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美国卖给台湾的108台M1A2T型“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也就是被台湾媒体誉为“地表最强”的艾布兰战车,首批交付的38台中的第一批10台,近日终于抵达台湾,将交给台军的装甲兵测考中心用于测试和人员培训。
别的都还好,就是台媒对这10台艾布兰战车,似乎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兴趣和关注度,运输艾布兰战车的散货船还没有靠港,就被盯上了。连散货船是直接靠港,还是在港外等待一两天、再相机靠岸……都能成为台媒关注的话题。
等到运输艾布兰战车的散货船终于靠岸后,台媒各路记者蜂拥而上,长枪短炮把这些坦克拍了一个遍,连坦克外边遮盖的黑色防雨布都拍的一清二楚。这批坦克在高雄港的货柜码头卸载整备,然后装运上重型平车运往新竹湖口乡的装甲兵测考中心的过程中,台湾媒体更是一会儿一个视频。
这几天,全台的视线,都集中在这几台艾布兰战车的身上了。大伊万目睹这一前所未有的盛况,还跟哥们吐槽了一下,说那不知道的还以为台陆军弄到的不是艾布兰战车,是十台歼星舰呢。
M1A2T的性能与意义
台媒为何对这首批10台M1A2T型主战坦克如此关注?两个因素吧:
其一,是台陆军的装甲兵装备确实过于落后,甚至比空军的主战装备都急需更新。目前,作为台陆军装甲兵主战装备的坦克有三种,分别是CM-11、CM-12和M60A3 TTS。
CM-11也就是著名的使用了M60A3底盘加上M48A5炮塔的“勇虎”,CM-12则是利用“勇虎”改装的剩余产品、改造手头M48A3坦克出现的M48A5PI,此外还有一小批M60A3 TTS,台陆军手里的坦克装备只有这么多了。
这些坦克尽管改来改去,但是总的来说,全都是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水准。防护缺乏复合装甲,不符合上世纪70年代后,主战坦克防御技术发展趋势。火炮只有105毫米坦克炮,也没有配备比较强力的穿甲弹。
火控系统好歹是CM-11升级了M1A1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带有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可自动根据车辆行驶诸元和气象诸元等,来实现自动装表。但即使如此,也不过是达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先进水平,哪怕是对上咱们的老96,也完全不够看。
最关键的,台军的这些坦克基本上都用了二三十年了,从寿命来说,早都到了该予以更换或者返厂延寿升级的年限。
装备性能这么落后,面对大陆最老的第三代主战坦克都如同裸奔,比来比去一点儿优势都没有,你说对岸心理上能有安全感没?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批艾布兰战车,一朝翻身扬眉吐气了,牛皮也就吹出来了。
其二,是这些艾布兰战车,它的性能确实还不错。我们之前提过很多次,这些M1A2T,它的动力系统配置和美军自用M1A2SEP3型主战坦克是完全一致的。采用AGT-1500型燃气轮机发动机,艾弗逊X-1100液力综合自动变速箱,启动性能好,加速减速性能都很好,公路最大速度可以达到60千米/时以上。
火力系统使用一门M256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使用尾舱式装弹机手动装弹。台军为它采购了M829系列穿甲弹的出口版本KEW-A1,而且一口气就买了7862发。
这种穿甲弹据称在2000米射距上,可以击穿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相当于我们的自用II期弹左右的水准,起码可以比较有效地威胁到这边第三代主战坦克早期型了。此外,台军还给这些艾布兰战车配备了少量的杀伤爆破弹和横向效应弹,主要瞄准的是城市作战的需要。
火控系统使用了和美军相同的指挥仪式火控,配备车长-炮长双通道热成像,具备猎-歼性能。单就火控系统的性能而言,艾布兰战车是相当先进的,可以说与我军的ZTZ-99A型、俄军的T-90M型等三代主战的后期型号,基本是同一水准。
所以总体来看,一边是台军这么多年都没有认真得到过什么先进的主战坦克装备了,另一边是好不容易得到了性能很不错的M1A2T,而且还是和美军自用版本性能差不太多的改型,基本上可以和咱们这边的ZTZ-99A性能接近,那台军还不抓紧时间吹一波?
再说,台湾本岛就这么大点儿,平时一点点新闻都能吹半天,艾布兰战车的新闻在台湾媒体上连发几天,好像也正常。
M1A2T的实际价值
其实台湾媒体把艾布兰战车吹的很神,快要吹成歼星舰了属于,大伊万反而看的十分淡然。
就从艾布兰战车自己的实战运用来看,也就是在面对萨达姆这种级别、这种训练的对手,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装备,也只是使用石英砂复合装甲的T-72M主战坦克,这种“猴中猴、丐中丐”的装备时,才能获得比较大的优势。
从乌克兰战场M1A1HA和M1A1的使用情况看,可以说艾布兰战场的性能非常差,实战运用也非常差,几乎全是问题。
比如,单位压强太大,通过能力比较受限,在东欧的春泥和秋雨季节都太容易陷车了。车体和炮塔正面防护尚可,但是侧面和尾舱以及顶部全漏着风,使用巡飞弹甚至FPV无人机,都能做到一打一个准。
乌军甚至把M1A1的侧面都挂上了接触-1爆反,依然无法改善其防御性能,照样被打的纷纷火冒三丈,证明艾布兰战车的侧面装甲设计本来就有问题。车载电子系统的可靠性一直不高,乌军颇为诟病。
如此种种,连美军自己都认为,艾布兰战车在乌克兰的运用不算成功。相比于艾布兰战车不适应乌克兰战场的环境,很显然,以台湾本岛这炎热潮湿的气候,加上布满水网稻田的环境,这种最大重量过六十吨的玩意儿,大概率表现也不会比在乌克兰好到哪儿去。
总而言之,从技术上说,艾布兰战车的维护和使用,都不符合台湾的战术实际。
从战术角度来看呢?台军现在想的还是老一套,战力保存,滨海决胜,滩岸歼敌。战力保存就是在打起来的时候,把什么艾布兰战车、海马斯火箭炮,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都给你分散储备到诸如朝天宫、妈祖庙一类的地方去,让我们“投鼠忌器”不敢去轰炸,也找不到这些东西到底在哪儿。等到我们陆军部队上陆的时候,再开出来打。
滩岸歼敌,也就是等到我军第一梯队,在滩头的浅近纵深被阻滞的情况下,出动装甲旅,对上陆部队展开反击。争取一个冲锋行“古宁头战斗”旧事,给上陆部队造成重大损失,争取一次反击,把上陆部队给赶下大海了事。
可台军自己也不想想,现在跟“古宁头战斗”那时候还是一个时代吗?从台军预定的二线装甲旅待机地域,到发起冲击的滩头,中间大概有20千米左右,装甲旅攻击前进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就这一个小时,放“古宁头战斗”那时候咱们什么远程炮火都没,无法对坦克实施火力拦阻,只能依托于部队配属火力进行拦截。而现在呢?怕不是这些艾布兰战车,刚刚离开战力保存的待机地域,就开始被各种远程炮兵追着炸。
先是远程火箭炮炸上一轮,再被武装直升机和察打一体无人机挨个点名儿,然后是非瞄准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和巡飞弹的补刀,就算侥幸活下来,还得面对咱们的第四代红外成像制导反坦克导弹……
按照台军的想定,在一个登陆场配置用于反击的装甲旅只有一个,艾布兰战车也只有一个营。要实施总反击的话,还得从其它作战区跨区域调动艾布兰战车营,怕不是在半路上,就会被反复火力拦阻。因此,大概率实际实施反击的就一个艾布兰战车营。你说说,这一个营够多少反坦克火力炸的?
所以,归根结底,大伊万觉得吧,台军弄到的这108台艾布兰战车,而且还只是第一批38辆中的10辆,就给吹的这么厉害,真的是匪夷所思。这多少体现出了台湾那边的媒体,没啥见识,也没啥常识,更没见过什么好货的心态……你看咱们这边,部队装备ZTZ-99A坦克,这还算是个新闻吗?这根本就不是个新闻了好吧。
对于大伊万个人来讲,台军弄到的这些装备中,咱觉得威胁最大的,反而是海马斯火箭炮。至于艾布兰战车,重量太重,通过能力太差,防护性能不行,放在台军的作战体系下更是满身漏洞,对于我们并不是一个多难应对的威胁,这就是大伊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