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动态】广安市广安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政务   2024-11-22 17:03   四川  


广安市广安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广安市广安区创新工作思路,硬化工作举措,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



前端“清障碍”,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便捷环境



一是严格合法性审查。落实广安市“1559”合法性审查制度,对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涉及的文件制定和重大行政决策,先行开展公平竞争审查,让市场主体同线起跑、轻装上阵。今年审查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重大经济事项、招商引资协议等105件,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105份,提出意见建议407条,其中公平竞争审查意见8条。

二是清理规范性文件。围绕“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妨碍要素平等获取、自由流动”等6方面内容,通过主动报送、检索等方式,清理政府和部门涉企规范性文件16件,形成基础台账2类,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2件规范性文件已按程序予以废止。同时,对其他42件规范性文件、1134件非行政规范性文件提出“继续有效、废止、失效、修改、提起研究”等合理建议。

三是推行告知承诺制。严格对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对没有“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依据的,一律不再保留。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82项需提供证明材料的事项全面梳理,补充或更新设定依据44项,取消3项。



中端“护周全”,为企业经营构筑法治保护屏障



    是建立护企机制。印发“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放管服改革”工作任务清单,细化“加强涉企案件监督、深化专项法律服务”等21项任务。组织力量开展走访调研、“法治体检”11次,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31个,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发挥好区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作用,深入外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13次,引导外来企业及投资者依法维护权益。
  二是建设利企平台。做优惠民利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立“1+23+298”公共法律服务场所,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925人次,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12件,帮助挽回经济损失43万元。在临港经开区管委会等地设立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3个,开展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宣传活动4次,对涉企行政复议申请“应收尽收”“存疑先收”,今年新收涉企案件9件,有履行内容的涉企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均已按期实质性履行到位。
    三是规范涉企执法。印发《关于做好市场主体合规经营指导工作的通知》,实行“先送法再执法、先服务再检查”,组织全区各执法部门持续开展“一体化”执法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实质性减轻对市场主体的干扰。组织各执法单位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四川省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规定》,落实“一目录、五清单”,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275件,免于处罚决定12件。



末端“解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续航能量支撑



一是当好宣讲员。制定《广安区2024年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方案》,与普法成员单位联动,把普法宣传和服务企业紧密融合,深入金达建筑公司、天裕户外用品公司等183个宣讲点位,开展“‘典’进乡村·法护民企”“法律服务进企业”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受益群众和企业员工1.2万余人,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素养。

二是当好调解员。全力推进商事调解,成立广安市首个社会化运作民商事调解中心,采取“调解+赋强公证”“调解+司法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共调解民商事案件862起,涉及金额4200余万元。区司法局从阵地选址、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方面全程指导,成立区工商联人民调解委员会、临港经开区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两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化解涉企矛盾27件。

三是当好监督员。在7家企业规范设置行政执法观测点,对执法行为形成联动监督格局。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代表、商(行)业协会等行业领域选任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7人,拓宽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全面推广“码上监督”平台,在政务服务大厅、园区、重点企业等场所张贴二维码300余张,方便企业和群众扫码监督行政执法活动,今年该平台收到反映问题3件,全部妥善办结。(广安区委依法治区办 郑小钟)




END

法治广安
传播法治文化,讲述法治故事,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广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