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莘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不断增多,迎来了一个小高峰。面对不断增多的患者,科室之间“忙闲不均”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如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冬春季呼吸内科等科室患者会明显增多,有的科室患者扎堆一床难求,有的科室病床尚有余位。如何统筹、高效利用好每一张宝贵的病床资源?莘县人民医院对“全院一张床”进行了有效探索。
“患者王女士,因呼吸系统疾病需要住院治疗,但呼吸内科病区床位全满,在取得患者同意后,通过“全院一张床”审批平台,在相邻老年医学科病区安置入住。莘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顾明莉介绍。2024年12月开始,莘县人民医院推行“全院一张床” 模式,打破科室之间的壁垒,各科室能跨病区收治患者,以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心内科病区为试点,借助信息化平台推行床位集中统一管理,不断提高床位使用效率。同时组建了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重症及急诊医护人员组成的急救团队,24小时不间断值班,及时为跨病区收治患者的科室进行指导,全方位保障患者安全,为患者带来更为优质、高效、安全的就医体验。
互通有无,让床位随着患者“活”起来
“全院一张床”绝非简单的概念,而是深度变革的有力举措。一直以来,由于各科室床位独立管理,常常出现部分科室床位紧张,患者一床难求,而另一些科室却有闲置床位的尴尬局面。莘县人民医院遵循“危重患者专科收治、轻症患者床位共享”的科学原则,按照“联盟科室、专科相近、地域就近”的清晰顺序跨科室收治患者。只要患者急需住院,即便其所就诊科室满床,也能动态调配医院空余床位,将患者收到专业相近、位置相邻的病区,让医护跟着患者走,解决患者因无床而住不上院的难题,确保让急需治疗的患者得到及时诊疗。
▲呼吸内科和耳鼻喉科护理人员共同进行床旁交接班
全程诊治,让医生随着患者“跑”起来
“我刚住院的时候,把心内科的患者安排在了耳鼻喉科的病房,当时还真有点不放心。”正在莘县人民医院接受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李先生说,由于心内科床位紧张,他就被分配到了耳鼻喉科病房了。“不过整个住院期间,我的主治医生还是跑来跑去的到我床边查房。”跨科室收治,安全是重中之重,医生跟着患者“跑”是关键。在推行“全院一张床”期间,坚持推行首诊医生负责制,首诊医生负责患者的查房、开具医嘱、筹备手术等诊疗全过程,患者虽然调配到其他科室的病床,但是负责治疗的仍是原科室医生。这一转变,让传统的“患者跟着医生跑”的床位管理模式,变成了“医生跟着患者跑”的床位共享模式,有力地确保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呼吸内科医生在耳鼻喉科为“肺部感染”患者查房
轮转培训,让护士随着患者“转”起来
“全院一张床”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对床位的改变,实际却是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反推临床护理人员提升跨科岗位工作能力,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让护理质量跟得上跨科收治的需求。为应对这种变化,莘县人民医院推行轮转急诊、ICU的系统培训机制,迅速提升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和多学科护理技能。同时,常态化开展护理多学科会诊,组织全科医学培训等一系列举措,以保证护理服务的连贯性和专业性。遇到极特殊情况时,也会请相应科室的护士进行指导,以保证护理工作的专业性。
▲组织开展护理人员急危重症技能培训
“盲目增加床位、扩大规模并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应有的模式,而是应加强科室间合作平台建设,利用信息系统及时、动态抓取患者及床位信息,并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效率的提升和资源的共享。”莘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文元介绍,“全院一张床”模式实施以来,全院跨科室收治患者共计169人次,有力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提升了患者就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