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CNS-碳中和系统 ,作者CNS-碳中和系统
Carbon Neutral
Systems(CNS)是由昆明理工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与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合作创办的聚焦碳中和系统性研究的国际期刊。关注能源、矿业、冶金、材料、环境等前沿交叉学科在碳中和领域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制造与梯次利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循环经济等,为共同推动碳中和科学技术的科研人员、高校和企业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2024年12月20日,期刊网站及SNAPP投稿系统正式上线。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时间紧、任务重,能源转型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实现人类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碳中和具有前沿性、综合性、交叉性,涵盖理、工、农、管理、经济五大门类近百个学科,拥有庞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巴黎协议以来近十年时间内,全球“碳中和”主题论文数量爆发式增长,但专业期刊数量无法满足作者和读者的需求,尚缺一本从“系统”视角出发、跨学科的碳中和期刊。CNS将关注碳中和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原创成果,致力于促进相关学科系统化、协同化发展与创新。本刊旨在建立低、零、负排放和高效、低成本、可持续的创新技术发布平台,实现碳中和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高效管理,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保障能源与材料的可持续供应并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可持续且有韧性的未来碳中和社会奠定基础。期刊从系统性角度着眼碳中和相关领域,包括并不限于: 5、碳中和与循环经济
期刊主编由昆明理工大学王华教授,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侯正猛教授,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下萨克森州能源研究中心Hans-Peter Beck 教授三位权威专家担任。编委成员57人,涵盖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碳中和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王华,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长期从事冶金热过程强化与节能减碳领域研究和工程技术创新。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SCI他引7000余次,发明专利授权126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3)、二等奖1项(排名1),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均排名1)。侯正猛(Michael Zhengmeng
Hou),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教授,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非常规石油和地热开发,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碳捕集与地下封存和利用,天然气和战略石油的大规模地下储存研究。承担和参与欧盟、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环境部、德国下萨克森州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SCI/EI论文340余篇,发表英文/德文专著10余部。先后获得中德建交50周年科技合作纪念奖、中德研发创新联盟特别贡献奖、云南省友谊奖等。Hans-Peter Beck, 德国下萨克森州能源中心创始主席,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智能电网、绿色电力多元转换研究。发表SCI/EI论文140余篇,出版德文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先后担任德国国家工程院能源转型工作组核心专家、德国克劳斯塔尔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席等。
期刊网站: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44438
ISSN: 3059-3875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