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艾滋病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监测检测、治疗关怀等工作力度,努力营造“艾滋病零歧视”的社会氛围,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我们个人也应当作出实际行动,为消除歧视和反家庭暴力贡献一份力量。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卫生院在此号召大家与我们携手,为反歧视反暴力积极发挥作用,共建无歧视的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用希望和支持代替歧视和暴力,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艾梅乙”是艾滋病、梅毒、乙肝的简称,它们可以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时由母亲传染给宝宝,因此是妊娠期间需要进行筛查、诊断和及早干预的主要传染病。
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般要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但艾滋病可以预防。
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危害很大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传染性强,可引发多种器官损害,如果梅毒孕产妇没有及时治疗,传染给胎儿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尽早筛查确诊
孕期干预
发现感染了“艾梅乙”的孕妈妈无需过度紧张,应于发现的第一时间至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综合评估。经过规范的母婴阻断,孩子感染“艾梅乙”的概率可大大降低。
产后干预
感染艾滋病的妈妈:
生下的宝宝应在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并于48小时内、6周和3个月时,分别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到孩子满12、18个月时需再次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感染梅毒的妈妈:
梅毒患者妊娠时已接受正规治疗和随诊,则无需再治疗。复诊时会对宝宝进行查体和TPPA及RPR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再进行下一步的阻断,直到宝宝2岁即可。
感染乙肝病毒的妈妈:
在宝宝出生后的12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单位和乙肝疫苗10mg; 1个月后再注射乙肝球蛋白+乙肝疫苗一次;6个月后再注射1次乙肝疫苗即可。
《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如受到家暴,必要时可到医院就诊确诊伤情,注意收集证据,包括人证和物证,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亲友或者相关部门帮助,由他人出面劝告施暴者。
重视第一次暴力事件,绝不示弱,明确告诉施暴者,你的人身权利不容侵犯,家暴属于违法行为,记住防范家庭暴力应从第一拳开始!
敢于向外界求助,说出自己的经历,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亲友或者相关部门帮助,由他人出面劝告施暴者。
如受到家暴,必要时可到医院就诊确诊伤情,注意收集证据,包括人证和物证,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可以先逃离施暴者。情节轻微的,可以向亲友、邻里、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妇联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求助。情节严重的,迅速拨打“110”,请求公安机关制止。
珍爱生命,珍惜权利,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勇敢向家庭暴力说不!
来源:津南妇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