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一定要从材料中找答案啊啊啊!

文摘   2024-11-04 17:02   四川  

相生和他的朋友们

关注


大家好,我是相生。


我们答题营设置的模糊问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同学在做题时,还是不太会从材料中找答案。


例如统考19年的这道综合题:

有的同学分析成了家长:

还有首师17年的这道论述题:

不仅“小李”改头换面“小华”,而且分析的角度非常新奇:

今天我就以这两道题为例,给大家讲讲这种案例分析题如何从材料中找答案。



一、分段式材料:分段剖析


这类题目我们首先要去分析题干,找准知识点;其次是联系题干,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供具体建议。


首先,我们还是来看题目要求:

📍“分析上述幼儿家长教育方法所反映的发展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原理”:即我们要结合材料中家长的教育方法在发心和教心的知识点中找到对应的原理。


📍“提供你的教育建议”:题干要求写教育建议因此教育建议肯定是要占分值。因为三个案例涉及三个不同的理论,所以最好还是分别针对案例及其对应的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建议。


然后再来剖析材料:

这种几段式的材料,可能一段一个采分点,所以我们需要逐段分析概括来提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并且分别指出现象所反映的心理学原理。


✅第一段:丁丁妈妈:孩子还分辨不清是非善恶和好坏,告诉小孩要听父母或老师的话

丁丁妈妈这里强调的是对孩子是非善恶行为的区分教育,是道德方面的内容。对应到发心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点就是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以及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道德、他律、自律)。


注意,这里我们在作答的时候不仅需要写出对应的理论,还需要在分析案例时根据丁丁妈妈的描述判断出【丁丁】的道德发展水平(科尔伯格→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皮亚杰→他律道德阶段)。


✅第二段:乐乐妈妈:奖励好的行为,惩罚不良的行为

看到“奖励”和“惩罚”这两个词我们就可以将乐乐妈妈的教育方法联系到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


✅第三段:甜甜妈妈:家长以身作则

看到“以身作则”这样的词汇我们就可以联系到“观察学习,从而将甜甜妈妈的教育方式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应起来。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980字)

(1)丁丁妈妈的教育方法可以用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柯尔伯格运用两难故事法,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并认为各阶段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而逐步发展,具体包括:

①前习俗水平(4—10岁)

②习俗水平(10—13岁)

③后习俗水平(13岁后)

案例中的丁丁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其特点是,由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分为两个阶段:

A.服从与惩罚定向:是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缺少是非善恶的观念,倾向于服从规则以及避免惩罚。

B.寻求快乐定向:是天真的利己主义、相对功利阶段。这一时期儿童认为一个行为的好坏在于结果,力求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

案例中,丁丁为6岁左右,且不能分辨善恶、好坏等事物的特征,倾向于依据规则行事,符合前习俗水平中儿童道德的发展水平。丁丁妈妈对丁丁的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丁丁认识到行为的正确属性,也尊重了丁丁道德发展的客观事实情况。

教育建议: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水平,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只指责孩子的错误,应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此外在教育时,可以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情感解释,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促使儿童的个性良性发展。

(2)乐乐妈妈的教育方法可以用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来解释。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做强化物。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则叫做惩罚。

案例中,乐乐妈妈对孩子好的行为给予奖励,即强化,会使孩子好的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对不好的行为给予忽视或惩罚,能够减少不良行为的产生。

教育建议:强化要及时,即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时,要给予及时强化,否则容易消退;多用正强化,负强化为辅,少用或不用惩罚;善于应用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用孩子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孩子参与不喜欢的活动。

(3)甜甜妈妈的教育方法可以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班杜拉将学习分为行动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行为主义者一般研究的是行动性学习,即通过个体亲力亲为而开展的学习;而替代性学习则是指通过他人示范而进行的学习,即观察学习。

案例中,甜甜父母为孩子提供了观察学习的榜样,教育孩子诚信守约,并给予相应的强化,即兑现诺言等。

教育建议:父母在教育中要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不能言行不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种学习类型结合使用,以确保良好的教育效果。

【晴天小提示】

丁丁妈妈的教育方法也可以用皮亚杰的理论分析,他律道德阶段,服从权威(爸妈、老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于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年龄划分不同,但阶段是他律阶段即可,答案组织如下:

丁丁妈妈的教育方法可以用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来解释。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3个阶段,具体包括:

(1)前道德阶段(0-4.5岁)

又称自我中心阶段,年幼儿童不能对行为做出判断,行为直接受结果支配。此阶段的儿童不能用道德的概念来描述。

(2)他律道德阶段(4.5-9岁)

又称权威阶段、道德实在论阶段,儿童绝对地尊重和顺从外在道德权威,认为规则绝对、固定不变。此阶段儿童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的后果,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观动机。

(3)自律道德阶段(9岁后)

又称公正阶段、道德相对论阶段,儿童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知道规则可以通过协商后制定。此阶段儿童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行为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

案例中,丁丁为6岁左右,且不能分辨善恶、好坏等事物的特征,倾向于依据规则或听从父母老师等权威行事,符合他律阶段的道德发展水平。丁丁妈妈对丁丁的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丁丁认识到行为的正确属性,也尊重了丁丁道德发展的客观事实情况。

PS.参考答案给的非常完整,实际上大家可以不用写出这么多字,一道论述题800字左右为宜。



二、一段式材料:逐句剖析

这种一段式的材料,每一两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采分点,所以我们需要逐字读题,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可以将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现象转化成问题的形式。


这道题的题干内容只有一句话,而且没有限制范围,所以其实答案是很灵活的。那么我们先发散联系性的学习思维定位到知识点对应章节

昨天花了一个小时反复读英语单词,今天单词听写测验的成绩还是不及格→记忆、学习


然后我们就需要针对材料中的现象所反映出的问题,筛选出最贴切、最符合的理论,结合对应的案例来做阐述。


这道题目用遗忘的理论、遗忘的影响因素还有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机械复述,精细复述、有意义学习、集中复习等等只要结合案例,言之有理,能够分析出3点及以上,都是会酌情给分的。

💡注意,很多同学看见“分析小李考试失败的可能原因”可能会选择归因理论来分析,这样其实是有点牵强的。题干问的是小李失败的原因,小李失败后有关失败结果的归因,所以不能用归因的理论进行阐述。


我们来看一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732字】

小李考试失败可能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1)遗忘,是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发生错误。案例中,小李可能是对单词发生了遗忘,发生遗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四种:

①衰退说: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在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未经注意或重复的学习材料可能如此。小李昨天只花了一个小时来记,今天没有对其进行复述发生了遗忘。

②干扰说:遗忘不是由于痕迹的消退,而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恢复。案例中,小李昨天对其进行记忆后,在听写之前这个时间段里可能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发生了遗忘。

③压抑说:该学说认为遗忘是情绪或动机的压抑引起。一旦压抑解除,记忆就可恢复。案例中,可能小李自己很讨厌记单词,但因为要听写而不得不记,为了不让自己回忆起记单词的痛苦所以在听写时就选择性遗忘这些单词。或者是当时太过于紧张而发生了遗忘。

④提取失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会丢失,发生遗忘的原因是因为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案例中,小李当时在听写单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取线索而没有听写出来。

(2)动机过强,导致考试失利。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成倒U型曲线关系,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水平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如果小李的动机水平过高,也有可能会导致考试失利。

你学废了吗?




关注公众号【相生和他的朋友们】

助你轻松上岸

相生和他的朋友们
晴天心理学考研独家明星老师,擅长《普心》《发心》《社心》讲授,生活中每件事都是我的授课素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