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患者的锦旗屡见不鲜
但同一位患者及家属
给医院的五个科室同时送了锦旗
您听说过吗?
新年新气象,锦旗迎开篇。1月25日,莘县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抢救成功的急性心梗并发心脏猝死的刘大爷(化名)把五面锦旗分别送到了急诊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ICU)、介入科和麻醉科手术室的全体医护人员手中。“真是太感谢您们了,把我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又给了我一次新的生命!”刘大爷和家属对莘县人民医院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表示高度认可和衷心感谢。
患者刘大爷,因心前区不适半天,于1月17日晚在家属陪同下自行到莘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就诊,到达急诊科门口时患者突然倒地,家属立即呼叫抢救,随即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在急诊科上演。急诊科值班医师郑鹏彬和护士吴焱听到呼救后立即推车来到门口。“当时患者意识已经丧失,脉搏和呼吸骤停,情况万分紧急,恰逢秦丽花医生、马俊硕护士和李连伟司机这一班急救车返院,他们也一同将患者抬到了平车上,同时进行徒手心肺复苏......”郑鹏彬回忆到。进入抢救室后抢救团队在不间断心肺复苏的同时,紧张而有序的开通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护、应用抢救药物,在患者咬合肌和全身肌肉痉挛的困难情况下快速给予气管插管术并开启呼吸机辅助呼吸。
▲急诊科团队紧急抢救
同时心内科、重症医学科(ICU)和麻醉科会诊团队也到达急诊科,经过抢救,患者终于恢复了心跳,但是心电监护仪显示心律异常,“患者发生室颤!”室颤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它意味着患者心脏随时可能再次停搏。医护团队紧急给予电除颤,第一次除颤成功,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心电图检查显示“墓碑样”改变,初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肝素抗凝和镇静药物,但紧接着第二次室颤又来了,再除颤、再发作......这是凶险的室颤电风暴,患者每一次室颤发作,对于医护人员都是一场考验。此时患者全身肌肉再次强烈抽搐难以控制,医护团队始终不曾放弃,历经5次电除颤后,刘大爷终于恢复自主心率,抢救获得初步成功。
待生命体征稍稳后,心内一科介入团队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启动救治预案,紧急前往介入科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造影检查显示,右冠优势型,前降支自近段狭窄中段狭窄,对角支全闭塞,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单支病变,累及前降支。术中,介入团队成功快速地开通对角支血管,恢复三级血流,顺利完成手术。
▲心内科介入和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紧急开展
心脏介入手术
“你好,这里是介入科,现有一名63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正行急诊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病情极不稳定,血压较难维持,十分钟手术结束后需要转往你科,请做好准备。”在ICU病区电话那头是介入科人员急促的声音。也许,这通电话在旁人看来非常简短,然而拥有丰富重症患者救治经验的他们却能从中获取许多重要讯息。挂断电话后,ICU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准备呼吸机、调整呼吸机模式及参数、调配足量的输液泵、微量泵、配备血管活性药物、检查抢救仪器等,ICU病区异常忙碌却秩序井然。“我们经常面对需要接受生命支持治疗的重症患者,但是这次面对的是病情凶险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且专业性强的重症患者,对我们也是一种挑战。”ICU值班医护孔春荣和许岩会高度重视。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刘大爷于1天后逐渐恢复意识,生命体征逐渐好转,脱离了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在ICU救治期间,医护团队不仅积极救治病患,而且给予了刘大爷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是这种精湛的救治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了刘大爷及其家属的点赞和认可。
经过莘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医护团队无缝衔接、有条不紊、全力以赴的高效救治,终于从死神手中夺回了这位急性心梗患者的宝贵生命。目前刘大爷各项生命体征正常稳定,正在心内一科病房逐步康复中。
“以前不明白‘白衣天使’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有了这次亲身经历,才真正明白了‘白衣天使’就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神’,你们就是最可爱的人。”在赠送锦旗时,刘大爷的家属仍然十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