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尘埃|代表作系列群展第7期展览现场回顾

文摘   2024-12-21 10:04   泰国  



艺术家

陈芳、陈思瑜、陈一丁、程文、高仕源

巩乐、何亚英杰、胡豆豆、黄泽杭

江俞阁、李小悟、李旭滢、廖晨辰、刘彤贺

刘谕、陆子锐、罗江、潘、潘越

邵卓思、孙昊翔、汪会云、王康松、吴以熙

熊恩智、薛迪心、余渊、曾士轩、曾智鸣

曾梓晖、郑宇珍、周琬宁、周耀



学术伙伴

黄一凯



策展人

春熙、杨达



展期

2024.12.18—2025.1.10

11:00-18:00(周一闭馆)



地址

武汉影像艺术中心B馆

武汉市江岸区大智无界·空中小镇平台



扫码购票


*购票即可同时观展A馆和B馆,一票通用,仅限当天有效



《代表作》第七期 | 现场回顾视频



















·

参展艺术家



按首字母排序;左右滑动、点击图片可查看作品大图


《光腿神器》,2024

© 陈芳

在一次和朋友们去山上摘橘子的过程中,一位女性朋友的叫声引起了我的回头,原因是她穿的光腿神器上粘了很多“粘(nian)草籽”(学名叫做“鬼草针”的一种植物),顿时觉得这个画面很有趣。


《自由的灵魂归属自由的人生》,2024

© 陈思瑜

这张照片是在榆林周边地区的红碱淖地区拍摄,主要表达了内心渴望摆脱束缚,冲破枷锁,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


《Can you feel it?》,2023

© 陈一丁

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压抑自己的创伤记忆,选择性地回避或遗忘,这些被压抑的痕迹以黑匣子的形式存在于无意识中,就像一个从未被打开过的恐怖盒。我试图用图像来理解他人压抑的符号,思考它们是否与我们自己的记忆有关联或共鸣,并探索压抑在被观察时处于何种状态,被打开的盒子是否恐怖依旧。项目名称来自于综艺节目的桥段,这张图像也是故事的起源。


untitled

© 程文

人生如逆旅。在过去的两年里,我用我的相机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景象,同时也整理了我的内心世界。佛教的“无常”概念教导我们,世间一切都是暂时的,不断变化的。旅行可以被视作一种对抗虚无的尝试,通过不断追求新的体验来暂时掩盖生活的无意义。


《唯有光--21344906》,2022

© 高仕源

我探索一种新的影像获取方式:电子物影成像。我试着不用相机,镜头,快门,胶片,相纸等成像工具,也无需对焦,不用扫描仪,不用PS,Ai等图像制作软件,而是把物件直接放置在CCD图像传感器上,通过控制通光量,单次曝光获取1:1大小的影像,记录光迹和物影;画面未经图像软件修改像素,最终图像生成时只适度调整白平衡,明暗对比度,饱和度等模拟传统暗房手段;图像选自拍摄制作于2022-2024年的摄影画册《唯有光》和《唯有光II》。


《北海的风》,2022

© 巩乐

2022年2月4日,北海刮了一阵大风。


《dogument 1》,2024

© 何亚英杰

2024年,我所在的街区火情频发,它们在网络上被热议,作为直接经历者,我目睹了由于照片被误读而导致的舆论失控现象,致使这一新闻性事件被描述虚构成了 某种“奇观”,从这个意义上讲,事件的真实性已不再重要,重要的则变成了照片本身。我借助“直接摄影”的方式记录下了事件发生的现场照片,以及一些在视觉上构成混淆的照片。我尝试将这些内容模糊的、线索有限的照片进行组合,虚构成一场“新的火情发生的过程”,一个由现实中抽离出来的,不存在的事件。以此来展开对于摄影媒介本身的对话。


《不曾仔细感受过的春天》,2020

© 胡豆豆

照片拍摄于2020年4月5日的解放公园。彼时武汉刚刚宣布解封,我便迫不及待带上相机出了门。这张照片构图平凡内容简单,却是给身边的朋友们带来最直观的感动的作品。刚刚经历了那样浩荡的艰难时刻,能平凡地踏进春天里也变得格外幸运。


《回卷》,2024

© 黄泽杭

来自系列作品《回卷》,我是一个恋旧到极端的人,甚至穿破底的拖鞋都会保存,我认为任何事物在你与它产生联系的那一刻,一段故事就开始了。这也导致我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感伤,在一次大扫除时我发现很多躲在角落里的东西,不由想起和它们的一些记忆,打扫到卫生间时一闪而过“是否跳进马桶就能穿梭时空”的荒诞念头,于是我整理出一些照片,看着拍摄日期进行“回卷”。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时间不再是流淌不回的河流。


《远方》,2023

© 江俞阁

创作背景在刚成年之际独自去了西藏,带了一台中画幅胶片相机和几十卷胶卷去拍摄作品集,从火车上的人文到当地居民的环境肖像和各种壮观的景色。


《吹风的记忆》,2024

© 李小悟

在大自然的一切里,我认为“风”是最自由、最性感的,它看似没有形态,但所有动植物们都能以它独特的方式记住它,在一年四季里带来不同的气息。每当脸颊和身体被风吹拂时,我也感受到无比自由、快活。  风将我带去近处和远处。这张照片是德国科隆大教堂,它的每一个立面,都是如此完美、令人震撼。我热爱独自旅行的每趟旅途,热爱记录。有时,人也许会被生命中的某一段路困住,但一定要走出去,要开阔视野和心胸,那就去个新的地方吹吹风吧,亦或是像“风”一样活着。


《游离的水母》,2024

© 李旭滢

“游离的水母”讲述了亚洲女性在远离故土的欧洲大陆上寻找自我认同与身份定位的故事。这种夹在两种文化、两种身份之间的状态,注定这段迁徙之路充满了未知与迷茫,如同水母游离在陌生的海洋中,时而被洋流带动,时而漂浮停留,时而失去方向。我希望通过摄影捕捉这一群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她们在欧洲大陆上寻找自我认同的复杂过程,展示她们在寻找归属感路上的孤独、挣扎、坚韧与温暖。


《心系南太平洋》,2024

© 廖晨辰

澳洲新南威尔士州东海岸边的某个傍晚时分,在波涛起伏、天海相接的海岸线旁边,远远地伫立着一对正在眺望南太平洋的情侣。在“动与静”相交的情境下,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一瞬间被我记录了下来。


《雾隐》,2024

© 刘彤贺

这次虽然是一次没有设置、即兴的拍摄,一切都跟随当时的天气来进行,但我通过对地貌和环境的观察,热衷于去探索自然界的神秘与和谐。在拍摄中我可能会避开人,但人类的痕迹无处不在,深刻影响着周围的环境。我试图用摄影的方式,将这些物体自然而然的建立联系。树木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独特的形态,更是承载了我许多创作的灵感,每一棵树都诉说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以及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香料.潮湿之地》,2024

© 刘谕

时间是流淌的香料,伴随的是来自于潮湿而后的腐朽或者是重生。那是一剂富有强烈标志的香料,内里融合了的香气是外化的,在街道上、在墙壁上、在四处乱飞的鸽子身上。由前开始的木制调性到风铃与其荆的香气,如同暮色中的一围篝火,几续青烟,直至阳光普照百废待兴。水蒸氧也在此虚氧化、液化,化作甘露滋养请片大地。


《寂地》,2024

© 陆子锐

寂地,人类内心深处空旷寂寥的自留地,留存着历久弥新的记忆。出现在田野上的巨大房屋,黑暗孔洞内留有最真实的自我意识。负象的黑白逆转暗示时间反转,流溯回记忆深处。


《深夜主播》,2024

© 罗江

直播和短视频,是最具时代精神的社会现象。据统计,中国短视频用户达10.53亿,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职业主播超1500万人。每晚,桂林的立交桥附近会出现许多年轻户外女主播,此种景象几乎遍布中国每座城市。直播带来了便利与红利,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人们自我表达的民主化,但“擦边”视频也引来道德焦虑。却也验证了安迪·沃霍尔的名言:“未来,人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这值得被整理成一份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景观研究的档案。


《消逝的明天(其一)》,2022

© 潘

这张照片源自一个长期创作的项目《消逝的明天》,它在项目中构建了一个温热又梦幻的场景,在这令人动容的光中,我希望消除“爱”这一动作最后的具体对象,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无言的本能。


《雨夜·行人》,2024

© 潘越

这张照片拍摄于温州的经济开发区,我爸妈鞋厂附近的一块小草坪。这是一个雨夜,路灯照亮了前面杂乱无章的野草与灌木,与后面依稀可见的树影与厂房一起形成了一方小小的舞台,而在被缓缓曝光的时间中,行人偶然顶着伞匆匆路过,留下了一道如乐曲般流淌的痕迹。


《谧溪》,2022

© 邵卓思

谧有安宁,平静的意思,“谧溪”这个项目是围绕着童年我所生活的一条溪流贯穿的故乡小镇为背景,追溯当时的记忆,依靠记忆进行拍摄。在不同时空当中,零碎的,交错的,真实或虚幻记忆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交织在一起。调动起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现在与过去的联系。记忆是个抽象的名词。意识是一条线性的流,时间是一条线性的绵延,体验是一条单向的线。


《弃乐园》,2024

© 孙昊翔

游乐园这一公共设施大多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商业产物。但是我拍摄的游乐园坐落于山林之中,是一个已经荒废的自然风景区中的游乐园。此自然风景区在进行商业化的尝试之中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失败了,这座游乐园也被遗弃在这个山林之中,鲜艳的金属、塑料工业产品被自然事物快速攀附、腐蚀,逐渐形成了照片中的景象。废弃游乐园今天也变成一种摄影师和年轻人追求打卡的场景,工业消费场景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被淘汰掉,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边角余料,它们被自然侵蚀的过程形成一种“破败”的场景,形成一种视觉冲突,这种视觉图像可以被赋子更多意义。


《高度吻合》,2024

© 汪会云

一说,绘画已死;二说,艺术已终结。抄袭?转译?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一体,一切都在当下,一切都是永恒…当复制可以无限,是贪婪,更是腐朽,是死去,也是复活。


《消亡的延伸》,2024

© 王康松

枯枝的掉落刮起悲风。风掀开草地,看见了深埋其中的秘密;那份秘密此刻也正看着我。


《弯曲的不锈钢》,2024

© 吴以熙

我的创作主要围绕着3D建模软件所提供的可能性,探索其在数字图像、三维动画、代码编程和AI等领域的应用。通过我的作品,我试图表现我对艺术的思考和关注。希望我的作品不仅体现创作过程中所使用软件的视觉语言,还能触及了当代人社会存在的问题。关注数字文化、自我反思以及与网络生活相关的感受。


《堆积在岩石上的岩石块》,2021

© 熊恩智

2013年,小岛启动开发建设,成立现代公司,只有渔民的小岛迅速变迁成为观光景区。在开发后的第8个年头,2021年,我踏上小岛。岛上的常住人口几乎已经没有年轻人。刻意避开观光景区,我探寻岛上的原始风景和曾经原住民的痕迹。过程中,现代化不可避免地入侵了我的视角,我用相机记录这一切,有意引发观者的追思。该作品来自系列作品《最后的岛民》,这些岩石块是小岛原住民还是观光者堆起来的、是简单的趣味或是某种仪式,我们不得而知。


《城市》,2024

© 薛迪心

作品选自《城市》系列,抓拍了东京港区一名女子接打电话的场景。《城市》作为长期项目,从2024年5月份开始创作,到目前拍摄了东京、上海、胡志明市、首尔和香港等地。《城市》以街头快拍的方式试图捕捉大型都市中个体的生命感受,呈现现代都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关注 “城市人”如何被现代文明“凝视”与塑造。


《砸长江》,2023

© 余渊

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擅长用照片讲故事的人”,作为生活的记录者,但所记录的不仅仅是生活中重要的时刻,而是能想到办法去伪存真,从稀松平常的日常素材中找到宝贵的生活片段,在这类生活片段里,被摄主体认为没有人在看自己,从而举止自然,展现出身上的个性和故事。


《昨日的荒芜》,2024

© 曾士轩

去除色彩,以客观的视角,回归摄影诞生之初,用它来记录下时间的痕迹。这组作品旨在,传递对现代社会冷漠感和荒凉氛围的反思。同时,也邀请观者去思考“人类在空间与时间中的位置”,在遗忘与记忆中找到更深的意义。这一张照片中充斥着短时痕迹,通过画面的荒凉,高低差来反映:时间流逝而带走身边重要之物所产生的无力,人们因现代时空的局限而加速了对周边情感联系淡化的反思。


《预热》,2022

© 曾智鸣

《重工业》是我最初对摄影媒介艺术表达的尝试,方法论较为落后,观念较为简单。这部作品涵盖了湖南多个县市里倒闭重工业工厂,在回顾湖南的工业发展历史后,我尝试客观地表现建筑或废墟以让建筑自己表现自己的历史。《预热》所在的水泥厂因其与建筑行业的契合,在冶金、化学工厂大量拆除倒闭的湖南活了下来,但在经济下行的时代也表现的垂垂老矣。这台巨大的预热器仍在工作,不知疲倦,没有和其他建筑站在一起,不知道自己有多陈旧,也不知道未来的命运。


《新荒原》系列之一,2024

© 曾梓晖

时代喧哗,造物匆忙。现代化、工业化、数字化引起了社会巨大且迅速的转变,造成种种不适和问题。群居于现代水泥丛林中的人们,生活便利、物质享受,精神世界却是一片荒原。人们没有性格、没有情绪,只有模糊的轮廓若隐若现,生活像一场旷日持久的集体幻觉,而人漫游其中的痕迹如织物抽丝留下的缝隙。当某天一切生机被熄灭,人创造意义的能力失去了着力点,个体混杂在假立的意义中面目难辨,人只剩下空洞的形像,灵魂不再居住其间。


《Roots in the Square》,2024

© 郑宇珍

树根裸露在地面上,挣扎着想要挣脱束缚,却只能依照大地给予它们的形状生长。树根无法违背土地,最终顺从了它。通过这些画面,艺术家探讨了人类的身份与本质。


《回声》,2023

© 周琬宁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和信息传播的发展,“阈限”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关注空间的连续性。这一概念的兴盛与当今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密不可分, 对阈限空间的讨论以大量的影像、图片、游戏等形式席卷网络,我分析“阈限”这一概念是如何在影像作品中起到传递情感共鸣的作用。探讨城市中地点与地点之间的过渡性空间,即阈限空间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这张照片拍摄了一个地下车库,它是整个系列作品中的第一张作品,这个通道概括了全部的阈限特征,一个完全为现实服务的功能空间却形成一种超现实的几何感,现在还可以闻到空气中的浮尘与闷闷的油漆味。


《“景观”》,2024

© 周耀

《“景观”》,意在揭示消费主义对我们感知的改造。如今,景观沦为包装精美的商品,嵌入商业体系,从真实体验、质朴感知,变成了欲望符号。于是我在室内搭景观,用幕布、照片拼凑“风景”,抗衡消费主义的虚假繁荣,尽显真实匮乏。创作时,我剥除景观美化成分,直击商品属性,思索景点打动人心之处。这些景观异化了自然与我们,让大家成了消费观众。我盼观者随作品反思:商品化怎样扭曲感知?大家又该如何跳出视觉消费怪圈,重寻景观本真?



·

学术伙伴&策展人



学术伙伴|黄一凯

中国摄影家协会智能影像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策展理论委员会主任。





策展人|春熙

摄影自媒体春熙照相馆主理人,长期关注和研究摄影创作。





策展人|杨达 

艺术家、策展人,生于中国武汉,常年在中东、南亚以及东南亚、远东以及中亚地区驻地拍摄。到访超50个国家。主要关注国际问题,包括中东地区的种族问题,印度河流的环境问题,和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区域问题,中亚地区的民族研究以及具有独特性的中国议题。


2017年创办L.A.P.画廊,2022年创办武汉影像艺术中心。L.A.P.摄影奖发起人;L.A.P.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发起人;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创始人;武汉艺术书展、西安艺术书展、大理艺术书展联合创始人。曾参与2018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海外单元邀请展,策划2019年清迈摄影节-中国单元邀请展,参与策划2021年大理国际影会-泰国单元邀请展,参与2023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海外单元邀请展,策划“异轨”、“你我,之间”、“无界影像”等影像艺术展,发起创办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发起创办武汉、西安、大理艺术书展等大型艺术活动。


入选“2024全球青年影像艺术100”;获“2023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优秀摄影师”;获“2023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最佳出版物奖”;获“2023第三届亚洲先锋摄影师成长计划年度提名奖”;“提名2022华宇青年奖”;“提名2021 C/O柏林新锐艺术奖”;获“2020年第五届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驻地奖”;获“2019澳大利亚BigCi国际艺术家驻地奖”;获“2019红门中国新锐艺术家驻地奖”;入围2018美国普利策Miel基金奖;入选2018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获“Top20 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获“2017美国国际摄影师联盟主席奖”;获“2016西双版纳青年摄影师资助奖”;获“2015寻找中国青年玛格南摄影师奖”。





春熙照相馆
春熙照相馆是一个以讨论摄影、影像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播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