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出日期:2023年第12期
-点击标题浏览全文-
作者:魏林君1,2, 叶华1, 迟永宁2
摘要:风电和储能联合系统调频特性受运行状态影响,调频能力难以准确评估,且长时间尺度调频功能影响发电效率,因此该文提出一种风储系统联合频率优化支撑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当前储能系统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重构调频能力,进而评估风电等价有功备用需求,并设计风电备用功率水平及其运行策略。该策略一方面引入具有自然惯量响应能力的构网型风机,联合设计储能自适应惯量控制来实现风储联合系统快速虚拟惯量支撑;另一方面基于频率扰动类型和当前装备状态特征信息构建风储系统运行方案,制定一次调频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不同风电出力、储能状态下实现负荷突增或下降时均能提供有效的有功频率支撑,提高了并网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刊出日期:2023年第11期
-点击标题浏览全文-
作者:黄萌1,2, 凌扬坚1,2, 耿华3, 付熙坤1,2, 查晓明1,2
2. 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构网型变流器由于其具有同步电压源运行特性,在新能源直流送出、弱电网并网、微电网组网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关注。功率同步控制是构网型变流器的典型同步方式之一。然而,由于电力电子功率变换非线性和多环控制特性,功率同步控制作用下的构网型变流器多机交互作用及其引发的稳定问题不可忽视。该文对功率同步控制的构网型变流器多机交互分析和稳定控制两方面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首先,将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稳定问题表征划分为有功功率振荡和暂态同步失稳,分别综述了所对应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其次,针对以上两类稳定问题,从机组控制和系统控制两个层面梳理了现有致稳控制技术;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刊出日期:2023年第11期
基于图神经网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电力–交通融合网协同优化运行
-点击标题浏览全文-
作者:江昌旭, 卢玥君, 邵振国, 林俊杰
摘要:针对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下配电系统、交通系统和电动汽车动态交互的电力−交通融合网序贯协同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电力−交通融合网协同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图理论方法将电动汽车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转换为一种动态网络图模型,采用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求解电动汽车充电引导策略,探讨电动汽车多智能体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然后,在含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主动配电网中采用二阶锥优化及对偶优化理论对配电网最优潮流进行求解,得到配电网节点边际电价,研究电力和交通系统的动态交互特性。最后,在某区域108节点交通网络和IEEE 33节点电力系统上验证所提方法有效性。
刊出日期:2023年第9期
-点击标题浏览全文-
作者:金砚秋1, 张哲任1, 吴宏远2, 裴星宇2, 陈建福2, 徐政1
摘要:基于构网型风电机组和二极管整流单元(diode rectifier unit,DRU)的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方案具有技术经济性优势。由于DRU必须在交流电压支撑下才能工作,并且其功率传输具有单向性,因此DRU或陆上电网均无法启动海上风电场。在这种情况下,构网型风电机组可以作为海上风电场的黑启动电源。首先,介绍了2种构网型海上风电经DRU送出系统的拓扑。接着,阐明了构网型风电机组的结构和控制策略,分析了风电机组并网启动时的自同步过程。然后,研究了海上交流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提出了避免风电机组启动时无功功率过载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上风电场黑启动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中频构网型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和低频构网型海上风电交流送出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海上风电场黑启动过程进行仿真,风电场平稳启动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基于构网型风电机组的黑启动策略的有效性。
刊出日期:2023年第9期
作者:杨楠1, 郝俊聪1, 产雪振1, 张志2, 许丹3
摘要:安全约束机组组合(security-constrained unit commitment,SCUC)作为编制发电计划的核心环节,在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首先从物理模型和求解方法简要概述了SCUC问题。然后,从多目标、多元化决策变量、不确定性、多时间尺度与多元约束条件5个方面梳理了物理模型驱动的SCUC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此类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同时,重点总结归纳了现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驱动的SCUC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方法的特点、优势和缺陷。最后提出了对未来基于数据驱动的SCUC研究方向的相关思考。
刊出日期:2023年第6期
-点击标题浏览全文-
作者:米阳1, 卢长坤1, 申杰1, 杨熙1, 葛磊蛟2
摘要:针对风电功率不确定的电力系统调度和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极端场景生成框架。首先,采用迭代方式对历史数据集的分布进行转移,解决了历史数据集中极端样本不足的问题。其次,根据风电功率特征定义不同的极端度量,并对风电功率场景设置不同的极端度量范围,实现不同极端度量范围下的可控生成,增强场景生成的可解释性。然后,通过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实现极端场景的可控场景。最后基于风电功率实时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框架不需要复杂的概率建模和采样过程,同时可以捕捉到不同极端情况下的随机特性和动态特性。所提出的方案生成场景的极端度量值准确率在90%以上,能够在可控的极端度量范围以及误差范围内有效生成场景。
刊出日期:2023年第6期
作者:杨浩1, 姚顺2, 杨黎晖1, 史金柱1, 谢瑞1, 滕馥遥3
摘要:为了降低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中高次谐波和网侧背景谐波对并网电流电能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平均滤波器的多谐振(multi resonance based on moving average filter,MR-MAF)控制器。首先根据滑动平均滤波器的频域特性设计控制器,使其具有近似比例积分多谐振控制器的结构,实现谐波抑制。然后,引入2个可调系数,对该控制器控制性能进行灵活调整。最后,通过仿真和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MR-MAF控制器在谐波抑制和提高电能质量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比例积分多谐振控制器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器不仅可以在保持相同动态性能的情况下并联多个谐振项,而且稳态性能更优,谐波含量由6.8%降至4%。因此,本文所提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且抑制谐波频带范围宽的特点,可为改善三相并网逆变器在多谐波环境下的控制性能提供参考。
刊出日期:2022年第12期
作者:张鹏宁1, 向雪岩1, 李伟1, 李博凡1, 李磊2, 曹清山3
摘要:在实际工程中,电力电子变压器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电网等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中的关键设备(高频变压器)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详细分析了高频变压器损耗特性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归纳了减小损耗的措施;其次,对高频变压器中寄生参数进行了分析,梳理和概括了漏电感和寄生电容的产生原因,并分析了削弱漏电感的手段;再次,总结了高频变压器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研究和分析了非正弦激励下非晶高频变压器的振动噪声特性,为研究者和生产者对高效率、低噪声高频变压器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刊出日期:2022年第12期
作者:马为民1, 王玲1, 李明1, 申笑林1, 吴方劼1, 徐莹1
摘要:为了实施“双碳”目标,我国将大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由于我国新能源的消费和供给呈逆向分布,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依然是最经济的能源跨区消纳方式。为解决了传统换流器技术依赖交流系统电压强弱、独立性和适应性差,以及谐振风险高的问题,提出了特高压直流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self-adaption statcom and 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 SLCC)换流技术,从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模型搭建、暂稳态特性、技术经济性分析等多方面,开展了可行性研究,研究结论表明,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直流输电技术的固有缺陷,对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下的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保障。
刊出日期:2022年第10期
作者:徐政
摘要:该文研究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网强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重点探讨非同步机电源对电压支撑强度和频率支撑强度的作用。通过将非同步机电源分成4种类型,分别导出其在正常态和故障态下的等效电路;基于电网的戴维南等效阻抗和入网设备的等效阻抗给出了电压支撑强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单馈入短路比与多馈入短路比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新涵义。基于最大预想有功扰动下电网任意节点的初始频率变化率和稳态频率偏差,分别定义了等效惯量提升因子和稳态频率偏差下降因子,用于描述非同步机电源对电网频率支撑强度的贡献,并给出了等效惯量提升因子和稳态频率偏差下降因子的计算方法。
刊出日期:2022年第10期
作者:王盼宝, 王鹏, 李珅光, 王卫, 徐殿国
摘要:为了应对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提高导致传统电网惯性减弱的问题,构网型(grid-forming, GFM)控制被提出。首先建立典型构网型控制的有功功率环数学模型,分析构网型控制为系统提供电压支撑的机理。进一步,研究电网电压跌落时构网型逆变器的输出特性和外部干扰下的失稳机制。针对电网电压跌落下的过电流问题,分析传统虚拟阻抗方案存在的不足,结合故障下的功角曲线,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与功率限制的动态限流控制策略。所采用的控制方案可以根据电压跌落程度的不同,对功率外环的参考值进行动态限制,使功率参考与系统的功角曲线始终存在交点,从而有效避免传统限流方法外环饱和问题。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能够限制不同电压跌落深度下的电流幅值,还可有效改善严重电压跌落时的系统动态响应。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考察了该方案限制过电流的能力和故障瞬间的动态响应性能。
刊出日期:2022年第9期
作者:饶宏, 黄伟煌, 郭知非, 周月宾
摘要:柔性直流输电是基于电压源换流器原理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无换相失败、有功无功解耦、运行稳定等优点,改善交直流相互影响问题和提高电网稳定性的作用显著。该文对柔性直流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系统性地阐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提升大电网稳定性方面的作用,介绍了我国柔性直流技术在大电网应用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展望了新型电力系统下柔性直流技术在电网惯性支撑、大规模新能源传输的新技术,为柔性直流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刊出日期:2022年第5期
作者:李岩, 冯俊杰, 卢毓欣, 邹常跃, 侯帅, 黄伟煌
摘要:大容量远海风电集中送出能够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柔性直流输电作为远海风电的主要送出方式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全面论述了大容量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出关键技术与展望,首先介绍了远海风电交、直流典型送出方案,对比了交、直流送出方案的经济性;接着介绍了±500 kV/2 000 MW海上风电直流送出关键技术,从整体技术方案、可靠性、接地方式等方面对比了对称单级接线系统和双极接线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海上风电场66 kV无升压站汇集带来的新问题;指出了大容量远海风电送出技术在直流海底电缆、新型送出方式、智能化运维、控制保护、海上换流平台轻型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刊出日期:2022年第9期
作者:耿华1, 何长军1, 刘浴霜1, 何秀强2, 李明1
单位:1.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实验室
摘要: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变革加快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大量以电力电子为并网接口的新能源装备逐步成为电力系统的主体。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组不同,新能源装备的动态行为主要由控制策略决定,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将全面深刻改变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该文关注新能源装备接入所引发的电力系统暂态同步稳定问题,从装备和系统两个层面展开综述。在装备层面,从静态失稳和动态失稳两方面分析了新能源装备的暂态同步稳定性,总结了跟网型和构网型同步控制这两类策略的分析方法、失稳机理和致稳方法;在系统层面,讨论了不同发电组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多机动态交互现象和由此引发的同步失稳机理;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针对在稳定性分类、分析方法、控制方法和系统层面的稳定性研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同步稳定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刊出日期:2022年第9期
作者:郭创新1, 刘祝平1, 冯斌1, 江博游1, 郭骏2, 李付存3
摘要: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新型电力系统惯量持续下降,动态特性发生变化,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日益突出。风险评估能够量化电力系统风险,是电力系统安全分析的必要环节和可靠保障。因此,为了深入探究风险评估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研究方法,总结归纳了近年国内外有关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成果。首先,由于元件级风险建模是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的基础,依据“源网荷储”模式,从能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4侧风险建模分别展开讨论。其次,以元件级风险建模为基础,从系统级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调控方法3个方面围绕着风险评估核心算法和计算效率、多层次概率指标体系等进行综述。最后,归纳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刊出日期:2022年第4期
作者:叶杰1, 汤广福1, 赵成勇2
摘要:当柔性直流电网包含多个电压等级时,直流电压变换器的引入会使电网的稳定性分析变得复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不同控制模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多电压等级柔性直流电网统一阻抗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之上,分析了系统中不同变量之间的传递函数。由于所有传递函数中均包含等效环路增益环节,所以在保证换流器单独运行稳定的前提下,直流电网的稳定性就取决于环路增益是否满足稳定性判据。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多电压等级柔性直流电网的时域仿真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未来直流电网的部署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刊出日期:2022年第1期
作者:孟凡成1, 郭琦1, 康宏伟1, 张敏昊1, 王蕾报2, 张德亮3
摘要:在评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大停电风险时,现有连锁故障模型对新能源动态特性的刻画仍有待改进。为此,提出一种计及集中式(场站型)和分布式新能源的连锁故障动态模型,通过求解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动态方程,模拟输电线路、常规机组、集中式新能源和分布式新能源等元件的保护逻辑,更全面地分析源−网−荷之间的故障交互动态。其中,为刻画新能源在连锁故障中对系统安稳运行的影响,采用美国西部电力协调委员会的新能源通用模型建立集中式新能源的动态方程,并采用节点净负荷水平模拟分布式新能源与主网的交互;为刻画新能源的耐扰动能力,对集中式新能源的电压保护、频率保护和分布式新能源的反孤岛保护,建立动作模拟逻辑。采用IEEE 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不同新能源渗透率下连锁故障中的源−网−荷的耦合作用。该模型可以同时刻画集中式和分布式新能源对电网安全风险的影响,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具有良好应用场景。
刊出日期:2022年第1期
作者:刘芳, 刘威, 汪浩东, 李研, 徐韫钰
摘要:高比例新能源通过大量电力电子变换器并网给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带来影响,一些振荡问题逐渐凸显。是目前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领域广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深入研究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问题,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分类和振荡分析方法展开介绍。首先借助LC振荡电路从解析角度对负阻尼振荡、强迫振荡(外共振)和自谐振(内共振)等振荡机理和特点做出总结,结果表明正负阻尼都可能引起系统失稳,不同振荡机理引起的振荡波形相似但起因却并不一定相同,另外多机并网系统存在密集振荡模式,并在某种参数微小交互作用下引起系统快速失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类振荡稳定性分析方法展开介绍,其中特征值法和阻抗/转矩法相对适用于分析负阻尼振荡,开环模式谐振法主要针对内共振现象,此外还特别介绍了电力系统领域中用于分析密集振荡以及谐振问题的复模态摄动法和模态分析法在电力电子并网系统中的应用;最后,伴随新能源输入波动性和随机性问题对电力系统影响逐渐加重,振荡稳定性问题日益复杂且无规则,从振荡机理和振荡分析理论及方法等方面对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提出了展望。
刊出日期:2022年第1期
作者:刘航1, 王跃1, 刘永慧1, 彭阳1, 李明烜2, 雷万钧1
摘要: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的新能源并网逆变器能够为电网提供惯性、阻尼以及调频调压支撑,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却面临过流的风险。尽管有文献提出采用虚拟阻抗抑制过流,但是它们只考虑抑制过流的单一目标。而根据国标要求,电网电压跌落时逆变器还需要输出一定无功电流,但已有文献中未见有同时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目标的虚拟阻抗设计方法。该文基于定量设计的虚拟阻抗提出了一套VSG实现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策略。该策略首先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冻结功率环,然后加入根据该文方法设计的虚拟阻抗,确保电压跌落期间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电压恢复正常以后,恢复功率环控制并改变有功功率指令值,同时加入虚拟恢复电阻避免过流。随后虚拟恢复电阻逐渐衰减为0,系统恢复到正常模式。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证明了该文分析的虚拟阻抗设计值的正确性以及所提出的LVRT策略的可行性。
刊出日期:2022年第1期
作者:刘巨1, 赵红生1, 李梦颖2, 杜治1, 杨东俊1, 姚伟3
摘要:电力系统惯量大小是衡量系统频率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新能源机组缺乏常规同步发电机组类似的惯量响应能力,其大规模并网将会降低系统的等效惯量,易引发频率安全事故。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有效监控电网等效惯量大小是预防频率失稳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采用功率谱密度分析的电力系统等效惯量评估方法。该方法理论推导出了随机噪声扰动情况下系统等效惯量大小与频率波动量功率谱密度之间的数学关联关系;通过量测系统频率波动情况,求取其功率谱密度,根据系统等效惯量与频率波动量功率谱密度的数学关系,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求取系统的等效惯量大小。单区域系统、含新能源的四机两区系统以及某实际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评估系统的等效惯量大小,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传播知识 · 分享成果 · 交流经验
http://hve.epri.sgcc.com.cn/
《高电压技术》《High Voltage》视频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