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毕节这本书丨主打一个香!真香!

政务   2024-11-28 20:38   贵州  


本期书目
|



 《风物毕节》





毕节手造丨

赫章核桃





金秋时节,在“千年夜郎栈道,百里核桃长廊”之称的赫章县,随处可见一串串成熟的核桃挂满枝头。当地群众用新核桃做成的核桃菜豆腐和其他炒的、煎的核桃食品,香味扑鼻,令人垂涎。与此同时,大街小巷的不少商贩正抓紧时机售卖“赫章核桃”。这个核桃飘香的季节,融入了很多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陈 曦 摄

据赫章县彝文古籍记载,赫章县4000多年前就有采食核桃的记录。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人工栽培核桃。


“赫章核桃”因壳厚适中、核仁色浅、含油量高、口感细腻等特点而久负盛名,先后获得“奥运推荐果品”“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中国果品著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称号,赫章县也因此被评选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核桃良种基地”。


陈 曦 摄

作为南方泡核桃的分布中心之一的赫章,百年核桃古树遍布各乡镇,境内分布着许多优质原生核桃资源。在朱明镇安甲村,就有一株150岁以上树龄的“核桃树王”,而在全镇范围内树龄在100岁以上的核桃树就有1200多株。赫章核桃外观朴实、个头匀称、壳面光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B和维生素E。


陈 曦 摄

“桃三李四杏五年,要吃核桃等十年。”20世纪9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赫章核桃”,由于种植周期和产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核桃产业一度陷入低谷。为破局求变,赫章县与贵州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核桃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在时任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潘学军带领下,2006年至2009年,“黔核”系列核桃新品种选育成功。通过省级良种认定的“黔核7号”,其挂果时间从11年左右缩短到3至5年,盛果期亩产可达250公斤左右,为“赫章核桃”开启了“新大门”。


技术人员对核桃进行高枝嫁接(韩贤普  摄)

赫章县因势利导,在朱明镇、可乐乡、财神镇一带打造“百里核桃长廊”,把核桃做成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当前,在赫章县种植的52万亩核桃中,嫁接改良的核桃已达34.5万亩,年均产坚果2.5万吨,年均综合产值15亿元,核桃产业让9.8万户家庭近32万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陈 曦 摄

核桃树,已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摇钱树”。每年中秋节至来年农历二月,赫章县财神镇老街的夜晚总是灯火通明,许多家庭作坊在加班加点制作核桃糖。其中,蔡敏家是远近闻名的“制糖大户”,制作手艺已传承了三代。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蔡敏的爷爷蔡国珍就开始制作核桃糖。那时因为交通不便,蔡国珍每天要将做好的糖背到乡间去卖。从1978年开始,蔡敏的父亲蔡明福接过了父亲的衣钵。相比之下,蔡明福把主要市场放在赫章县城。随着通信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顾客主动打电话订糖,核桃糖越销越旺。如今,蔡敏跟着父亲学习手艺的同时,也研究开发了新产品,并定制了包装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韩贤普 摄

赫章本地人常玉,2010年在赫章县野马川工业园区创办农特产品开发企业,集生产和加工为一体。在企业生产车间里,来自大山深处的优质核桃,经过破壳取仁、研磨萃取、净化杀菌等多道工序和严密的检测后,变成了核桃糖、核桃油、核桃粉等产品。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企业创办的品牌“黔玉超”多次在广州“亮相”,产品逐步打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赫章核桃”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陈 曦 摄

在赫章野马川工业园区的一些企业,也不断创新研发产品业态,加工生产核桃乳,一罐罐成品优质核桃乳产品畅销毕节及周边地区。


陈 曦 摄

一树核桃兴百业。赫章县围绕“核桃”这一特色优势大做文章,逐步打通了“产—供—加—销”产业链条。已建成贵州阿西里西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贵州乡里人家农产品电商服务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28家合作社、17家小作坊,他们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有效带动群众通过种植、就业增收,使赫章“小核桃”蕴藏的“大能量”不断迸发,走出了一条“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发展之路。





 更多新闻 


突然就懂了毕节人的快乐~

毕节各地救助电话公布!

毕节1集体获全国表彰!


来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风物毕节》

编辑:邹佳芮     责   编:罗红叶

编审:王方雁     总监制:史   锋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毕节发布
发布毕节动态、政务信息、宣传活动等内容,并开展在线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