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的攀岩比赛,大家有看吗?
作为一个从小见到体育老师就害怕,跑一次800米从前一晚就开始紧张的运动废柴,喜欢上攀岩是我从未预料到的事。
对于不熟悉这项运动的朋友,先呈上简单的介绍:
A.攀岩到底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一项扮演小猴儿的运动!
在攀岩馆,我们需要在一面拥有五颜六色岩点的岩壁上进行攀爬,同色为一条路线,双手触及结束点为完成。
在户外的野攀,则是直接在天然岩壁上攀爬。
图为 室内攀岩(左)和野攀(右)
图源 Della(左)
小红书博主@八月 阳朔(右)
今年是攀岩第二次在奥运赛场亮相。项目分为三种:攀石(又称抱石)、难度攀岩和速度攀岩。
图为 2024巴黎奥运会攀岩赛场 图源 网络
攀石(抱石)高度一般在4-5米,跳落时底下有厚厚的垫子作为保护,不需要绳索、安全带等装备。
难度和速度攀岩高度则在10米以上,需要安全绳等各类装备、自动保护器或者专业人工保护。
图为 攀岩项目介绍
图源 小红书博主@乐刻好玩运动社
我平时玩的最多的是抱石,因为线路较短、种类丰富,不需要克服恐高症,可玩性极强。
B.攀岩有啥好玩的?
第一次攀岩的感受,就是这也太好玩了吧!爬上爬下,有种梦回童年的感觉。攀爬本身就是人的天性,所以来学习攀岩的小朋友也非常多,爬得也往往比我们成年人好太多(心酸。
甚至有2岁小朋友被网友点评在备战奥运会。
图为 2岁女宝在家攀岩
图源 小红书博主@知知野哒哒
再就是探索并死磕的快感。每条线都是一道题,既有定线员(路线制定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也有大家根据体型、臂展、力量差异给出的不同解法。通过不断变换手法、脚法、动作来努力靠近终点,每次完攀的那一瞬间,爽字冲出天灵盖!
爽.jpg
自从三月解锁了攀岩,北京通勤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岩馆,我一周能去三次。
然而,我逐渐发现,虽然爬墙本身能够为我提供足够多的内啡肽、磕磕碰碰受点小伤也无所谓,但“痛并快乐着”的同时,我还“焦虑着”。
上墙前,我经常忍不住犹豫再犹豫;下来回看爬线视频里的自己,又焦虑加倍。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忍不住问自己:
拜托,又不参加奥运会,我到底在焦虑什么啊?
抓狂.jpg
01
拜托,我到底在焦虑什么啊?
A.我不够美?
先从和运动本身关系不大的说起。我习惯每次爬线都录视频,方便回看并找到问题。
直到我突然意识到,每次看视频,我习惯将目光先落在外表上,之后才是动作本身。比如——
腰间的赘肉怎么被瑜伽裤挤得这么明显?爬了这么久,肩背的肌肉线条怎么还是不清晰?看来我确实得去有氧刷脂了。
我的脸怎么这么红?素颜真是不好看。这么扎辫子好丑,显得后脑勺好扁,下次还是把头发盘起来。
除了自我挑剔这波惯性的潮水反复涌来,环境也塑造人的感知。
攀岩是项男女老少皆宜的活动,岩馆里的男女大概能有个五五开。去了几个馆,我发现女性的露肤度和精致程度一般比男性高出一个level。男人们大多T恤裤衩,顶多穿个跨栏背心。
在穿着小背心、肌肉美丽、体脂率优秀、妆容完美的女生面前,经常容易感觉自己还不够好。
图为 “抱石开局”搜索结果 图源 小红书
B.更不够强。
如果说对外表的关注只是一时走神,那么事关运动能力的较量才是我的心结。
运动天然的竞技性,让我忍不住对他人的表现投入大量关注,并愈发体会到自己的笨拙。
头一个月,我爬最简单的线路都费劲,不是找不到正确的发力姿势,就是到了某个特定的高度,就心跳过速,脚也踩不稳、手也不敢出。
图为 攀岩梗图
图源 小红书博主@斯普特尼克
每每挂在墙上动弹不了而不得不跳下来的时候,我总有点尴尬,恨不得一溜烟从垫子上消失。
再看看和我一起入门的男朋友的表现,心下就更意难平。线路难度一步步进阶,我感觉自己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投入了更多时间,他却显得轻轻松松。
他比我高二十公分、臂展也比我优秀。那些我苦苦挣扎够不到的点,人家“站起来就有”。
图为 站起来就有可我站不起来
图源 小红书博主@影子爱攀岩
当我苦恼于没掌握发力技巧时,他能靠着上肢的发达力量直接给自个儿拉上去。
甚至,他的胆子也比我大。很多有点高、对勇气有些要求的动作和结束点,我得反复做心理建设。他的恐惧阈值好像比我高不少,我骑墙难下的线,他一两次就能通关。
咀嚼自己如影随形的焦虑,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作为女性在运动中的处境。以我的攀岩搭子为参照组,我男朋友容貌焦虑、身材焦虑是完全没有,运动本身带来的焦虑也还好,他不觉得自己先天弱于别人。
那么,焦虑是我的错吗?
我不觉得焦虑是我个体的困境。
02
焦虑是我的错?我不觉得。
A.客观认识定线与性别差异
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能够接受的第一件事是:有些线路,男生确实会爬得更好,或爬得更快。
岩馆里的攀爬线路都是人为制定的。负责定期更换岩点,并将它们组成新的攀爬路线的专业人士,被称为定线员。
虽然专业定线员会减少个体差异带来的爬线障碍,但性别天然的优劣无法规避。女性可能因为肩宽不够、手太小、或身高不够,无法像男性一样完成线路。
“爹味定级”也容易存在。调研显示,2023年国内攀岩从业人员男性比例达84.3%。商业岩馆中,持证的女性裁判员约为男性的1/2。定线员中女性占比更低,仅为男性的1/15。
今年的奥运会决赛,来自日本的女子运动员森秋彩就惨遭“卡身高”。项目抱石上,受制于身高(154cm)与臂展,她起步非常吃力。虽然难度单项得分第一,但总分不力,最终和奖牌失之交臂。
图为 森秋彩赛后接受采访 图源 网络
量化数据表明,在目前的主流定级下,每10公分身高都意味着可以少用2.5%的力量。
咱和运动员比不了,对应到我和男朋友上,就是不少线我虽然能爬,但得付出两倍时间。
当然,考虑到很多小孩哥、小孩姐才是岩馆的统治者,飞檐走壁惊呆一众大人,这些障碍能够难倒我的核心原因上,“我菜”也难辞其咎。
B.撕开弱小教育的屏障
离开“菜是原罪”的竞技体育叙事,我更想俯下身来,回到运动是天性的童年。
后来,我带一些完全没经验的男性朋友来攀岩,发现人家一遍就能通刷所有入门线路,而我当时用了快两个月。
我跟他感叹勇气的问题,提及我总是害怕。他说,抱石的高度他觉得还好诶,完全不在怕的。
四目相对之下,我的记忆突然回到小时候。童年的小花园里,男孩子和彼时被形容为“男孩子气”的女孩上蹿下跳,两三米高的肋木,猴一样爬来翻去。
图为 小区攀爬肋木 图源 网络
我则犹犹豫豫,几次尝试快登顶就脚步凝重,迟迟不敢翻过去,感觉像爸爸妈妈说的,“太危险了”。
在初尝运动挑战滋味的童年里,男孩因为皮糙肉厚而获得了高度风险控制的豁免权。
彼时充当观众的我,注定要在成年之后付出更多勇气,来完成童年没有跨过的关键一步。
图为 妇女和女童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改变全球不平等局势
图源 联合国
今天,社交媒体上反复渲染的理想女性外貌,已然进入next level——体脂率低、肌肉线条清晰,同时最好还要精致漂亮。
健身和运动雕刻的强壮身体难逃观赏性的窠臼,甚至成了女性容貌焦虑和自我监控的新维度。
童年里缺席的那一课,在成年之后,又摇身一变成了另一种枷锁。
打着女性友好的旗号制造消费需求,运动里的粉红税也屡见不鲜。小红书上某品牌“专为女性研发的攀岩裤”卖到399一条,定价堪比专业户外品牌。到现在也没理解为什么女性需要“专研”的攀岩裤。
我们一边想要成为强大的女性,一边不得不时刻警惕,自己的头顶是不是飘来了一朵顽固的乌云。
那是弱小的教育的阴影。
03
我正在努力对抗焦虑
Anyway,觉察是疗愈的开始。
虽然时常觉得自己反思上瘾,好像又陷入了疲于批评和审视自己的处境,但将焦虑情绪可视化,总比藏着掖着好。
焦虑没有不合时宜。允许脑海中两个小人打架,只要最后回到攀岩就好,不影响我快乐。下班上墙,每周爬三次,什么班味儿都一扫而空。
图为 深夜攀岩日记 图源 Della
我也开始更多关照自身,告诉自己“我不是弱者”,享受进步的快乐。对乐于死磕的自己,我真的很骄傲,已经很满意了!
以下是一些我对抗焦虑的小心得。
1)聚焦攀爬体验,而非攀爬结果。不管线路定级如何,尽管大胆尝试,试着揣摩定线员的意图,努力将理论用身体上墙演绎。
2)找到女性的性别优势。身为女性,虽然可能我上肢、重心、身高臂展差一些,但我有更好的柔韧性、平衡力,也更轻巧敏捷。下一步希望解锁野攀,自然岩壁据说更适合不同的性别同台竞技。
3)加强身为女性攀岩者的认同。一些岩馆已经开始探索将女性岩友的月卡增加3-7天,以应对生理期无法到馆运动的问题。我也有跟常去的岩馆讨论,不管眼下能不能实现,至少需求应当被看见。未来希望发掘更多与女定线员、女岩友对话的机会,关注女性岩友的互联网表达。在提升自我的基础上,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社群。
最后,如果你开始对攀岩感到好奇,请不要犹豫!如果有机会,从随便一家岩馆开始试试。
当猴子的感觉,比做人快乐:)
p.s. 如果想互动但不想留言被放出,可以写上【请勿精选】哦~
参考文献:
[1]岩点. 中国攀岩行业分析报告. 2023
[2]Hurrah 煎茶小组. 女性攀岩者:她们在男性主导的领域同立于顶峰. 2020
编辑:一周爬两次的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