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2024年第8期目录、摘要

学术   2024-08-07 18:15   陕西  

目录

新质生产力:数字化专题

  • 后发企业如何在“卡脖子”技术领域构建自主创新能力?——一个设计仿真软件中小企业的纵向案例研究

/ 李连翔  等(1)

  • 数字拟人品:数字技术、拟社会互动与商业模式内容创新的共演

/ 罗兴武  等(24)

经济学

  • 大语言模型、文本情绪与金融市场

/ 姜富伟  刘雨旻  孟令超(42)

  • “三重压力”叠加冲击与“双支柱”调控策略研究

/ 李力(60)

  • 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税收优惠落地吗?——基于税收遵从的视角

/ 田彬彬  等(81)

  •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价值创造的机理与策略——质量信息不对称下的经济学分析

/ 李秋香  等(98)

公共管理

  • 人与自然何以和谐共生:地理要素视角下的环境规制与环境福利绩效

/ 邵帅  葛力铭  朱佳玲(119)

  • 中国基层环境治理中的“链式协同”——基于S市工业园区的一项案例研究

/ 武龙  等(145)

工商管理

  • 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过程——来自“SN”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罗瑾琏  等(161)

  • 同业市场波动、银行信贷与企业长期投资

/ 金钊  谢晨裕  王曦(177)

  • 组合式财税政策何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 詹新宇  于明哲(191)

理论述评

  • 数字风险治理:研究脉络、理论框架及未来展望

/ 范柏乃  盛中华(208)

摘要

01

后发企业如何在“卡脖子”技术领域构建自主创新能力?——一个设计仿真软件中小企业的纵向案例研究

作者:

李连翔(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田志龙(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杨玲(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贺远琼(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卡脖子”技术领域的后发企业构建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设计仿真软件领域一次创新型后发中小企业Y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后发现:后发中小企业在“卡脖子”风险初显时准确选择新技术路线,并从基础研究开始自主开发新产品和产业化替代。其依托国家创新体系科技项目获取项目资金、吸收专家意见、引入价值链伙伴、匹配客户场景、吸收客户建议,通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能力要素聚集与迭代,有效克服“卡脖子”技术领域的技术台阶、市场鸿沟和运营复杂性等创新障碍,从而构建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是对自主创新能力理论的深化与补充,为推动后发中小企业探索自主创新道路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卡脖子”技术  自主创新能力  一次创新  后发中小企业  国家创新体系

02

数字拟人品:数字技术、拟社会互动与商业模式内容创新的共演

作者:

罗兴武(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孙萌(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刘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陈帅(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数字交互时代,数字拟人品兼具了拟人产品互动性、数字产品数字技术内核以及自身内容化,表现出跃迁式成长特征,但其概念内涵不甚清晰,对于其成长过程机制更是知之甚少。为此,本文以虚拟偶像“洛天依”为案例研究对象,从产品创新战略出发,通过数字技术、拟社会互动与商业模式内容创新的共演,深入探讨了数字拟人品的成长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拟人品是依托于数字技术,嵌入多元场景参与社会互动,具有类人外观、类人行为模式、类人思想的虚拟产品,其具有意义互动性强、贬值风险高、用户感知度好等主要特征。第二,数字拟人品的成长是数字技术、拟社会互动与商业模式内容创新共演过程中,“映射化、场景化、位势化”机制相继作用的结果。第三,数字拟人品的成长是以意义战略为底层逻辑的,即以“意义制造、意义赋予、意义扩散”过程传递产品镜像意义、圈层意义和生态意义,进而使能数字技术、拟社会互动和商业模式内容创新共演,实现生态位的跃迁。本研究贡献于数字拟人品的概念内涵、成长机制和底层逻辑的文献,不仅对推动数字交互时代数字拟人品的创新实践具有借鉴,也为中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一数字经济重点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数字拟人品  数字技术  拟社会互动  商业模式内容创新  产品成长逻辑

03

大语言模型、文本情绪与金融市场

作者:

姜富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刘雨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孟令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

摘要:“人工智能+”行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助于金融强国建设。本文创新性地融合结构化金融市场数据和非结构化金融文本大数据,并结合中国特色金融市场的独特特征,训练了一个更适用于我国金融领域的中文金融大语言模型,并开展金融市场情绪测度和资产价格风险预测。研究发现,与传统字典法相比,使用中文金融大语言模型构建的大模型情绪在金融市场回报预测方面表现显著更佳。大模型情绪对很多宏观经济变量也有显著预测能力,能够捕捉非理性情绪冲击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大模型情绪在经济下行和极端风险事件期间的预测效果更强,契合了金融理论中非理性情绪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会产生非对称与非线性影响的结果。综上,本研究展现了“人工智能+”行动在我国金融领域应用落地的潜在技术路径和理论逻辑。

关键词:文本情绪  深度学习  大语言模型  资产定价

04

“三重压力”叠加冲击与“双支柱”调控策略研究

作者:

李力(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近年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的重要挑战。本文首先在Proxy-SVAR模型中结合符号约束和工具变量同时识别出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预期冲击,进一步构建包含金融摩擦和诊断式预期的DSGE模型对三重冲击进行理论建模。研究发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均会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紧缩性压力,且三重不利冲击的相互叠加会形成反馈效应。不利供给变动会进一步放大预期转弱对于产出的不利影响,而预期转弱则会强化需求收缩对产出的紧缩效应。诊断式预期形成机制下经济主体预期的内生变化会进一步加剧三重不利冲击导致的实体经济和信贷市场的波动。基于DSGE模型的机制分析表明:预期转弱引发的资产价格下跌,会加剧不利需求冲击对实体部门的紧缩效应;而不利供给冲击带来的劳动时长与企业R&D投资规模的下降,则会进一步加大预期转弱对实体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政策福利分析表明: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应该搭配审慎型货币政策,且审慎型货币政策应重点关注资产价格,而宏观审慎政策则应主要盯住杠杆率和信贷等变量,同时二者还应根据不同的冲击类型瞄准风险溢价等其他合意指标。

关键词:三重压力  双支柱调控  诊断式预期  Proxy-SVAR模型  DSGE模型

05

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税收优惠落地吗?——基于税收遵从的视角

作者:

田彬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税收治理研究中心)

林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冯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李文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税收优惠是否落地直接关系到减税政策的有效性,是税制体系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现有理论认为,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影响优惠落地的关键因素,但这一框架忽略了企业税收遵从的潜在影响。基于2008~2015年间全国税收调查的微观数据,并以中国在2008年后所推行的税收优惠备案制改革为研究背景,我们考察了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下降对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落地程度的影响。在这项改革中,中国税务部门简化了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程序与规则,降低了优惠申请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实证研究发现,备案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落地程度。但政策效应主要来自于税收遵从度较高的企业,遵从度较低的企业对交易成本的下降反应相对较弱。机制分析显示,对于稽查风险的担忧是税收遵从影响税收优惠落地的主要渠道。论文创新性地结合了经典的税收遵从模型和不完全税收优惠申领模型,在异质性税收遵从成本框架下分析了税收遵从与税收优惠领取间的交互作用,并讨论了税收征管对于税收优惠申领行为的影响。本文为实施“门槛式”税收优惠为主的减税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制度性交易成本  税收优惠落地  税收遵从  备案制

06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价值创造的机理与策略——质量信息不对称下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

李秋香(河南大学商学院)

马草原(河南大学商学院)

谢磊(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王宗宪(北京大学工学院)

毛照昉(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摘要:为充分发挥区块链的溯源作用与信息作用,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构建质量信号传递理论模型,通过比较无区块链采用、制造商主导区块链采用与零售商主导区块链采用3种情形,揭示出质量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制造商或零售商主导区块链采用时机及均衡状态下的最优策略选择,并从供应链整体福利视角辨别谁主导区块链采用更能创造价值。研究发现:在制造商与零售商主导区块链均能获得收益时,制造商主导更能发挥区块链的优势作用,增加供应链整体福利,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及消费者三方共赢。重要的是,区块链的采用存在区块链收益外溢及成本高所造成的投资激励不足问题,将导致区块链采用失败,无法实现区块链价值创造。本文提出消费者福利转移及政府补贴两种机制,以使其转化成最优均衡状态。最后,本文建议通过综合施策有效应对供应链内部利益竞争引起的采用困境,提升区块链的价值创造能力。

键词:区块链  价值创造  信号传递  策略选择  福利转移

07

人与自然何以和谐共生:地理要素视角下的环境规制与环境福利绩效

作者:

邵帅(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葛力铭(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朱佳玲(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发展绿色化和居民福利增益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在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释放环境规制的制度红利,从而有效促进以稳增长、保环境和增福祉为主要表征的环境福利绩效改善,是能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基于地理要素这一独特视角,就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潜在影响进行了规范阐释;进而,采用混合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环境福利绩效进行了准确测算,并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词处理而对各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进行了有效度量;最后,综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等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显著促增了环境福利绩效,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理气候条件中的平均海拔、平均地形起伏度和日照时数在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中表现出负向调节作用,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在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中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促增效应在东部地区、南方地区、胡焕庸线东南侧地区、较大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表现得更加明显;环境规制可以通过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创新、释放人才红利和优化产业结构而促增环境福利绩效。本文在为环境规制与环境福利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分析框架和文献证据的同时,也为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居民共享环境福利,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学理支持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环境规制  地理要素  环境福利绩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混合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08

中国基层环境治理中的“链式协同”——基于S市工业园区的一项案例研究

作者:

武龙(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阎波(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朱珉莹(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

王小虎(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

摘要: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然而在中国情境下如何实现政府与非政府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仍是现阶段环境治理的棘手难题。本文通过揭示协同治理理论中政府和非政府主体间“伙伴关系”的前提假设,以及补充中国政府治理的“责任链条”特征,提出一个“链式协同”的概念框架与解释思路。结合S市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合作伙伴计划”案例,本文提出“链式协同”是基层地方政府主导下,基层地方政府部门与企业、社会组织等非政府主体基于自愿平等的“伙伴关系”与紧密衔接的“责任链条”所实现的一种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协同治理形式,具体呈现为建立协同治理“朋友圈”和用好问责机制“组合拳”等过程环节。相较于以往协同治理形式,本文提出的“链式协同”不仅强调政府主导对于实现协同治理的关键作用,而且突出中国情境下非政府主体参与协同治理的实现方式,从而为理解当前基层环境治理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基层地方政府  协同治理  伙伴关系  责任链条

09

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过程——来自“SN”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作者:

罗瑾琏(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象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程国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钟竞(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耿新(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探析科创板上市SN公司突破高精度北斗/GNSS技术,并将创新成果转为规模化市场应用的创业历程,解构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是从管理者认知上升到战略性意义建构,进而构建创新架构的认知与行动过程:在初创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导航技术封锁时形成技术自主型认知,通过自主创新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创新单元紧密耦合、董事长嵌入的铅球态创新架构;在发展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北斗产业竞争时形成技术孵化型认知,通过技术—市场双元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探索—利用创新单元结构分离、董事长牵引的哑铃态创新架构。(2)以董事长、总经理共同领导而形成的创新赋能—协同机制是科创企业创新架构产生创新效应的关键:在初创期董事长行动赋能与总经理要素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铅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突破;在发展期董事长认知赋能与总经理文化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哑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升级与技术转化。(3)科创企业经历内部单元聚合、关键资源导入以及运作机制更新,实现由铅球态向哑铃态创新架构的演进。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揭示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机理,也为我国科创企业通过创新架构设计来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关键词:创新架构 管理者认知 战略性意义建构 赋能—协同机制 科创企业

10

同业市场波动、银行信贷与企业长期投资

作者:

金钊(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谢晨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王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大学中国转型与开放经济研究所)

摘要:健康稳定的同业市场对我国经济复苏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特有的同业市场特征并不能完全套用欧美国家的研究结论。本文运用我国银行和企业的微观数据,根据同业市场改革时间点,分段研究发现:(1)同业市场波动对银行信贷和企业投资的影响在不同时期表现不一致;(2)在同业市场波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同业风险敞口和同业负债发挥了特殊作用;(3)在同业市场波动通过信贷传导至企业长期投资的过程中,企业的资产与债务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4)同业业务创新对银行信贷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资产端;(5)同业市场波动作用的传导具有异质性,资产负债表弱的银行和企业对同业市场波动的反应更大;(6)同业市场波动还会降低企业绩效与投资效率,加大企业生存风险,阻碍其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了统一的研究框架检验中国特色同业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银行信贷发放与企业长期投资行为;为优化同业市场管理与健全同业市场结构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同业市场波动  银行信贷  企业长期投资  市场结构

11

组合式财税政策何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作者:

詹新宇(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于明哲(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如何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打好财税政策组合拳,推动中小企业突破“用不起”“不敢用”“用不好”的三重困境,是当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抓手。本文在运用启发式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5~2019年中关村科技园微观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等单一财税政策及其不同形式的财税政策组合对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财税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及其不同实施次序,对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多种财税政策构成的“减税—补贴”“减税—采购”“补贴—采购”及“减税—补贴—采购”等组合式财税政策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先供给侧减税/补贴、后需求侧采购”政策组合的推动作用比“先需求侧采购、后供给侧减税/补贴”或“供给侧减税/补贴与需求侧采购同时实施”政策组合更大。在进行异质性分析和影响机制探讨的基础上,论文还提出了优化财税政策、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组合式财税政策  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税收减免  财政补贴  政府采购

12

数字风险治理:研究脉络、理论框架及未来展望

作者:

范柏乃(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盛中华(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

摘要:颠覆性数字技术正成为重塑世界产业体系的新质生产力。这场全球数字革命在带来历史新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数字风险与挑战。数字风险治理作为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69本国内外跨学科顶尖期刊、6大中西智库及科研机构的1114篇文献,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将数字风险治理研究划分为孕育起步、成长探索、快速发展和迭代升级4个阶段。采用动态过程视角,构建“数字风险识别—数字风险分析—数字风险评估—数字风险处置—数字风险预防”的理论框架。其中,数字风险识别研究是整个风险治理的逻辑起点,并从个体、组织、国家等3个维度进行数字风险溯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风险评估研究,研判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大小,界定风险等级排序。根据风险等级分布,进行数字风险处置或风险预防。运用CiteSpace突变词分析,提炼前沿热点问题,重点从关注人工智能与数字基础设施风险、开展跨层风险分析、强化数据流动安全审计、引导数字敏捷治理、深化供应链网络安全投资等方面,提出未来展望。本研究基于数字技术视角和流行病学模型识别数字风险的内涵特征,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以增进学术对话,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关键词:数字风险  风险治理  研究脉络  理论框架  未来展望

计量经济学
计量交流,做中国最大的计量软件交流社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