系统,即就事情各自的程序,按照时间、场所等,明确区分发生问题的情形和没有发生问题的情形,由此找出原因和应该决定的办法。
KT决策法基本结构有四:(1)问题分析、(2)状况评估、(3)决策分析、(4)潜在问题分析。这四项可以是一个循环,也可以是独立存在的。
4.头脑风暴法:激发团队创新的有效决策工具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Alex F.Osborn)于1939年首创的一种创造性技法。当时奥斯本是美国BBDO广告公司的经理,这一方法最初也只用于广告的创意设计,后经各国学者和管理人员的实践和发展而运步完善。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
它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诱发集体智慧。相互启发灵感。最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决策方法。
提出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使个体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够从自我和他人的求全责备中释放出来,从而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奥斯本认为设想的数量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头脑风暴法有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5.垃圾桶模型:一种企业内部的决策制定模式
垃圾桶模型(Garbage Can Model)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决策制定模式。这个名字是从组织的一系列决策指定中产生出来的,这一模型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教授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迈克尔·科恩(Michael D.Cohen)、约翰·奥尔森(Johan.G.Olsen)等人于1972年提出。简单地说,该模型认为,企业员工面对一项决策时,会不断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实际上都被扔进了垃圾桶,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最终决策的组成部分。
垃圾桶模型的基础是马奇教授对组织行为的观察,他发现,在企业中工作的人们容易对某些行为模式产生偏好。这些模式成为他们个人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宠爱有加的“宝贝儿”。作为结论,模型指出:不管问题发生在何时何地,人们都会以此为机会,来实施他们早已选定的解决方法。这会影响到决策的制定过程和最终结果。
该模型的另一特色,是将企业看作由一系列竞争性对策构成的集合体,随时等待着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垃圾桶模型下,决策可视为问题、对策和决策者的选择三者的某一特定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最终决策只不过是发生在垃圾桶内的淘金过程的副产品而已。
文字:张玉
编辑:束立轩
审核:井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