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小空终于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这部历史权谋剧。
这是一部非常烧脑的剧,里面各种人物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着实让人过瘾。
而在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胡宗宪。
1
而胡宗宪此时是浙江省最高的行政长官兼军事长官。
然而,胡宗宪从一开始就看出这个政策是错误的,但他并没有反对,而是想依照自己的想法将改稻为桑暂缓,所以以一年没法完成,百姓受苦为由拒绝执行,可谁知道,严世蕃竟然下令淹9个县,逼迫百姓卖田,并叫上胡宗宪的部下马宁远一起执行。
但胡宗宪很快冷静下来,让士兵用血肉之躯去分洪,结果就是淹了两个县,保住了其他7个县。
事后,胡宗宪质问马宁远,并对他的愚蠢感到愤怒,但又答应保他家人平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胡宗宪不仅富含满智慧,还充满了人情味。
而马宁远也一直对胡宗宪充满感激,感谢他的知遇之恩,所以在上断头台前,写了一份供词,交胡宗宪保管。
而胡宗宪呢也以这份供词为由,迫使杨金交出主管水利的太监李玄做替罪羊,还拉郑必昌,何茂才两人一同上奏,反对改稻为桑的国策。
并且,作为严嵩的门生,他还将此时直接告知他,并协商对策。
这一招是真狠!要死大家一起死!
虽然明面上最终的结果是胡宗宪被免除浙江巡抚,仍然保留浙江总督一职。
但其实这是一桩好事,因为胡宗宪自此远离了斗争漩涡,可以将心思全部放在全省的军务上了。
而后面的事情也确实证明了他独到的政治眼光:接替他的郑必昌何茂才二人被海瑞审判,事情败露后被斩,而杨金水为求自保装疯,沈一石自焚。
所以,做事留有后手,方能百密无一疏。
2
而面对倭寇作战时,胡宗宪始终身先士卒,站至最前线,严嵩深知如果想要让嘉靖不倒严,唯有选择养寇自重,胡宗宪因此陷入了两难,但在民族大义和师生之情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国家,一举歼灭了倭寇,肃清了困扰浙江几十年的匪患。
只是他一直想战死沙场,以报严嵩的想法没有实现,最终活了下来,并以体弱多病为由,告老还乡休养。
试问,这样一心为国为民的官员,怎能不受人爱戴!
3
胡宗宪不仅为官高明,也拥有识人之明。
高翰文是严世蕃的门生,被派往浙江担任杭州知府,但其只是一个文弱书生,搞文学理论头头是道,但从政显然不合适。胡宗宪与他第一次见面,就看出他所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案是书生之谈,并传授他一些经验。
而在后面的剧情当中,胡宗宪再次接见了高翰文,并告诉他不适合当官,只适合编纂书籍,做学问,并给他指出一条明路,主动向朝廷请罪,做几年牢,然后辞官回乡。
高翰文也听从了胡宗宪的建议,顺利离开仕途,帮助裕王和朝廷经商,为国库积攒财富。
而他接见海瑞时,先是感谢海瑞,既为他送去儿子维护了自己的清誉,又给他送去了齐大柱一众能征战沙场的将士。
而当海瑞提出要调任到严嵩老家江西分宜时,胡宗宪提出反对意见,指出海瑞把自己看得过重,没有看清楚局势,但从国家层面而言,还是愿意去举荐他。
这表明,他能将公私分明,划清原则。
虽然历史上的胡宗宪与剧中的形象截然不同,但这仍不妨碍我对他的喜爱和尊敬。
而他身上这些优秀品质,也值得我去学习。
我是小空,如果喜欢,就请关注我哦,会不定期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