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陈芳、陈思瑜、陈一丁、程文、高仕源
巩乐、何亚英杰、胡豆豆、黄泽杭
江俞阁、李小悟、李旭滢、廖晨辰、刘彤贺
刘谕、陆子锐、罗江、潘、潘越
邵卓思、孙昊翔、汪会云、王康松、吴以熙
熊恩智、薛迪心、余渊、曾士轩、曾智鸣
曾梓晖、郑宇珍、周琬宁、周耀
学术伙伴
黄一凯
策展人
春熙、杨达
展期
2024.12.18—2025.1.10
11:00-18:00(周一闭馆)
地址
武汉影像艺术中心B馆
武汉市江岸区大智无界·空中小镇平台
扫码购票
*购票即可同时观展A馆和B馆,一票通用,仅限当天有效
·
关于展览
视觉尘埃
文/春熙
摄影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捕捉时间与记忆的使命。它凝固瞬间,将过往镌刻于影像之中。在定格时间的同时,摄影也揭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破碎。在第七期展览《视觉尘埃》中,我们以“尘埃”这一独特隐喻为策展核心,探索摄影如何成为时间的碎片化记录,并通过这些碎片连接记忆、现实与未来。“视觉尘埃”这一概念来源于 Suzanne Guerlac 对普鲁斯特文学的分析,她将普鲁斯特的记忆哲学与摄影的时间性结合,提出影像如同尘埃般漂浮,既定格了过去,也通过碎片化的存在触发对未来的想象。尘埃看似微不足道,却如同时间的缩影,悬浮于记忆的网络中,唤起对过往的重新审视与对未来的无限延展。
尘埃不仅仅是时间流动的标志,更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喻。在每一次光影交织的瞬间,那些细微而不可见的尘埃以视觉语言记录着人类情感的轨迹。摄影在捕捉这些细节时,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看方式。它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具象化,通过影像的漂浮特性传递出对时间开放性与不可逆性的深刻理解。在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实飞速发展的当下,摄影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记录功能,成为探索时间、空间和存在意义的重要媒介。从传统的胶片摄影到数字化影像,再到人工智能生成影像技术的发展,摄影不断拓展自身的边界,使其成为一座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本次展览汇集了3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影像中的尘埃展现时间的多维属性,邀请观众重新思考个体与记忆、社会与未来的关系。
艺术家的作品都如同时间的尘埃,捕捉微小的瞬间,并以视觉语言将其展开为深层叙事。这些作品通过片段化、模糊性与动态感,体现了摄影作为时间载体的独特魅力。陈一丁的作品以黑白影像再现创伤记忆的压抑与显现。其影像如同封存于“黑匣子”中的尘埃,模糊、断裂却极具力量,唤起观众对未曾触及记忆的深层感知。影像中隐约可见的破碎画面与层次感,仿佛在提醒观众记忆的不完整性以及创伤中难以被言说的情感。高仕源以光为媒介,通过极简主义手法呈现光影的纯粹性。光既是时间的象征,也是尘埃漂浮的隐喻,光影交错间揭示时间的永恒与流逝。作品中细微的光影变化,如同生命的轨迹一般,提示观众在繁忙生活中寻找那些被忽视的微小瞬间。巩乐的作品从自然现象“风”中汲取灵感,以影像捕捉风在城市与自然间的流动。风的动态与不可见性如同漂浮的尘埃,将自然与城市记忆交织成独特的视觉叙事。这些影像的动态感与抽象性,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身边环境的多样性与流动性。潘的作品聚焦时间与虚无,模糊的形态与漂浮的影像语言展现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些影像以尘埃的形式将时间的无常性具象化,引发哲学性的未知思考。画面中那些看似随机的模糊光影,实际上传递着艺术家对未来时间流向的不安与期待。吴以熙结合AI与3D建模技术,通过不锈钢流动的形态探索数字语言对现实的重构。作品在动态与虚实之间的交叠,完美诠释了“视觉尘埃”对未来叙事的生成性。不锈钢表面的镜面反射,隐喻着人类社会在技术发展中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更新与调整。杨青记录了城市化进程中被遗忘的乡村景象。影像中的破碎与遗迹如时间的尘埃,提示观众关注社会记忆的流失及对未来历史重构的可能性。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对乡村遗迹细节的精细捕捉,展现了城市化进程对文化记忆造成的不可逆影响。
“视觉尘埃”是时间与记忆的捕捉,也是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的视觉装置。摄影在这里不再是单纯的纪实工具,而是一种触发记忆和想象的媒介。在碎片化的影像中,观众能够感知时间的多重维度,发现微小瞬间如何构建宏大的叙事。展览希望观众从个人记忆走向社会记忆,从现实迈向未来叙事。这些漂浮的尘埃邀请观众重新审视人与时间的关系,探讨数字技术对视觉语言的重塑,以及未来媒介在时间与记忆中的角色。在对影像的观看中,观众能够发现,每一片尘埃都是一个未完成的叙事,它们彼此交织,形成一幅不断生成的视觉地图。
·
学术文章
塑造
文/黄一凯
在过去,摄影师的“代表作”往往是由媒体、艺术机构或评论家来加以确定的。他们会为某些作品贴上经典的标签,将其纳入展览、杂志和艺术史的叙事中。长久以来,这似乎成了一条固有的路径:只有少数获得认可的摄影师才能拥有被公认的“代表作”,而那些不曾踏入专业圈子的人则无缘参与这个评判标准的制定。
而今天,人们不再需要依靠专业的媒体或机构来决定哪一件作品能够成为“代表作”。影像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广泛流通,从手机屏幕到社交媒体平台,再到各种线上线下的展示空间,都为摄影作品的传播提供了路径。在这种环境里,不同层面上的“定义权”正在重新分配:不再只是少数的专家、评论家或艺术机构来挑选和指定一件照片作为标志性作品,越来越多的普通创作者和观众共同参与了这一过程。
当拍摄不再需要昂贵的器材和技术壁垒,当后期处理和分享的渠道变得触手可及,每个人都能轻易地在生活中记录下令自己动容的瞬间。随之而来的,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决定自己的代表作。
观众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受制于有限的渠道,观众往往只能在艺术机构或媒体推荐的框架内认识“代表作”。但现在,观众不仅能够在社交媒体和各种分享平台中自主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还会用自己的观看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偏好来赋予这些作品特定的意义。观众的浏览、收藏、分享和讨论某张照片时,不仅在推荐算法中塑造着自己看到的网络,也更新着自己看到的每一张照片在平台上的数据权重。一件代表作的身份不再只取决于单方面的权威评判,而是由创作者的选择、作品的流动以及接受者的反应共同塑造。
这种动态关系使得代表作的概念呈现出一种更为流动、包容和多元的状态。创作者不再只能被动地等待某个审美体系的认可,观众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专家的评判。作品可能在某些圈子里获得认可而成为“代表作”,也可能在另一些平台中被忽视。与此同时,接受者的集体记忆和对影像的反复谈论,又将重新塑造作品在更大范围内的象征意义。
简而言之,代表作的定义正在从单向的、被动的和集中式的模式,转向更加开放的、互动的和分布式的模式。创作者、传播渠道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每一方都在影响着哪张作品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某个时刻里某个人、某个群体所认可的“代表作”。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作不再是固定的身份标签,而更像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身份,它随着时间、空间和人们的阅读与判断而持续生成和流动。它们从内容到数据,都在一个个微观层面上代表和记录着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世界,当这些微观的视角汇聚起来,便构成了宏观的社会图景。
·
参展艺术家
按首字母排序;左右滑动、点击图片可查看作品大图
·
学术伙伴&策展人
学术伙伴|黄一凯
中国摄影家协会智能影像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策展理论委员会主任。
策展人|春熙
摄影自媒体春熙照相馆主理人,长期关注和研究摄影创作。
策展人|杨达
艺术家、策展人,生于中国武汉,常年在中东、南亚以及东南亚、远东以及中亚地区驻地拍摄。到访超50个国家。主要关注国际问题,包括中东地区的种族问题,印度河流的环境问题,和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区域问题,中亚地区的民族研究以及具有独特性的中国议题。
2017年创办L.A.P.画廊,2022年创办武汉影像艺术中心。L.A.P.摄影奖发起人;L.A.P.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发起人;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创始人;武汉艺术书展、西安艺术书展、大理艺术书展联合创始人。曾参与2018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海外单元邀请展,策划2019年清迈摄影节-中国单元邀请展,参与策划2021年大理国际影会-泰国单元邀请展,参与2023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海外单元邀请展,策划“异轨”、“你我,之间”、“无界影像”等影像艺术展,发起创办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发起创办武汉、西安、大理艺术书展等大型艺术活动。
入选“2024全球青年影像艺术100”;获“2023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优秀摄影师”;获“2023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最佳出版物奖”;获“2023第三届亚洲先锋摄影师成长计划年度提名奖”;“提名2022华宇青年奖”;“提名2021 C/O柏林新锐艺术奖”;获“2020年第五届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驻地奖”;获“2019澳大利亚BigCi国际艺术家驻地奖”;获“2019红门中国新锐艺术家驻地奖”;入围2018美国普利策Miel基金奖;入选2018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获“Top20 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获“2017美国国际摄影师联盟主席奖”;获“2016西双版纳青年摄影师资助奖”;获“2015寻找中国青年玛格南摄影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