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咖说:可手术NSCLC治疗新标准:围手术vs新辅助治疗?

健康   2024-11-13 20:25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对于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新辅助免疫治疗和手术成功后,是否应继续接受辅助免疫治疗,这是近期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举办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讨论的一个话题。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Mark Kris教授针对这一议题分享见解。

作者:Mark G. Kris, MD    

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可谓史无前例,全球已开展了9项围手术免疫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其中大部分试验比较了化疗v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化疗,其中一项试验比较了化疗vs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
在每一项围手术免疫治疗试验中,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组在病理学完全缓解率(pCR)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无事件生存(EFS)或无病生存(DFS)也有所提高,报告总生存(OS)数据的试验显示OS也有所改善。这种获益的一致性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在生物学层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似乎在肿瘤完整时更有效。因此,整体环境(包括淋巴结、原发性肿瘤、两者之间存在的任何链接)都对免疫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同样,这只是理论,而不是实践。
目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对于术前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化疗的患者,术后继续使用检查点抑制剂进一步增加获益?来自爱尔兰的学者Patrick Forde尽最大努力回答了这个问题,在2024 WCLC报告了可切除 NSCLC患者接受围术期免疫治疗vs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水平数据分析。目前没有对比这两种策略的随机试验结果,但有来自单独采用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的试验数据,也有采用纳武利尤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后再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的试验数据(CheckMate816研究和CheckMate77T研究),尽管这两项试验在新辅助治疗阶段都具有相同程度的获益。
Patrick Forde教授对CheckMate77T研究和CheckMate816进行患者水平数据分析,对比了两项试验的无病生存,并试图确定手术后继续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是否有影响。他指出,如果以手术时间作为起点,比较新辅助治疗vs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围手术期),显示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会使疗效略有改善。但是,如果从随机分组的日期为起点,尽管也有这种获益趋势,但患者获益差异未达到显著性。

以手术时间作为起点,比较新辅助治疗vs围手术期治疗

我认为以上结果是可以理解的,需要记住的是“在新辅助治疗组中,每个开始接受治疗的患者都包括在内;而在围手术期组中,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未接受手术的患者均未包括在内,只在成功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比较他们的生存率。”
来自帕博利珠单抗试验的数据表明,新辅助治疗获益的临界点可能不是“瘤床中的残余肿瘤细胞≤10%”这个数字,即达到病理显著缓解(MPR),我认为临界点应该是“残余肿瘤细胞≤60%”。高于这个临界值意味着有一些获益。这是决定哪些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免疫治疗的另一种方法。
可能永远不会有随机试验回答这一问题。目前的有力证据表明,对II期或III期肺癌患者进行化疗+检查点抑制剂的新辅助治疗非常有效,是II期和III期患者治疗的标准
这次会议达成了一些共识(不是确凿数据):①对于达到病理显著缓解(残余肿瘤细胞≤10%)的患者,许多医生不会给予任何辅助治疗;②对于存在明显疾病进展的患者(≥60%残余肿瘤细胞),术后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无论他们接受哪种治疗,都不足以产生巨大的获益;③对于介于病理显著缓解和≥60%残余肿瘤细胞之间的患者,这是一个很难对付的群体。若有证据表明存在纵隔疾病残留,我个人通过采用术后放射治疗,一般不会推荐额外的治疗。再次重申,为残余肿瘤细胞持续、广泛存在的患者寻找另类疗法(alternative therapies),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多数医生推荐的策略(但只是共识,没有研究数据支持)。
越来越多的证据和共识表明,应采用新辅助免疫治疗模式。对于无驱动基因变异的NSCLC患者,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是可行的方法。

文源

Perioperative Therapy: The New Standard in Lung Cancer Care - Medscape - October 30, 2024.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声 明

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分享、转载。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ioncology
《肿瘤瞭望》于2014年初创刊,由著名肿瘤科专家徐兵河院士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肿瘤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肿瘤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