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理传媒两门课程入选河北省铸牢精品课

文摘   2025-01-09 15:13   浙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关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有形有感有效开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育部、教育厅相继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评选结果,燕理传媒2门课程荣获此殊荣,分别是传媒学院主管教学工作副院长桑静银带领团队的《小学期:纪录式人物短视频创作社会实践》和播音与主持专业负责人赵琦主讲的《普通话语音》。此次入选不仅展现了燕理传媒在课程开发上的成果,也激励学院在未来继续优化和拓展相关课程内容。


小学期:纪录式人物短视频创作社会实践

《小学期:纪录式人物短视频创作社会实践》由桑静银副院长带领的团队精心设计,旨在通过纪录式短视频的创作,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课程团队包括宋林国、杨琦伟、高艺娜仁和张一博老师,联合电影公社工作室、π短视频工作室及表演专业的30多名学生,在北京高碑店进行实地录制。

课程围绕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萨仁高娃老师的艺术生涯展开,通过采访、拍摄和后期制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短视频创作的技术要点,还深刻体会到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普通话语音

《普通话语音》课程是播音专业学生大一学年的基础课程,由赵琦老师主讲。该课程不仅注重学生普通话的标准化训练,打牢语言基础,还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内容。

通过深入挖掘普通话的语言文化内涵,课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帮助他们在发音训练中领悟民族精神。系统的语音训练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深化了对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的理解,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结与展望

传媒学院将继续严格遵循河北省教育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各项要求,不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力求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学院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 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

编辑 | 杨梦涵

审核 | 毕璟璇 刘慕瑶

指导老师 | 左冬兴 周月



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带你看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