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中柱,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2022年至2024年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Climate Policy, Technology in Society, Energy Economics, 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资源科学》等SSCI/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篇专报获国家级部门采纳。
在学习中夯基础:
重塑自身研究范式
入学交大以前,尽管有一些论文发表,但是并没有科学的研究思维。所做的研究也仅是模仿其他人的框架,去写一些论文。但对于什么问题是好的研究问题、不同的研究问题应当选择何种方法、哪些期刊是值得阅读的期刊等均处于懵懂状态。
进入交大后,各类的方法及方法论的课程设计让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陈超老师、秦川申老师、张攀老师等老师开设的课程均回答了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什么样的研究是好的研究,建立了学术审美。陈超老师教给了我们如何开展实证型的案例研究等等。此类方法的课程还有很多很多,由于个人精力有限,未能逐一学习。这些课程设置让我们知道了社会科学首先是一门科学,以及如何去科学地去研究社会问题。
在课题组的训练中,我的研究设计也在组会上一次次被吴建南老师、张攀老师、黄晖老师、陈一帆老师以及同门指出问题所在,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否定与修正中,重塑了自身的研究范式。
在实践中找突破:
寻找真问题的解决之道
上海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优秀治理实践。在交大的学习过程中,吴老师时常带领我们去不同单位去调研,了解先进的治理经验。自2023年底,我的研究重点开始逐步聚焦创新街区研究,吴老师、谷晓坤老师和卢文正老师带着我们走访了“上海硅巷”、环上大、西岸大模型科创街区等地,手把手带着我拟访谈提纲、现场访谈、整理访谈内容以及后续的汇报。我发现,现实问题解决之道的探索远比空对空的X到Y的路径机制研究更有意思。这些经历让我开始沉下心,在科创街区的打造实践中寻找真问题。这对我现在的研究选题产生了较大影响,不管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从文献中来到文献中去的做法已经被完全摒弃。目前,我更倾向于从实践中找问题,从文献中炼模型的方式撰写后续的研究论文。
在交流中促创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既往的研究偏向于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硕士期间以及近两年的研究论文主要以量化研究为主。考虑到课题研究、未来发展定位等问题,我开始要求自己产出一定的案例研究论文。研究方法的转型阵痛依旧存在,吴老师以及课题组的同门在研究设计以及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从不同方面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启发和帮助。在一边学习、一边写论文的过程中,论文可能存在一些方法或者表达上的错误,学会与其他研究者高效的交流沟通能够帮助我们的文章double check,避免潜在的错误,也能够从不同视角去提升论文的质量。特别地,利用好每一次研讨会和学术年会的机会认识并向同行“讨教”也是快速提升自己的有效方式。
立当下,展未来:
为民族立生命,为往圣继绝学
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作为一位交大公共管理的研究者,这份责任的内容应该包括两层含义: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学术共同体的责任。诚如,吴老师时常要求我们,做研究既要对治理实践有用,也要对公共管理的理论有创新。
对社会的责任更多体现在“为民族立生命”,需要尽可能地去直面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探究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经验,以及更好地去解决现实难题。在这一方面,调研报告和专报发挥着比学术论文更大的影响,能够直接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去切切实实地为改善某方面、某地区的国计民生做贡献。这也要求未来能够急政府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在重复的调研中,寻求现实问题的具体解决之道。
对学术共同体的责任更多体现为“为往圣继绝学”,需要尽可能去直面公共管理的经典议题,去拓展理论边界。这一责任要求未来不断地学习新方法、接触新实践,深挖理论内涵,去最终实现细微的理论突破。
供稿|楚中柱
排版|王韫闻
责编|周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