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就职演讲背后是怎样的政治图景?

文化   军事   2025-01-27 16:16   北京  

“理论创新研究部”是“舰船知识”孵化出的智能化战争智库,聚焦研究全局性、前瞻性、博弈性、对抗性复杂问题,形成了“主体中心、抓总全局、穿透多层、规划多期”的宏观形势、政略战略、战争设计、预测研判等方面的独创理论与方法。

我们将全局理论体系及战争哲学、军事辩证法等理论创新成果模型化、算法化、工具化,开发出“战争大模型”,从而跨越了强人工智能与军事应用之间鸿沟,实现了“专业智能”。

专业智能的对决:OpenAI O1与“战争大模型”的数理计算对比测试

“理论创新研究部”对美国大选的预测研究取得圆满成功!

特朗普上台后,会对我们会产生哪些军事威胁?

《舰船知识》编辑招聘!

联系我们

邮箱:yanggang@cimtec.net.cn

加VX:yanggang130347


“理论创新研究部”使用政治语义解析模型对特朗普就职演讲的全文进行了深度解析,挖掘出了隐藏在情绪性、煽动性话语背后的野心图谋与政治图景。该分析框架揭示了一种高度系统化的政治语义结构,其核心在于将分散的政策议题编织成具有内在动能的治理网络。

特朗普及他的公共关系团队,显然并不打算让公众独立思考,而是要将他们卷入营造危机的闭环逻辑,从而无法逃出。在这一点上,张振熙显然功不可没。他先后担任竞选团队的快速反应主任、白宫战略响应主任,并在2024年被任命为白宫通讯主任兼总统助理,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外信息传递的核心人物。

他的核心能力在于将特朗普的政治哲学转化为可操作的传播策略,通过攻击性语言、危机公关和数字化手段,巩固特朗普的“反建制”形象。尽管其风格可能加剧社会分化,但在特朗普的政治逻辑中,这种分化恰恰是动员核心选民的有效工具。

张振熙的角色不仅是“发言人”,更是特朗普意识形态的放大器,其影响力将持续塑造美国政治的舆论生态。由他操刀的讲话稿,通过将美国的弊病归因为腐败精英制造的制度失效,进而将特朗普的行政扩权塑造为拯救美国的必要手段。

在讲话稿文本中,“主权回归”作为超级意识形态节点,不仅直接驱动边境管控、能源开采等具体政策,更通过历史修正主义重构国家认同的符号基础。

这种设计使得“美国优先”从口号转化为可操作的体系化行动方案,例如将边境紧急状态与打击毒品卡特尔的军事行动相连接,既强化安全危机叙事,又为行政扩权提供合法性支撑。

洗脑的“疗效”源于危机叙事的双链条渗透:

经济焦虑链通过能源价格与制造业就业的强关联,将复杂的全球供应链问题简化为“开采-降价-回流”的线性逻辑,直接命中选民对生活成本上涨的切身感受。

文化战争链则更具隐蔽性,表面以“传统价值观”为号召,实则通过教育批判和军队去觉醒化政策,在意识形态层面划定敌我边界,将社会分歧转化为政治动员工具。

两条叙事链条交汇于“行政令优先”的实施路径,形成绕过传统立法程序的闭环决策体系。在"传统价值观复兴"节点再次交汇,形成对白人蓝领与宗教保守派的再次鼓动。

以“黄金时代”为主题的讲话显然是足够鼓舞人心、把期待值拉满,但背后隐藏着精心设计的政略及话术:以降低通胀为政治正确大旗,用边境管控的安全危机叙事直接驱动制造业回流承诺,但又把难以实现的制造业回流承诺,巧妙地引导向能源开采政策。

能源政策节点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网络中心性,其辐射范围覆盖国际关系调整(退出气候协议)、国内产业振兴(制造业回流)以及文化符号生产(对抗"觉醒主义"),这种多维连接使其成为政策网络的关键抓手。

化石能源开采对特朗普集团如此重要,以至于在讲话中还同时承担着压制环保政策与兑现经济承诺的双重功能。讲话处心积虑地让选民焦虑,再把这种焦虑从经济领域导向文化战争,最终利用法律与秩序的意识形态节点完成政策合法化包装。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制造业指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生产的过程,例如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而能源开采(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被明确归类于“采矿业”门类,属于对自然资源的直接获取,未涉及对原材料的深度加工或形态改变。

也就是说,特朗普承诺其实是进行了从制造到采矿的跨行业横跳,但由于精心设计的话术与包装,导致这个切换非常丝滑,以至于几乎没有声音大声质疑:特朗普究竟是要把美国变成制造强国,还是资源出口国?

制造强国对标的显然是中国,而资源出口国对标的却是俄罗斯、伊朗、沙特。美国公众,尤其是MAGA们在为特朗普振臂欢呼时,他们有没有搞清楚特朗普究竟打算把国家带向何方?究竟打算让他们去生产线上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去格林兰岛挖矿?

被精心掩盖的结构性矛盾处处潜伏在特朗普就职讲话中:

司法改革节点试图通过"去政治化"修辞重构司法体系,但其对行政令治理的路径依赖反而加剧权力制衡机制的瓦解。

全球供应链的现实制约与关税武器的象征意义之间难以调和的落差,可能引发中期承诺兑现危机,这是贸易体系重构暴露出的核心悖论。

更根本的断裂在于反建制叙事与威权治理模式的共生关系——当"深层政府"批判转化为系统性削弱监督机制时,治理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反而将随权力集中度提升而减弱。

特朗普究竟是想清除深层国家,还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更深层的国家?

讲话通过将"刺杀未遂"事件神化为殉道叙事,受众情感被强制锚定在二元对立框架,也就是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上。这种设计不仅固化既有支持群体,更重要的是制造情感动员的粗暴简化:任何政策争议都可被重新编码为"美国复兴"与"腐败精英"的生存斗争。

这意味着,当法律与秩序同时指向司法系统批判时,宪政危机风险从制度层面转移到价值认同层面,使得规则争议转化为身份对抗。

因此,短期爆发的环保诉讼或边境冲突反而可能强化危机叙事,美国的真正风险潜伏在中期结构性变化:国会权力空心化可能导致政策纠错机制失效,而司法政治化将动摇权力交接的法定基础。

显然,特朗普主张的治理体系依赖外部威胁维持内部凝聚力,其稳定性与危机制造频率正相关。当关税战引发的全球供应链重组反噬美国制造业,或能源价格波动削弱通胀治理成效时,高度中心化的网络结构可能面临系统性震荡。

与主流观点不同,特朗普讲话最终导向的并非传统或古典的保守主义,而是一种依赖持续动员的威权民粹主义。

特朗普正在主张和实施一种超极化治理范式,其根本特征在于用对抗逻辑替代公共政策的理性,将国家治理降维成符号战争。

不怕社会撕裂,就怕社会不撕裂。

他通过重构"天定命运"的历史叙事,现实政策困境被转化为文化认同测试,行政效率与制度韧性成为可牺牲的变量,从人类历史来看这种牺牲往往是后患无穷的。

演讲背后,隐藏着一个高度中心化的政策图景:

以行政权力为轴心,通过危机叙事连接离散议题,形成具有排他性的治理闭环。

形成了强中心-边缘结构,总统个人权威成为一切权力的核心。通过对抗性边界强化,能通过定义外部威胁来巩固内部凝聚力。

所以,特朗普集团的生命力不在于解决矛盾,而在于制造新的对抗边界来转移旧有冲突。这预示着一个依赖行政命令、强调对抗逻辑、弱化制度制衡的治理模式,其稳定性高度依赖短期政策成效与外部危机维持。

不管是加拿大还是格林兰,墨西哥还是巴拿巴,蛇头毒枭还是LGBT组织,失业工人还是红脖子,建制派还是官僚,英联邦还是昂撒人……特朗普都不会倾向于团结他们以建立统一战线,反而会视具体情况借其人头一用,用来让更多人自愿或被迫自愿地臣服于他。

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特朗普对内要做“联邦凯撒”,对外要做“北美沙皇”,当选讲话就是他的“称帝诏书”。

仅根据一篇演讲稿就形成以上判断,显然过于主观臆断,让我们来一起审视更多事实。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不满由来已久,其上任后将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改革美联储。他于2024年12月任命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操刀美联储改革。

米兰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是曼哈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德逊湾资本高级策略师,并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财政部经济政策高级顾问。米兰对美联储现有权力与制度的深恶痛绝与特朗普不谋而合。

米兰曾在2024年3月撰写报告,细数美联储扭曲信贷分配、政策飘忽不定、通胀率历史最高、地方银行破产等五大罪责,并认为美联储引发了制度性危机并给美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如此,还指责美联储卷入党派政治,偏离其核心货币政策使命。

特朗普和米兰均致力于实现两点目标:

第一,平衡总统对美联储的监督并增强联邦储备银行体系的民主合法性;

第二,“国有化”美联储,改变其被地方私营银行及企业等控制的局面,由辖区内州长任命治理委员会成员,再由治理委员会任命领导层。

虽然主流观点一直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尤其是联邦政府和总统对其具有制衡。如联邦储备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7名成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确认,属于政府机构;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由辖区内的商业银行(会员银行)持股,但这些银行对货币政策无决策权,且利润大部分上交财政部;美联储需向国会提交货币政策报告,长期政策目标受《联邦储备法案》约束;美联储旨在平衡独立性(避免短期政治干预)与公共责任(服务国家经济)……

但制度的雄辩面对残酷的事实显得那么无力和苍白:

虽然联邦储备委员会成员由政府任命和控制,但12家地区联储银行94%股份由商业银行持有,地区联储行长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而且纽约联储始终由花旗、摩根大通等控股。曾有报道,纽约联储与高盛存在1.6万次秘密通话。

虽然美联储应当通过货币政策(如利率调整、量化宽松)维护金融稳定,但是其政策从执行上,往往优先救助大银行。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通过紧急贷款工具向华尔街注入数万亿美元,而普通民众的住房债务就靠普通人自己来承压吧,大不了房子被银行收走,全家睡大街去。

2008-2014年量化宽松期间,美国前1%家庭财富增长40%,底层50%仅增长3%。2008年危机后,五大银行资产占比从2006年的43%飙升至2022年的56%。高情商说法这叫“增长不够均衡”,低情商说法可以直接称之为——抢劫。

虽然美联储应当追求就业最大化、通胀稳定,但是在实践中常偏向资本利益,多年持续用低利率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高资产价格(如股市、房地产),并让富人避免承担风险和责任,加剧财富不平等。

2020年3月紧急贷款计划中,企业债购买计划使BBB级债券利差从4.2%骤降至2.1%,直接挽救1.3万亿美元企业债市场。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中,未投保存款获全额兑付。

一旦我们从实际出发来看待问题,会发现只有两个可能:美联储要么具备主流观点所宣称的独立性,但对经济的调控出现了严重的失败和明显的偏差,可谓“失败的独立”,要么就是“成功的不独立”。

其实,资产阶级通过各种机制试图影响,乃至垄断国家政权,这本身就是美国史的主要线索之一,这也本身就是美国的阶级底色。

美国建国时期的财产资格限制(仅6%人口有选举权)确立了"有产者治国"传统。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的争论核心即为如何平衡财产权与民主权利,最终形成代议制与选举人团制度,客观上维护了精英阶层主导地位。

19世纪末的"镀金时代"见证了洛克菲勒、卡内基等财团的崛起。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出台前,十大财团控制了美国90%的石油、70%的钢铁和85%的糖业,形成了"金钱权力-政治机器"的共生体系。

1971年《联邦选举竞选法》确立PAC制度,通过合法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利益集团的政治献金,试图在民主参与与防范腐败之间建立制度性平衡。但是,2010年"联合公民案"判决,导致企业政治献金可以等同于言论自由。

1974-2018年间,43%离任国会议员进入游说行业。高盛前高管在2001-2021年间占据财政部长职位长达12年。2020年的总统选举总支出达140亿美元,其中91%来自超级富豪、企业和工会。

不管大儒为所谓民主灯塔如何辩经,都难以否认:美联储作为美国货币和经济体系的核心机构,既是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的工具,更是权力博弈的焦点。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改革尤其是“国有化”,意味着特朗普正式向通过美联储控制美国政权的资产阶级开战。

这场战争不是大众对精英的,而是新势力对老集团的。

第一场进攻性战役由特朗普率领科技寡头、硅谷右翼发起,主战兵力是加密货币。

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成为穿透传统金融堡垒的数字化加农炮,

去中心化理念在华尔街铜牛屁股下面埋设了反建制炸药,

特朗普和梅拉尼娅迷因币、世界自由币(由特朗普次子埃里克·特朗普等人发起的去中心化金融项目)、特朗普数字交易卡……正用智能合约的精密算法肢解美联储的铸币权。

而美联储正在以“不会降息”,国会正在以“债务上限”等方式进行具有韧性的反击。

特朗普显然预料到了人间的争夺,难以用凡胎取胜。他说“上帝拯救了我,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所以,他的讲话既是称帝诏书,更是他被上帝选为代理的宗教仪式。

这条肯尼迪家族当年走上的“不归路”,被躲过刺杀、自封天命的特朗普包装为上帝对美国的拯救之路。

这意味着在他语境中,美国成为应许之国(与以色列复国主义者的叙事多么相似),特朗普不仅成了杀不死的凯撒、有权生杀予夺的沙皇,更是不可触及的圣徒。

特朗普自己当然清楚自封圣徒不是为了悬在天上,而是为了“降临人间”。特朗普不可能仅仅蜷缩在应许之国的教廷——白宫,必然图谋让自己的家族拥有具有主权性质的封建领地,甚至要将美军向家族私军的方向进行改造。

我将他比喻为沙皇,而不仅仅是圣徒,不是把严肃问题口嗨化,而是有事实根据的认真分析。

特朗普计划通过出售或租赁联邦土地给私人开发商,推动大规模住房项目。开发商需承诺一定比例的住房以可负担价格提供给当地社区,尤其是在高房价地区(比如正深陷大火,又要举办奥运会的旧金山)利用联邦土地缓解住房危机。

他明确主张开放更多联邦土地(包括近海和北极保护区)用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以推动“能源主导地位”,这将明显增加联邦政府尤其是美国总统,而不是州政府对土地的支配权。

是不是开始有点沙皇的味道了?别急,继续往下看。

联邦的土地仅仅停留在联邦手里,哪里方便史密斯专员继续进步?他又倡导将部分联邦土地管理权私有化或移交给州政府,认为地方能更高效利用资源(如允许采矿、伐木、放牧等),减少联邦“过度控制”。

以上仅仅是小碟小菜,开疆拓土才能填满沙皇的胃口。

议程47提出在联邦土地上建设约10个“自由城市”,规模类似华盛顿特区,作为科技产业和创新中心。这些城市被设想为“让美国生活水平实现量子跃迁”,甚至包括飞行汽车等未来交通方式。

也就是说,联邦政府要直接建设并管理城市了,这些城市显然成了“州中之国”。考虑到美国大中型城市主要支持民主党,这一举措显然能够结构性改变美国选举政治的版图。但更深远的影响显然是:联邦政府不满足于停留在各州之上,而要“深入基层”了。

从“自由城市”的科技产业与创新中心的定位来看,科技寡头显然为特朗普的封建领地带来了全新玩法,这种玩法就是马斯克自称的“黑暗MAGA”。

与上次竞选MAGA文化符号以共和党的红色为基调不同,在本次竞选中,不管是特朗普、马斯克,还是梅拉尼娅,都开始戴着黑色MAGA帽子出席活动。

特朗普甚至曾在”送葬者“音乐的伴奏下,戴一顶黑色的MAGA帽子进入在密歇根州的集会,并宣布撒旦主义者将迎来末日。马斯克则称:“正如你所见,我不仅仅是 MAGA,我是黑暗 MAGA”。

这是一种利用“狗哨政治”对公众的“黑暗启蒙”。“黑暗启蒙”是一个哲学和政治运动的概念,这个概念认为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源于启蒙思想的理想化和过于乐观的信念。

他们认为,现代民主制存在效率低下和短视的问题,容易被情绪操控。他们主张精英应当主导决策,而不是依赖大众投票。黑暗启蒙批评现代社会对平等和多元文化的追求,认为这种追求忽视了个体的能力和贡献,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混乱。

他们强调技术可以超越传统政治结构,同时倡导技术专家和精英治理,认为科技公司能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这显然与科技寡头的权力与利益诉求吻合。

因为美国反建制派大多缺乏高等教育背景,以至于不得不通过民粹主义学术与神话来构建自己的叙事,而利用MAGA帽子这种“狗哨政治”与“黑暗启蒙”的结合,就可以更好指向民主党所推崇的意识形态的反动性。

直白地讲,特朗普主张建立的“自由城市”不仅要自己统治,也是献给科技寡头的蛋糕。他之所以放任马斯克对联邦政府的公务员进行大清洗,恰恰就是要以“自由城市”为中心,增强技术治理的辐射效应,对各州、美国、美洲进行技术治理,而不是公务员治国。

联邦政府要“建邦”,特朗普家族要封地。谁支持,谁反对?

在《西游释厄传》(中国公众熟知的《西游记》,作者本人称之为《西游释厄传》)中,拿王母娘娘和道教势力没辙的玉皇大帝与想取代燃灯古佛的如来一起策划了以西天取经为名义的“降妖执法队”,铲除了多少神佛在人间的黑色产业?让天庭与灵山能够清理既得利益集团,重建对基层的治理。

特朗普也找到了他的唐三藏与孙悟空,前者是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后者是国防部长海格赛斯。一个负责审判与执法,一个负责战斗和杀伐。

特朗普在就职首日就援引《国家紧急状态法》和《外敌法案》(Alien Enemies Act of 1798)等法律,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赋予政府调动军队和资源驱逐非法移民的权力。此类行动旨在绕过国会拨款限制,直接利用国防预算支持边境墙建设和军事化管控。

特朗普政府计划实施“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国内驱逐行动”,优先驱逐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同时通过“快速驱逐程序”绕过司法审查,扩大对普通非法移民的抓捕范围。此举必然导致大量“附带逮捕”(collateral arrests),即对非目标人群的强力和暴力行为。

加州、亚利桑那州等民主党主政的州已明确表示将不配合联邦移民执法。例如,加州通过了《加州价值观法案》限制地方警察与联邦移民机构合作。特朗普则试图通过军事部署和行政命令压制地方抵抗,甚至威胁动用《反叛乱法》(Insurrection Act),将地方政府的抵制定性为“国家安全威胁”,从而合法化军队介入。

在国会山事件中无法合法进入并驻守华盛顿的美军,现在可以合法介入任何一个州和城市。

本来应该应对外部威胁的美军,用来执行这种“非传统军事任务”,完全模糊了军队与警察的职能界限,引发了巨大的宪政争议。特朗普却反复强调“军队不参与战争”,坚持将美军用于边境管控和国内执法,例如部署海军陆战队打击贩毒集团、使用军机遣返移民等。

特朗普嘴里的“军队不参战”,究竟是军队保持和平中立,还是军队不对外战争,而是专注内部?

上岸第一刀,先砍芝加哥。根据最新消息,特朗普任命的边境主管汤姆·霍曼已经亲自抵达芝加哥,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对非法移民的突袭行动已在在此展开。芝加哥,是奥巴马政治生涯的起始地,也是黑人版爱泼斯坦——“吹牛老爹”重点投资和经营的城市……

霍曼说:“芝加哥的市长糟糕透顶,你们的州长也糟糕透顶。”而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宣称任何此类措施都是“非法的”,并誓言采取法律行动。

他表示:“对于任何打算剥夺伊利诺伊州人民自由、机会和尊严的人,我要提醒你们,一个快乐的战士依然是战士。如果你来找我的人民,你得先过我这一关。”

来自芝加哥的民主党众议员德利娅·拉米雷斯则更加坚决。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汤姆·霍曼,下次你来芝加哥——一个因移民而更加强大有力的选区——你最好做好面对民众抵抗的准备。”

听上去,美军的担子好重啊,得 加 钱。

特朗普呼吁美国将国防开支增加60%,从8420亿增加至1.35万亿美元。在就职讲话中,他还提到“将再次建立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军队。我们将不仅以我们赢得的战斗来衡量我们的成功,而且以我们结束的战争来衡量,也许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未卷入的战争。将恢复所有因反对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强制令而被不公正地开除军籍的军人的军职,并全额补发工资。”

不仅不用打仗,还给加钱。搁你是美军,你也会对川皇高呼“忠诚”。不过,特朗普还做出了美军要“自由地、专注地击败美国的敌人”的重要指示,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是美国的敌人?

司法部长帕姆邦迪自然会引述《国家紧急状态法》《外敌法案》《反叛乱法》……来定义美国的敌人,让美军能“自由地、专注地”、不用有后顾之忧地对敌战斗。

权力、利益、暴力三位一体,特朗普这个沙皇自然是当得。既然当了沙皇,就要考虑皇权的延年永续。

共和党众议员安迪·奥格斯(Andy Ogles)最近向美国众议院提出了一项提案,旨在修改美国宪法第22条修正案,以允许总统连任三届。

这项提案的核心内容是:任何总统在前两届任期不连续的情况下,可以竞选第三个任期,但在连续当选两届后不得再寻求连任第三届。此外,如果有人在他人当选总统期间担任副总统或代理总统超过两年,也将被禁止连任第三届。

奥格斯在提案中表示,特朗普被认为是“现代历史上唯一能够扭转国家衰落、恢复美国伟大地位的人物”,因此需要给予他更多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他强调,必须提供特朗普所需的资源,以纠正他所认为的拜登政府的“灾难性路线”。

这个议案可谓是对特朗普家族的“精准马屁”:让特朗普有机会连任第三届,还卡住了科技寡头扶持的更年轻的万斯。特朗普本人对第三任期更是持开放态度,曾多次暗示愿意连任两届以上。他在2024年当选后的一次私人会议上表示:“除非你们说,我干得太好了,必须想办法留下我。”

也有观点提出:除了修宪,特朗普可能通过其他方式继续行使总统权力,例如:竞选副总统,然后在总统辞职后接任;支持家族成员竞选总统,自己作为幕后决策者。

前者万斯未必同意,后者嘛……特朗普在他的就职仪式上,向美国的精英和公众们隆重介绍了他的小儿子,巴伦·特朗普。

特朗普表现得非常自豪,他向现场所有人介绍道:“我有一个长得非常高的儿子!他了解年轻选民。这次大选中,我们在年轻族群选票上,赢得对手36个百分点。他总是告诉我,‘爸,你得去做这个或那个。’我们也做了很多事情。他非常尊重、也非常理解他们(选民)。”

巴伦在听到父亲介绍自己时,也毫不怯场,站起身向全场观众致意,展现了他的自信和公众形象。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从表情、发行还是肢体动作上看,他都在努力而精准地模仿着他的父亲。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再一起重温上文中对讲话稿分析的结论:

特朗普讲话最终导向的是一种依赖持续动员的威权民粹主义。特朗普正在主张和实施一种超极化治理范式。

演讲背后,隐藏着一个高度中心化的政策图景:以行政权力为轴心,通过危机叙事连接离散议题,形成具有排他性的治理闭环。

讲话形成了强中心-边缘结构,总统个人权威成为一切权力的核心。通过对抗性边界强化,能通过定义外部威胁来巩固内部凝聚力。

千言万语一句话,不管美国是不是会重新伟大,特朗普家族都必须永远伟大。可是,如果美国不伟大了,特朗普家族又如何继续伟大呢?

美国这个国家还是太年轻了。

联系我们:

邮箱:yanggang@cimtec.net.cn

加VX:yanggang130347

《舰船知识》编辑招聘!

《舰船知识》2025年第2期开启订阅!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我部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新框架:信息与物质的重新认识》已经成书出版。该成果提出“信息辩证唯物论”,是我们进行关涉全局的根源性、动因性、系统性思考与研究的理论指导之一。

舰船知识
联系请加:yanggang13034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