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精神”铸就兴化现象

时事   2024-09-20 09:13   江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的推动者。当前,江苏正以“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全面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兴化市不断激发“群众敢首创”的时代精神,走出了一条因水而兴、与水共生的发展之路,从过去的“洪水走廊”变成了如今的鱼米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百强市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颗底蕴深厚、生态优良、经济活跃、幸福满满的水乡明珠在广袤的苏中大地冉冉升起。



兴化市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腹地,境内近四分之一为水域。千百年间,依水而生的兴化人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孕育形成带有首创精神的历史基因和文化基因,深深融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们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采用架木浮田、垒土成垛的方法,形成一个个高出水面的田块,在上面种植农作物。这种独特的农业系统、农耕方式——垛田,已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勤劳聪慧的兴化先民在与水搏斗、与水共生的过程中形成了“垒土成垛,择高向上”的兴化精神。这种“群众敢首创”精神成为兴化的成长基因和血脉灵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兴化人民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不断为改革破局、为发展开路。党委政府顺势而为,持续提供政策支撑,不断放大首创效应,推动兴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使这片地势上的洼地正成为改革的热土、发展的高地。



从“废料池”到“集散地”,无中生有干出千亿集群。打开中国不锈钢制品产业版图,兴化市戴南镇是其中重要一极。这里生产了全国近70%的不锈钢钢丝和不锈钢焊丝、80%的不锈钢异型件和非标产品,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原材料及制品集散地。时光回到半个世纪前,戴南还是一座不锈钢“废料池”。彼时,戴南人走南闯北,把不锈钢废料带回来进行“废旧物改造”,简单地加工成铲子、菜刀、螺丝等。渐渐地,当地人发现,废旧不锈钢经过熔炼,可以生产多种工业产品,满足全国大市场的需求。于是,废料加工作坊紧跟时代步伐,加快转型升级,从野蛮生长不断向绿色发展转变,逐步形成了“原料回收—冶炼—制品—商贸”的全产业链。戴南镇也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级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国内领先的不锈钢高端制品集聚区,拥有不锈钢企业1000多家,不锈钢制品产量占全国的1/8。凭着敢闯敢干敢拼的精神和勤奋创办实业的情怀,戴南人硬是“无中生有”,干出了一个千亿产业集群,让一个没有矿产资源的小镇成为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兴化市委市政府从戴南的发展中看到了群众首创的力量和民营经济的活力,制定出台了《工业经济、开放型经济奖励实施办法》等政策,积极把群众的首创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截至2023年底,兴化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72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的制造业企业达21家,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市和综合实力百强市。



从“洗澡蟹”到“品牌王”,久久为功做大富民产业。兴化是传统农业大市,养虾养蟹也是当地农民的传统技艺,虾蟹品质优良。十多年前,当地农民发现,自己养殖的大闸蟹,被经纪人贩卖到苏州阳澄湖等地,“洗把澡”“贴个牌”,便能以十倍以上的价格出售。一些养殖户不甘心让自己的大闸蟹成为“洗澡蟹”“影子蟹”,自发在高速路口打起了“兴化红膏大闸蟹”的广告,试图打造自己的品牌。兴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随即制定出台《加强兴化大闸蟹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和相关奖励政策,每年整合超过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兴化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注册成立“德胜湖”品牌,不断推进河蟹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着力将河蟹养殖做成品牌产业、富民产业。政策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投身螃蟹营销,他们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让兴化大闸蟹实力“出圈”。目前,兴化有超过30万人从事大闸蟹相关产业,大闸蟹年交易额已经突破180亿元,其中线上交易额超50亿元。在去年公布的《国家地理标志大闸蟹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兴化大闸蟹”以313.4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榜首,远超一众知名品牌,堪称大闸蟹市场的“品牌王”。在此基础上,兴化市瞄准健康食品和预制菜,积极布局新兴产业赛道,依托当地千亿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河蟹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不断拉长河蟹价值链。据统计,兴化目前有河蟹生产加工企业200多家、规模企业30家,年加工量4.5万吨,并建成河蟹出口基地2家。



从“看菜花”到“游兴化”,精准用力发展全域旅游。兴化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越,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近年来,兴化市成功打造了千垛菜花等特色旅游产品,在全国叫响了品牌,也让群众看到了旅游产业背后巨大的增收潜力。在毗邻千垛景区的东旺村,全村现有民宿26家、农家乐27家,村民依托农产品销售、住宿、餐饮,仅菜花节一个月,旅游从业者户均收入就超过了20万元。然而,菜花虽美,只开一月。群众在欣喜之余,也有落寞——游客到兴化只能“看菜花”,怎样才能让他们留下来“游兴化”?兴化市委市政府与群众想到了一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动广大群众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放大特色田园乡村“首提地”效应,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市级层面精心编制特色田园乡村旅游线路,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兴化全域旅游的新亮点。目前,兴化已推出了4条特色田园乡村线路,仅今年五一期间就接待游客十多万人,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受益。与此同时,兴化市还深入推进“旅游+文化+节庆+赛事”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如今,里下河龙舟邀请赛、花海森林半程马拉松赛、啤酒龙虾节、里下河(兴化)音乐节等活动,已成为展示兴化旅游业和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广大群众不仅充分参与进来,还成为了“宣传者”“推介员”,形成了全域旅游、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2023年,兴化全年接待游客约62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41.4亿元,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



从“作家群”到“文学城”,根植人民打造文化高地。古代兴化水网密布、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制约。然而,从文化角度看,交通的闭塞反而让兴化人有了更多的定力,形成了崇文重教的独特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人文传承、熏陶与积累,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已融进了每一个兴化人的血脉之中。在当今文学界,“兴化作家群”是最具活力的一股力量。在一代一代兴化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成就了“里下河文学现象”“中国小说之乡”“中国文学之乡”。目前,兴化已走出中国作协会员23名,江苏省作协会员80名。其中,毕飞宇等4位作家5次斩获鲁迅文学奖,1次斩获茅盾文学奖。除了这两个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文学奖项外,兴化还有10人20次获江苏省最具权威的文学大奖——紫金山文学奖。对于一座县级市来说,这样的获奖纪录堪称奇迹。如今的兴化,活跃着大量的文学爱好者,许多人从事着和文学毫不相关的工作,但依然坚持用文学这种古老形式书写身边的故事,记录时代的变迁。他们的作品深深根植于普通大众的现实生活,根植于里下河地区深厚的文化土壤,展现了群众“首创”精神的伟大,也为兴化不同时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兴化人开拓进取、勇攀高峰。为顺应群众期盼,建设文化高地,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打造“文学之城”:设立施耐庵文学奖,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重要奖项;与中国小说学会合作发布排行榜,打造中国当代小说的方向标、发布地;定期在毕飞宇工作室举办沙龙,邀请文学名家对兴化本土作者小说作品进行评析修改;设立施耐庵文学节、郑板桥文化艺术奖,启动兴化文学课堂计划,定期邀请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到兴化讲学。此外,还设立了文学创作扶持基金,激励更多人投身文学创作,共建“文学之城”。据统计,兴化市现有市级注册文学团体8个,乡镇、校园自办文学社等30多个。人民群众的自我书写,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兴化的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凝聚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一位知名作家曾说:“假如文学有百强县排名,兴化必排第一。”



从“大助老”到“大未保”,群策群力托起民生幸福。“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为民情怀始终鞭策着兴化党员干部将群众所需所求所盼放在心上、落到实处。近年来,兴化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同时发动群众“当主角、唱大戏”,创新构建起“大助老”“大未保”等民生工作新格局,有效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该市昭阳街道长安社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时了解到,老年人“洗衣难”问题比较普遍。于是,社区联合市红十字会、市爱心公益协会合作成立红十字爱心洗衣队,推出“温暖‘衣’靠  送爱到家”项目,为辖区老人免费提供上门收衣、清洗消毒、晾晒烘干、归还整理全程服务,受到老人们的广泛欢迎。在“爱心洗衣队”的带动下,目前又有更多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加入各类助老行列。市级层面顺势而为,推动形成了全社会“大助老”新格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兴化市创新构建“大未保”工作模式,设立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成立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由第三方专业组织运营,通过“儿童主任+专职社工”双服务模式,建立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的“微心愿”平台等,打造形成了“小翁姐姐”“青苗呵护”等一批特色品牌。去年,兴化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未保工作示范市(区)。此外,兴化市还持续推进就业、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2023年,兴化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获批全国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创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市。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方法论永远不会过时。走进新时代,续写新篇章,更需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群众敢首创最核心的是凝聚群众力量,最重要的是实现人民所盼,最基本的是营造浓厚氛围,最关键的是形成长效机制。激发人民群众敢首创,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来,把基层实践的涓涓细流汇聚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浩浩大潮,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必会充分涌流。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17期
兴化市委宣传部供图
作者:邰社联 辛当霄(调研组成员:泰州市社科联朱莹、吕斌、焦金芝,兴化市委党校戴振涛、陈婷、薄健、吴汉钊、乔佳文)
责任编辑:包咏菲 

群众杂志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和决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