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无意间看到一个中国台湾地区的公益短片《下一个十年》,感触良多。
它拍的是:孙女即将毕业,爷爷找她聊人生,一起跑步。想着这个场景,老年人,真的是“银发青年”啊,祖孙搭配,活泼泼翻倍,或许这是我们理想中的家庭场景。
但想着我们80后、90后的祖辈,他们过了五十就一下子衰老了,很快也就老态龙钟了;而父母辈,除了广场舞跳得积极,能主动多元化运动的人也不多。可能要等到00后、10后的父辈老了,老年还能跑跑跳跳,但是好像没有那么大的孙辈可带可教可传了。所以,下一个十年也没有这种场景……爷爷能和孙女跑步的,得整个家庭的身心面貌都很健康、很强大。
扯远了。还是说爷孙谈话的内容。爷爷说,马上要毕业工作了,会紧张吗?不要担心,认真就好了。台湾现在的年轻人有个概念叫“22k”,大学毕业后的工资就是22000新台币,相当于人民币5000元左右。爷爷说,不要怕“22k”,要怕没有竞争力,其实除了月薪“22k”,还有一个“22k”。爷爷让孙女算算“人生剩几天”,从大学毕业22岁到82岁,其实天数也是21900天,也是“22k”。爷爷说,现在的人很会算计,但不会计算。月薪可以慢慢增加,日子过一天少一天。要去想着两万多天的人生该干什么。
年末年初,人们也喜欢算时间。人生还剩多少多少天,应该珍惜时间。20岁的还剩22k,30岁的还剩18k,40岁的15k,50岁的还剩11k,60岁的还有7k……50岁剩下的日子真的是20岁的一半。
其实,我们对于时间的看法,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一样。在古代,父母在,不远行,因为你一远行,至少几个月不能回家。江南人去北京赶个考都得两三个月。而现在,无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最多三天的飞机也能赶回来了。我们获得了充分的选择权、解释权、改变权。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可以重新思考怎么过。原来老祖宗的那些生命规律,其实都是根据时间制定的,我们知道底层逻辑是什么,然后要善于演变。
时间只是不经意过去,短的是人生,长的是什么?该珍惜的也许不是时间,而是善护自己的心。我们换个角度想,下一个十年,不是去展望的、规划的。而是你本就知道你要什么,你守出来的。
怎么说呢?你要知道你在守护什么。护着护着,哦,十年过去了,然后人们说你好长情啊。心是养出来的,不是造出来的,所以说要用心而不是用力。
人生规划通常只能做三年,最多五年,十年没有什么坚贞不渝的核心是很难规划出来的。时代是三十年一变的,巨大的起落是一定会发生的。人算不如天算,其实是只能想三五年的人,怎么跟时代的三五十年自动运行的系统去匹配呢。就像习惯了时代里追求的又快又多又好,自己的贪嗔痴被激起来了,要放下挺难的。
我们习惯了变化,不确定性。我们老祖宗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能够对抗阴阳易变的,是什么?
是诚,诚即不易。不易就是你在变化之中守着的东西,守的时间越长,你的十年,二十年,自然就为使命在“诚”。换个角度思考,不是你去找十年,而是十年在找你。
为什么我最近有这个新体会呢?
元旦,我回老家绍兴参加了东方商圣范蠡——范大夫祠的开祠仪式。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去探望绍兴稽山书院院长慈子老师,他就说,十多年前他就写提案,要把王阳明、范蠡等人的精神在他们的原生地——绍兴给发扬出来。随后阳明墓的修缮、阳明故里的建设,他都是背后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心学信仰者,就是善护己心,心到事成。年初的想法,年末就落实了。2024年12月31日,范蠡文化的研讨会开了,2025年1月1日范蠡祠的开放仪式办了。2024年是范蠡诞辰2560周年,2025年是绍兴古城诞生2515周年。
慈子老师2007年发心去做兜率天宫,在绍兴的山上十年耕耘。遇到困难的做不下去的时候,他的老师南怀瑾跟他说,事功方面,阳明心学可以助你。他建成了,他也放下了。
现在他要先把范蠡文化帮政府做起来,然后再复兴范仲淹当年所创的稽山书院(王阳明也在那里讲过学)。绍兴名人很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懂得心和时间的力量。十年,是一个人超越凡人的一个基本时间。
我们老家人都知道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背后的计策贡献者就是计倪、文种、范蠡。计倪是先知,文种善图始,范蠡能虑终。知道终局和归宿,可能更重要。
越国战败后,范蠡提出了“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的观点,即国家和个人都要重视备战、备荒,这是越国“十年生聚”,反败为胜的根基。为使越国经济协调发展,范蠡提出:“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使“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主张,认为这是生财富国之道。
司马迁谓范蠡“三迁皆有荣名”。他能让国家富裕,自然背后是有方法论的,迁移复制到其他地区、其他领域,也一样能成功。知道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和演变路径,懂得积累和知进退,就是他的思维内核。
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的选择。即便三年随越王到吴地,也是自愿为奴。所以,所谓身不由己,都是自己没有与天地感应的保护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大海里有一种鱼,叫马嘉鱼,在深海潜伏,其专长就是逃跑。但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知进退。跑得太狠了,非得认为自己挤得出,逃得过渔夫的渔网。所以,逃跑不是唯一的法宝,需要搭配着用的是——先人一步预备退,预备终局。因为人生其实就这么三万天,你的终局其实早就注定。
天地有诚,所以四时之变都会如期而至;人有诚,就要知道积累又知道进退。人在天地间,诚是唯一的桥梁。
连大和尚寒山都写了《诗三百三首》,“丈夫莫守困,无钱须经纪。养得一牸牛,生得五犊子。犊子又生儿,积数无穷已。寄语陶朱公,富与君相似。”
人要对自己有办法。开始重要,结果更重要。让时间自己生长,万物生息孕育,然后你到时间,来决断,来关闭。“以智论之,以决断之,以道佐之,故圣人早知天地之反,为之预备”(《范子计然》)。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众人容容,尽欲富贵,莫知其乡”。人的欲望可以发散,但要知道收得回。范蠡就收得回,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然后提前一步拿起,提前三步放下,十九年间三散其财。乾坤规律其实自在人心,在易经中,乾坤两卦比起其他卦而言,乾卦多了“用九”,坤卦多了“用六”,“用九”“用六”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遵守天道,道法自然。
他既有儒家入世之心,又有道家出世之道,还有杨朱“贵生”和“重己”的思想,对个人生命的保存与欢愉非常珍视,所以他活到了88岁,比大部分圣人更幸福。
生命会自动扔给你悲和喜、挫折和加冕。你怎么办?靠诚迎接。
人生能从容地隽永地做成一件事,已经是人生大幸。如何能够做成,通常十几年前就应该有了种子。
我再讲一个故事,我们的作者先生——知止斋主的故事。去年11月《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文献丛刊》在上海发布,其古籍为海内外高校图书馆收藏之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柯马丁等等都来参加研讨。这个项目就是全世界《诗经》的汇聚项目,会留在历史里的。斋主跟我说,他2014年就开始策划这个《诗经》项目,到2024年刚发布,就是十年磨一剑,这套《诗经》会有500卷,还要再印十年……
种子,比规划重要得多。种子可以随着时间沉浮,会在水中漂流,会被层层包裹,会被地火穿透,孕育,会开花,会自己迎接苦乐悲喜。而规划会轻易被时间的动荡扑灭。
再继续讲个故事。
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能剧大成者、创造了“秘则为花”美学观的世阿弥,自幼是室町幕府将军的宠儿,却在71岁的高龄被流放到佐渡岛。但他就在那个孤独的岛上,创作了最后一部短谣曲集《金岛书》。
他说,持有“花之种子”的人,未必知道该如何让其真正开花,知道如何让种子开花的人,才是“知道花”的人。要让花开花,就必须让自己在一生中积累的所有东西都能够随时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我们人类活着要有自己的艺术,才能有自己的十年,二十年,更长的创造期。
他认为,一个人即使经过充分训练,演出的成败也受运势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应自然命运的起伏,并且不断地努力,等待成功,这就是所谓的“知道因果之花”的人。
我个人也认为,人生规划不了,人生要给自己埋种子。我20岁的时候,还想着要考托福,出国念书,在保研材料递交最后时间只剩3天的时候,我遇到上届的一个学长,临时决定拷贝他的经历。于是最后一天交了材料,幸好当时的EMS推出了次晨达。然后我坐了第一次飞机,随便面试,面试的表现也不好,就因为4年的成绩全院第一,就轻松过了。依然记得,考题是——你怎么理解《大学》里的“明明德”。没想到,最后我研究的就是王阳明,王阳明的理论创新皆因把《大学》还给古本语境。
我30岁的时候,已经又从北京回到上海,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我去过五湖四海,研究中国走遍中国。那时候,通常早上5点的飞机,夜里5点的飞机,这样的工作节奏过了几年,还因为写报告、写论文写伤了,有一段时间,再也不想写作。后来定定心,再度爱上每一个字,耐心回归写作。跟着秦老师创业,今年也是第十年了,每天工作,已经三千多天了。
未来十年,我会在哪里,我大概已经知道。我的使命,就是用我的身心真正感受到的文化和精神的力量,用诚,无尽藏,无尽表达。
/// END ///
No.6147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水姐
作者简介:秦朔朋友圈主编,上海作协会员,公众号:水姐。视频号:中年好友水姐/阳明心能源。代表作:《中年好友苏东坡》《苏东坡万有应用商店》《阳明心能源》。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