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是决胜千里,务虚是运筹帷幄。
岁末寒冬挡不住实干争先的脚步,思想碰撞激发出赶超一流的动力。12月9日,在湖州交通集团工作务虚会上,与会人员以实地“丈量”责任田,引领思想“突破”发展线,通过“观摩+交流”的务虚会形式,留下了启迪未来加快发展的智慧和探索。
这是一次回望战绩的会、加油鼓劲的会、凝聚思想的会、找准定位的会。会议围绕“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这一主题,与会人员用脚走、用眼看、用心听,感受“奋斗成就”、共忆“攻坚克难”;谈不足、找对策,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掀起“头脑风暴”、形成“智力磁场”,在工作历程中激励干劲,在思维碰撞中启迪智慧,在交流探讨中凝聚共识。
盘点2024年
实地看成绩 现场摆问题
在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项目银山二路站施工现场,湖州首台城际铁路盾构机启动掘进,标志着湖州首条自建城际铁路地下部分施工正式步入快车道,也为湖州交通集团2024年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重大节点推进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符号。
“这也是湖州交通集团2024奋斗路上的又一个亮点。”湖州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楼秋红在盾构机启动仪式上,对如通苏湖公司表示肯定和赞扬。
在务虚会召开之前,楼秋红带领湖州交通集团班子全体成员、部门中层干部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一起感叹“大国重器”的磅礴力量给人带来的震撼,项目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的建设成果,抹不开每个人为此付出的努力,也坚定了未来奋斗使命感、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
参观过程中,与会人员来到湖州交通集团绿色智造公司菱湖装备制造基地。基地内,新落成的大型装配式生产线已经具备产生能力,“公路+水运”等多式运输线使其产品运输可辐射浙北地区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先进的智慧化、数字化、绿色化的生产模式及永久厂房的生产配套,形成我市“生态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样板。
然而,随着“大环境”的不确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基地,如何保障订单量、产品产量、利润效益和安全生产等等,都是需要管理者细致谋划的关键点,如何找“资源”、抓“效率”、降“成本”、提“管理”以及巩固合作成为“基地”生存的必由之路。
如何“破题”?成为此次务虚会之前,与会成员观摩和探讨的重要环节。
诸如此类工作问题,客观存在于集团发展过程中,也是在奋斗路上势必要攻克的阻碍。我们是“内窥”寻“突破”,还是“外拓”觅“发展”?
答案自然是“双选”。
谋划2025年
集思广益明重点 凝心聚力向未来
2025年应该怎么干?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是湖州交通集团务虚会的重中之重。
“持续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业主责不动摇,做好‘项目为王’的文章,贯彻‘降本增效’的理念,提前谋划‘强链补链’的布局。”
“要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创新学习、决策、党建三项工作机制,凝练过程管理、竞争比武、考核评价三套打法,推动品牌矩阵、资源优势、主责业务三个融合。”
“找准高质量发展的“切口”,在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上持续发力、奋勇赶超,于盘活土地、固定资产等优势资源利用方面寻求新突破、收获新成果,在落实融资举措、优化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上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全方位激活发展动能,多维度夯实发展根基,为推动国资企业稳健且高效地迈向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抓大项目,大战略布局,大创新驱动,大监管护航。而后做大朋友圈,圈人脉汇聚,圈信息互通,圈服务优化,全力推动项目高效实施与国有企业长远发展。”
……
开好“务虚会”,坚定“务实干”。
务虚会凝聚信心、升腾希望,解放思想、汇聚力量。通过头脑风暴、思路碰撞,与会人员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统一了思想,看到了差距,也鼓足了干劲。
2025年怎么干?湖州交通集团已挂出“作战图”,吹响了“冲锋号”,集团全体员工将以苦干实干加敢干的奋斗姿态,呈现湖州交通集团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贡献湖州交投力量。
审核 | 张乾坤 编辑 | 潘蔚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