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家风家教是悄然形成的 文/韦有义 诵/露珠

文化   2024-10-28 00:01   河南  


父亲牺牲在了新中国建立前夕。我和哥哥的基本教育,家风家教的悄然形成,都来自目不识丁的母亲。

母亲的这种素养,一是来自她贡生爷爷的娘家。尽管她在5岁时就遭到磨难,寄人篱下,但耕读传家的家风,不是十年八年形成的,也不是三年五载就会消失的。比如,在我父亲牺牲后,守寡的母亲就受她娘家闺女媳妇都识字的影响和自己睁眼瞎的痛苦,不但把我们兄弟俩拉扯长大,而且是志坚如钢,不辞千辛万苦的要我们读书成才。二是我行医的太爷,也是贡生。祖上自省堂的堂号,就是一种自省自查,严于律己的家风家教。由于我的爷爷奶奶,都走在了我曾祖母的前面,跟着曾祖母生活的母亲,就自然而然接受了这位贡生夫人的诸多教育,例如母亲常说的“没病别嫌瘦,安然就是福”“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给儿孙”“三条路,走中间,正道才能走得远”等,就是从曾祖母那里传下来的。

母亲的言传身教,承上启下;我的身体力行,也感悟多多,这就让俺家的家风家教不中断、有发展,而且我还把它概括总结为“三个宝”。

一是人间正道是个宝。母亲勤劳善良,且善于倾听,小时候俺家的土窑洞里,经常有老太太们来闲坐聊天。不愿放下手中活计的母亲常常自嘲说:“纳鞋底,不搁人,一锤下去打死人”。那时也是自然灾害时期,有说干部多吃多占了,有说社员偷盗发财了,母亲只是笑而不语地听听,人走了总是谆谆告诫我们:“三条路,走中间,正道才能走得远。”“出去无论做啥事,先过过咱自己的良心关。小时候的虔诚心、可塑性太强了,母亲的言传身教就像种子,也在心里发芽生长,越长越大了。无论是特殊年代的“造反有理”,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能捞钱的“就是英雄”,有好的家风家教罩着,自己不去那么做,也明白为什么不该那么做,并且随着党性的不断提高深化,生命年轮不断厚重加压的自我感悟,还生出了一些新的家风家教来。比如我的老年公交卡不够用,妻子的老年卡用不完,我宁愿自己掏钱买,也不动用妻子的。后来国家给我发了退伍军人的优待卡,家里免费的卡项增多了、且闲置着,上班的儿子掏钱乘车打的也不用。心照不宣,但很坚定,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认定是谁的就是谁的,绝不贪占小便宜……

二是勤俭节约是个宝。母亲常常给我们说,麦子原先有10个穗,是人间的奢侈浪费让天庭震怒,要把麦子收回,是狗跪下求情,才留下了现在的这一个麦穗。这个神话故事让我从小就有了对节约的敬畏。那时候的“穷”不浪费,现在的“富”也不浪费,并且还多思多想,把它上升到“经验理论”上来说服自己,教育家人。历史上的1958年,是个丰产年。但由于思想上的狂热,大炼钢铁的顾此失彼,熟透的柿子落地成河无人管,有些没人收的玉米、豆子活生生的烂到了地里,紧接着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无情惩罚,不就是“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吗?生活越好越要警戒自己,暴殄天物,糟蹋粮食,不管别人怎么做,自己绝不会那么做,而且我还告诉家人、教育儿子,每个人的福分,都是有定数的,人在做天在看,细水长流才长远。

再一个是学会勤俭节约。自然灾害的时候,有人常到俺家借粮。不是俺家的粮食多,在于母亲会勤俭节约过日子。一是把俺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农作物,它不仅帮助我们度过了难关,而且在我心里还树立起了“土能生金”的概念,就是我下乡扶贫的时候,也是把院内的空地种上蔬菜,既满足了我们自己的需要,也支援了他人,加深了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二是有些人家一领到粮食,就忍不住大吃起来。俺家一领到粮食,母亲都是坚持低标准瓜菜代,待有了足够的节余,才能让我们稍微吃得好一些。母亲的这种勤俭节约,也让我举一反三,发扬光大,比如我原先的老年公交卡不够用,我就采用母亲的先紧后松的原则,开始安步当车先省着,这样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在有了相当的结余之后,又把无忧无虑的坐公交,当成了一种享受,而且更美的享受是,我在每月清零的时候,还坚持让它月月有节余。这种节余的理念和快乐来着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巩义康百万家“留余”的祖训,二是我把这种节余,当成一个老干部、老党员,对党和人民政府的一种感恩和回报。儿子也从我的勤俭节约中受到了启发,他原先的工资不够花,常常伸手给我们要,现在知道了勤俭节约是个宝,不但月月有节余,而且也在勤俭节约、俭能养德中尝到了甜头,发现了快乐,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和动力。

坦荡善良是个宝。过去侄儿们都说我,我叔回家咋老是不出门?那是我小时候在村里受歧视,在心里落下了“怕见人”的心病。好在我只是在村里,在学校、在工作单位完全又是另一种样子。对于那些欺侮我们的人,母亲从来都是坦坦荡荡,走到哪算哪,不但从来没有以恶制恶的想法,而且是以德报怨,坚信时间老人最公正,善恶有报终有时。有个欺侮我们的生产队长,下台后厚着脸皮到俺家借粮,我大高声吆喝着不借,母亲拧了我一把低声说:“他对不起咱,叫他往他心里想。”我开始想不通,后来想通了,而且随着我们一天天好起来,那些打压我们的近邻,侵占我们土地的地邻,日子过得越来越差了,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并非是迷信。有时候做好事、善事,还会被人误解,但我记住了母亲的话:“他骂咱,长不到咱身上,咱要是做了亏心事,就长在了咱心里。”我也做过一些“傻事”,甚至被人误解,但心里总有一种声音、一种力量在支持我,与人为善,于心无愧就好。这不单单是理论上的自我安慰,而且也是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因为人的良心是不可能完全泯灭的,瞒天瞒地瞒不住自己的良心,不断受到良心谴责的人,是不会健康快乐的。

我的这种“做傻事”,也影响到了儿子,有天他看到几个中学生在河里戏水,硬是把他们撵了上来。妻子夸奖儿子,儿子则学着我的腔调说,骂就骂吧,他骂咱,长不到咱身上,咱要是做了亏心事,就长在了咱心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韦有义,洛宁县大原村人,骑兵战士,河师大毕业生,省司法厅退休干部。


诵读者简介 

露珠,宜阳县实验三幼保育员!喜欢唱歌,舞蹈朗诵对于自己爱好

的事会一直坚持下去。本人格言,活到老,学到老,活出精彩人生!

 


灵秀师苑风
写柴米油盐之事,吟风花雪月之思,学古今中外之经,悟传道授业之得,感东西南北之风。灵秀师苑风公众平台免费刊登各地优秀原创佳作,期待您的关注,投稿!主编邮箱:498045191@qq.com。只收原创稿件,文责自负,好文章有稿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