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指尖之“便”畸变成指尖之“累”,如何摆脱如何解?
作者:朱婧雯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再次强调要加强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规范化管理,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今年以来,中央到各地已经通报了多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不乏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案例:有的在公益活动中设立点赞指标,层层加压后有的区县每天要完成500个点赞任务;有的要求党员干部在众多政务APP和几十个工作群学习、打卡,既要上传各种资料照片又要填各类表格……有基层干部笑言:“既要,又要,还要……手机都要累瘫了!”
看得出来,在基层减负大背景之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玩”出了新花样,强制下载、点赞考核、过度留痕、多头填报等形式主义“老问题”披上了数字化的“新外衣”,成为困扰基层党员干部的痛点。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既妨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政务上云”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但若把时间都耗费在每天签到打卡、拍照传表,就背离了数字化改革的初衷,耽误了工作实效。当党员干部被困于指尖歪风,累瘫的恐怕不只是手机,还有担当有为的心气。
当指尖之“便”畸变成指尖之“累”,如何摆脱如何解?
高规格会议部署方向。今年1月底,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对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出明确部署,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再一次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扎上了制度牢笼,彰显了党和政府纠治指尖歪风的坚定决心。
党纪处分条例明确情形。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二条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违纪情形新增三项规定,包括“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剑指“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针对基层党员干部反映突出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坚持清理和整合并用,抓好精准监督和有效治理,既要督促“一把手”亲自部署推动,也要结合普遍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删减、整合应用,清理各类账号和工作群组,还要督促科学合理设置考核目标,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
大力整治指尖之缚刻不容缓,必须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让党员干部们屏幕里的任务少下来,肩膀上的负担减下去,轻装上阵、真抓实干,切莫让“形式”碍了“干事”。
来源:反腐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