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感恩氛围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持续强化自身修养,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在寒假期间积极鼓励学生,秉持感恩之心,深入研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次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凝聚青春奋进力量,促使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感悟时代发展脉搏中,激发开拓创新精神,携手共进,以青春之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前行 。
戏文2403 喇鸣远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各高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寒假实践活动“三下乡”的主题活动,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树立坚定的人生理想,厚植保持奋斗的激情源泉。为了更好的体悟总书记的会议精神,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涉县,并于涉县文化馆展开实习工作。
此次实习于我来说不仅是一次接触社会的机遇,也是一次难得的工作经历。所以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能够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紧张是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还有许多不能胜任的地方需要向书记,向同学请教。
新媒体摄影2301 柯凯露
回到家乡徐州之后,为积极响应2025年燕京理工学院社会公益实践“返家乡”,我成为了一名服务于基层一线的返家乡志愿者,参与并见证了黄楼街道彭校社区“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
在包饺子活动中,我遇到了李阿姨,她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包出既美观又饱满的饺子。李阿姨告诉我,她每年都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这让她想起了小时候全家人一起包饺子的温馨场景。她的热情和耐心不仅让我学会了包饺子的技巧,也让我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
此次活动通过写福字、包饺子、贴春联等传统习俗,让辖区居民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参与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增进邻里感情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返家乡志愿者,我要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弘扬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媒体主播2401 赵梦琪
在车站担任指路志愿者的这天,于我而言是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车站人来人往,旅客们怀揣着对远方的憧憬或是归家的急切,而我能在这枢纽之地为他们指引方向,内心满是充实与自豪。面对络绎不绝的问询,我内心也有过忐忑。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我逐渐变得从容。
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清晰的指引,或许就能让一位疲惫的旅人少走弯路,按时踏上归途;一个热心的帮助,也许会成为异乡人眼中这座城市温暖的缩影。当看到旅客们因我的指引顺利找到目的地,脸上露出的释然与感激,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乌有,一种被需要、能助人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与应变能力,更让我领悟到奉献的快乐。在车站这个小小的舞台上,我用行动传递着善意与关怀,也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未来,我定会将这份志愿服务的热情延续下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点亮前行的路。
网媒2406 蒋博雅
回到家乡,我参与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我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们提供帮助,比如整理社区环境、为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温暖和社区的凝聚力。看到居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也明白了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家乡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老旧小区的设施老化、社区活动的种类不够丰富等。这让我意识到,家乡的发展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参与。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明白,家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有责任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在社区服务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未来,我会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努力成为家乡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广编2311 马浩原
我是广编2311班马浩原。近日,在承德汽车东站参与团市委组织的“暖冬行动”春运志愿服务活动,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感动。车站里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带着对家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期待。我们大学生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的在进站口协助安检,有的在售票厅帮助旅客查询车次,还有的在候车大厅为老弱病残提供贴心服务。
记得有一位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轻妈妈,怀里还抱着孩子,步履蹒跚。我们立刻上前帮忙,帮她把行李搬上车,还为她指引座位。她那感激的眼神,让我瞬间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在志愿服务中,我也看到了许多同行伙伴的无私奉献,大家不畏寒冷,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用热情温暖着每一位旅客。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虽然我们只是陌生人,但通过小小的帮助,却能让他们感受到回家路上的温暖。未来,我会继续参与更多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希望,让这份温暖延续下去。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热切期望传媒学院的同学们,能够精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精髓,将其融入灵魂深处。在日常学习生活里,时刻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从思想的源头上固本培元,构建起稳固且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充分发挥传媒专业优势,以敏锐视角、生动笔触、多元媒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倾献独特智慧,让正能量通过传媒的力量广泛传播,在社会各界引发共鸣、凝聚力量 。
END
编辑|叶红廷 许云萍
排版|周千昀 肖惠今
校对|谢珊珊 韩馥蔓 董晨阳
指导老师|张丹璐
出品:传媒学院团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