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健康发展,支塘镇便民服务中心在企业综合窗口基础上,优化专窗建设,挂牌成立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发展“提速升级”。
01.
搭建平台聚合力
“小窗口”提供“大服务”
以企业方便、服务高效为原则,统筹优化功能,整合服务资源,构建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支撑,产业园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补充的服务体系,接入使用全市线上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市、镇、产业园三级企业综合服务网络顺畅衔接运作。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强化中心支撑力
设置企业服务专窗进行日常接诉,确保工作举措落地见效。
对企业诉求实行“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机制,对于便民中心岗位职权范围内的诉求,即刻解决。对于涉及多岗位的诉求,加强与相关职能岗位协同联动,联合化解,处办后由专窗人员跟踪回访满意度情况,形成诉求处置闭环。同时,形成接诉及典型案例登记台账,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共性问题与隐性问题解决。
深化与企合作共识,建设产业园阵地
对于独立运营、规模较大的产业园,根据产业特色及入驻企业需求,建立产业园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恒智(支塘)高端智造产业园、恒智(支塘)无纺科技产业园为试点建设单位】。通过整合政府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机制,为园内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服务、环评能评咨询服务、投资及资本运作、企业资金补贴申报等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02.
靠前服务提效力
“小队伍”发挥“大作用”
选择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机关、村工作人员,组建镇村两级“助企员”工作队伍,开展定期联系或走访,收集反馈上报企业诉求,提高为企服务的精准性、针对性、时效性。
主动问需,解好烦心事
通过“助企员”街头宣传、入企上门方式,传递惠企政策、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诉求问题,前移窗口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对于企业“个性问题”,精准定位企业需求,开展“一对一”辅导,通过面对面互动交流,高效指导企业解决难点痛点问题。对于企业“共性问题”,联合相关职能岗位,召集企业代表开展服务座谈会,统一进行政策指导和问题解答,实现政策直享、服务直达和问题直通。
帮办代办,办好暖心事
在大厅自助服务区、多媒体服务区、排队取号区配备“助企员”提供帮办服务,协助申请人在线完成发票开具、企业变更、网上申报等自助服务事项办理,通过全过程陪同、全流程帮办,杜绝业务“办不成、办不好”,让企业感受到智慧政务带来的全新体验。对于涉企重点项目,“助企员”前移窗口全程跟踪服务,采取提前介入、代收材料、送证上门等方式,有效避免办事企业因不熟悉事项流程而导致反复跑腿的现象,帮助企业加快审批手续办理,保障项目快速推进。
03.
数字赋能添助力
“小入口”解决“大难题”
启用“虞企通”企业服务枢纽平台,指导全镇176家规上企业在平台进行注册,通过平台实现惠企政策服务、政务事项办理、诉求反馈等一键直达,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服务方式。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虞企通”平台为企业紧急反映诉求、快速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开辟了线上通道,企业诉求通过“园区-镇-市”三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进行线上流转。
诉求录入平台后,先由园区一级限时处理(限两个产业园内企业,其他企业直接由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处办),处理不了的,由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协调相关岗位处理;情况复杂的提交市级层面协调处理。每一级处办设置时间限制,全流程留痕处理,倒逼责任岗位快速响应、解决企业诉求,截至目前,已通过平台响应企业诉求249起。
建立闭环管理机制
诉求办结后,由“企服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电话回访,倾听企业对处理结果的意见。对于回复“不满意”的企业,如因不符合相关政策法规而导致事项“不能办”,“助企员”耐心做好解释并提出解决建议;如因工作不作为、互相推诿而导致事项“不给办”,则启动问责程序,专人督促解决,实现问题“闭环”管理,形成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良性循环。
支塘镇便民服务中心
将继续着眼企业需求
不断完善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机制
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
为企业提供
“全链条、全过程、全周期”式服务
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