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塘也有“身份证”啦?!就在……

民生   2024-11-10 08:36   江苏  


30个村居

802个非等级河道及沟塘

都有“身份证”

外加无人机巡河

科技感满满

跟着南通州小编一起来“标标”咋回事



今年以来
金新街道创新思路
探索“生态治水+水生态价值”新路径
对等级河道以外的河沟、池塘
实施疏浚和增殖放流
通过
“以河养河”的绿色发展模式
成功破解农村水环境治理难题
让乡村河道、沟塘
重焕生机

“以河养河” 让河道活起来

每天清晨,家住金新街道朝东圩村的村民吴金美都要围着家门口的池塘走走看看。和村集体签订“以河养河”承包合同后,吴金美多了个“民间河长”的身份。“防止垃圾入河、禁止电捕鱼,鱼养好我也受益,我有责任把这个池塘保护好。”作为池塘责任人,村民吴金美在养鱼的同时负责此处河道的生态管护。

今年3月,朝东圩村对原先河道不畅、杂草丛生的12条沟塘完成疏浚后,在全村100多个沟塘、河道投放了600多斤鱼苗。同时,签订“以河养河”合同,把村民、养殖户纳入“民间河长”队伍进行考核管理。朝东圩村党总支书记王俊杰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方式让村民参与进来,既可以减少河道治理成本,又能实现水环境整治的常态长效。”

“以河养河”是金新街道探索出的治水护河新模式。今年,街道采购约3.8万尾鲢鱼、鳊鱼、草鱼等食草性鱼苗投放至各村河道沟塘,将河道保洁与水产养殖相结合,以生物修复方式显著提升镇村河道水环境和人居环境。“以河养河”模式成效显著,不仅促进了水生态环境改善,提高了河道清理效率,还让乡村河道资源成为村集体和百姓增收的“活水”。曾经的治水“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节省了人力物力,村民们纷纷称赞沟塘变干净了。


疏浚清淤 让河网“通”起来

过去,单一化的河道治理措施常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为改变这一状况,金新街道创新推出“河道疏浚+投放鱼苗”的方案。
在界北村,记者看到一条堵塞多年的河道经过疏浚后,河道拓宽了,河面的水花生等水草不见了,河水清清、岸绿花红,风景宜人。“以前这里脏乱差,尤其到夏天,臭气熏天。疏通后,经过治理,现在成了村民们常来散步的景点了。”界北村党总支书记张杰说。
今年年初,金新街道水利站深入调研,将河道不畅、清理困难且易回潮、满是浮萍和水生植物的沟河列为重点疏浚对象。抓住冬闲春早的黄金时机,大力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完成疏浚河道37条段,共计7.923公里,清淤土方总量达4.5万立方米,有效疏通了河网“毛细血管”,为改善农村水环境筑牢了根基,也为后续鱼苗投放创造了良好条件。


统一编号 沟塘有“身份证”啦

“咱们村的沟塘都有‘身份证’啦!”金新街道界北村的村干部顾淼鑫拿着沟塘公示牌兴奋道。给沟塘统一编号,制作“身份证”,是金新街道推进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又一创新之举。
针对辖区内沟塘错综复杂、治理易回潮的“难点”与“痛点”,街道迅速开展沟塘摸排登记工作,精准记录沟塘的位置、水位、长度、面积,建立数据库、统一编号,并对实行“以河养河”的沟塘树立公示牌,实现沟塘精确管理。“以前找问题沟塘都要找半天,自从给每个沟塘都编上了‘身份证’,村里的沟塘一出问题,报出编号,马上就能找到对应的位置,可立即组织清理工作。”金新街道水利站站长曹慧敏介绍道。
目前,金新街道区域内30个村居、802个非等级河道及沟塘都有了“身份证”。结合无人机巡河,每月对在编在册的沟塘进行全方位动态巡河。另外,街道巡查员通过对保洁公司进行“不定期+现场抽查”等考核措施,及时发现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 

金新街道各级河长

累计巡河4454次

发现问题721个

其中登记在册的

沟塘问题数为258个

均已得到有效处置





通州融媒体记者:沈维维

见习记者:袁志林

通讯员:邱潞

编辑:姜嵘钰 周优优

责编:杨潇 徐爱娴 孙萍

审核:陈国祥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南通州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