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挺烦人的。一旦发作起来,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而且火烧火燎的疼,就连喝口水都疼。
今天,根据经络穴位的巡行,教大家一个穴位的治疗方法。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足厥阴肝经的循行图和口腔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为足厥阴肝经是走到我们的口腔里面,绕行在口腔内侧,所以当情绪压力大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越是容易紧张的人,肝气越容易旺盛,肝火旺就很容易在口腔内侧长口疮,在这里教大家找对应的穴位就可以了。
肝经火旺的问题,要找跟它对应的少阳经脉。肝主厥阴,手部的少阳经脉是手少阳三焦经,它的起始穴位叫“关冲穴”。
关冲穴也很好找,在无名指末端,靠小指这一侧指甲根角处,在指甲侧面垂直向下,指甲埋入皮肤内的指甲根的地方,垂直于侧面相交的部位夹角处就是关冲穴。
当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以用点刺的方法,用一次性的采血笔或血糖笔对准关冲穴,点刺、弹射一下(就像测血糖一样),然后挤出两三滴血就可以帮助改善口疮的症状。
如果你家里没有这样的采血笔,也可以自己用指甲掐的方法,直接用力掐按该穴。
关冲穴刺血或指甲掐按,是一种泻的方法。
当人体的肝火比较旺盛的时候,肝主疏泄,所以人的气机就出现不畅的情况,一些瘀热的症状,刺激关冲穴就是用来倾泻的,可以泻热。
这个热,基本上是头面部出现的气机不畅、有热的表现。
溃疡长在不同位置,病理也不同。溃疡长在舌头,那么我们想一想什么经脉会通到我们舌头上?
有这样一句话: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与舌是有密切联系。当我们焦虑、烦燥、多梦、心火旺盛的时候,就容易在舌头上面长口疮,这个时候就找手少阴心经对应的穴位。其实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
但古人这样认为:
心为皇帝,君主之官,皇帝要想发号施令,不能自己去做,要由心的外卫,心的外面有一层包络,叫做心包络,由心包去发挥心的主神智,主血脉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治疗心的问题的时候,往往首选的是心包经上的穴位。
手厥阴心包经,这条经脉起于胸中,联络于心,终止在我们手部中指的末端,这个部位叫中冲穴。
中冲穴同样非常好取穴,距离我们的指甲的甲缘大概有0.1寸,0.1寸,就跟韭菜叶那么宽,用力点一点中冲穴,会很疼很酸。
还是用一次性的刺血笔或血糖笔点刺中冲穴,然后挤出两三滴血。
点刺中冲穴挤出血的颜色如果很鲜红,往往这个人就处于一种焦虑、烦燥、心火旺盛的情况,这时候看他的舌头中前部,特别是舌尖的地方是很红的,如果长口疮的话往往也容易长在舌尖这个区域。
通过点刺中冲,刺血的方法来泻心火,也可以用掐按的方法:
用拇指指甲较用力地掐住中冲穴,掐的时间长一点,左右中冲穴都可以经常掐。
如果刺血的话单刺一侧可能就见到效果了,如果掐按的话两只手指的中冲穴都要掐按,掐按的时候长一些。中冲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终末的井穴,有泻心火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看舌苔能判断身体的各个脏腑的变化情况,口疮在舌头上面长的时候,很容易长在两个区域,一个是长在舌尖的位置,这是心火亢盛的表现,有多虑、烦燥、多梦的表现。
另外就是在两舌头的两侧边缘上长口疮,在这个位置长口疮不仅要刺中冲穴,还要刺关冲穴,关冲穴反映的是肝的问题,肝火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