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学生年度人物 燕园学子微助手
黄文鹏,第一临床医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康磊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主要关注临床罕见病、肿瘤分子影像学和人工智能问题。自硕士以来,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 178 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 48 篇(Article 9 篇;Review 5 篇;Case report 26 篇;Letter 8 篇);中文核心论文 130 篇(论著 20 篇;综述 7 篇;个案报道 103 篇),影响因子高于5的论文 7 篇,包括J Nanobiotechnology (IF 10.6, 1篇)、View (IF 9.7, 2篇)、Clin Nucl Med (IF 9.6, 2篇)和Eur J Nucl Med Mol I (IF 8.6, 2篇)等。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 7 项。多次参加国内外放射医学及分子影像学会议做口头报告及壁报交流。2022-2023学年度、2023-2024学年度曾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术创新奖、三好学生标兵等奖项。
01
追风赶月莫回首
平芜尽处是春山
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平台让黄文鹏的研究生梦想照进现实,导师康磊副教授引领黄文鹏实现从临床型硕士到科研型博士的转型和成长,开始基础研究和临床课题双轨道并行,努力做到科研型博士不脱离临床。在基础实验研究中,利用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开发了基于单克隆抗体及纳米抗体的诊疗一体化分子影像探针,旨在实现靶向肿瘤的非侵入性、高灵敏度检测及治疗。通过核医学影像这一工具,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紧密结合,无创、实时、动态地捕捉药物分子在活体中的分布和代谢行为,为临床诊疗和药物开发提供重要依据。黄文鹏创新性地将纳米抗体与短半衰期核68Ga结合,开发了名为68Ga-TOHP-CD3813的诊断探针,证实了该探针能够快速从血液中清除并迅速在肿瘤病变部位积累,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视化成像上显著优于临床常用的18F-FDG PET/CT。目前已开展针对性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另外黄文鹏联合医学影像科王霄英教授的人工智能团队,从事多发性骨髓瘤的多模态影像成像及人工智能研究。目前已完成了全身低剂量CT上多发性骨髓瘤背景下的全身骨质结构分割、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灶检测模型构建,创新性地提出“序列选择-图像质量分类-骨质分割-病灶检测-结构化报告”的全自动一体化人工智能模式,希望为临床自动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病灶奠定基础。
02
些许风霜些许愁
无足之鸟不回头
浓咖啡不加糖,苦极,文章已录用,乐极。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被确定为国际罕见病日。诊断难,是罕见病患者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在影像科的临床工作中,黄文鹏也发现临床医师普遍缺乏对罕见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专业知识,关于罕见病病例报道,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的论文过百篇。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阶段性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他更坚信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中国青年做能做的事,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萤火虫一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黄文鹏积极投身于研究生会工作及志愿工作当中:科研学习之余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研究生会副主席,邀请交叉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的老师开展学术系列讲座,协助老师们组织筹办“筑梦青春 医路启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23届毕业晚会”“教师节庆祝活动”“植此新绿,为您送春”“禧迎新春 兔腾岁年”摄影写真,草岚子杯篮球赛等。并且作为志愿者积极地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暑期赴宁夏开展实践调研和健康义诊活动等。
03
身如柳絮随风扬
无论云泥意贯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未来的生活,还能保持勇气和热爱思考。单调不等于枯燥,尽管伏案做实验、写论文时看不到天空和阳光,但自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在心中展开。黑夜永远不会消失,但白昼也每天都会到来。在黄昏时失去的勇气,在黎明时又会重新鼓舞。有时会因连绵的阴雨而随着天空落泪,有时在最深沉的夜里,仰起头便能看到漫天星光。
来源 | 学生工作部
图片 | 黄文鹏
排版 | 李若娴
相关链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成功举办第二届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肿瘤分子核医学博士生论坛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核医学医师》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编审:李春林
关注人数:40000+人
总第3164期
2024年11月11日
欢迎关注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官方网》
http://www.caonmp.com/
声明: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