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234”工作法
走出基层善治道路
近年来,白泥镇满溪村坚持以“党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探索形成以构建“一站式两平台”服务体系、健全三项机制、实施“四化”行动为主要内容的“1234”工作法,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强一站式服务核心
推动组织“强”村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之路,在金橘园新村整合闲置房屋建设“民生气象站”,将综治前线指挥部建在坝区支部上,推行“1+2+N”工作模式,设置“指挥部—网格—片区—村民组—户”的五级网格架构,划分大网格2个,设立工作组2个,建立网格微信群25个,100余名“六类人员”(国家干部、村干部、警务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五老”人员)进网入格。制定管理地图和职责清单、需求清单“一图两清单”,明确权责、规范流程,构建“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扁平化网格体系,着力解决基层治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问题。
搭建两个办事平台
优化服务“兴”村
搭建议事小院 前移解纷关口
在“院坝协商”“党建+村管事”等平台载体的基础上优化设置“议事小院”。在全村范围内创建了8个群众日常议事小院,按照“干部定期议事、群众随时说事、干群齐心干事”原则,完善“群众说事”制度,确保群众议事有场地、干事有参谋,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满意在白泥”。
优化“数字门牌”功能 前移服务阵线
持续优化完善“数字门牌”便民利民功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内容线上化、简单化、便捷化,引导群众通过数字门牌进行申报酒席、出具证明、调解纠纷、反馈意见建议、咨询办理政策等事项处理,让群众足不出户办好事,切实提升了群众使用率和政务服务业务网上办结率。今年以来,共开展议事活动16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0个,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余条,通过“数字门牌”帮助群众办理业务30余件。
健全三项机制
优化制度“治”村
健全吹哨报到机制
召集84名党员、干部在不同行业、区域、岗位上亮身份做表率优服务,把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落脚点,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成为常态,做到以“哨”为令,闻“哨”而动,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相互支撑、无缝对接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凝聚专业力量,提高“精治”“联治”“善治”水平。
完善协商议事机制
优化说事议事制度,让群众能够“开放说事、科学议事、及时答事、民主评事”,牢固筑起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护网”。整合法制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等力量下沉一线,充分发挥调解员和志愿者来自群众的优势,让身边人掺和身边事,把问题发现在一线、把调解前移到一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
优化“一约一榜五家三议”机制
实施“四化”行动
实现环境“美”村
坚持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秉承“富学乐美”理念,全面推进“四化”建设,让“四在农家发源地·乡愁满溪”有“颜值”更有气质。
靓化人居环境
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契机,大力实施金橘园人居环境改造项目,着力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建立停车场6个,解决村民乱停乱放问题;安装路灯231盏,方便村民出行;配套完善活动广场休闲桌椅、公共区域补充绿化及文化墙建设等,完善基础设施。
净化村庄环境
纵深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地毯式巡查,彻底摸清“脏乱差”点位,建立整改台账,逐一销号。实施村民组排污管道工程,解决环境污染;开展集中行动28次,拆除乱搭乱建36处,整治乱堆乱放48处,督促“脏乱差”蜕变“白净美”。
绿化生态环境
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加大对“滥砍滥伐”和“乱排乱放”的整治力度,实施“退耕还林”造林工程和义务植树等活动,扩大绿化面积,截至目前,满溪村森林覆盖面积68.5%,乡村环境呈现出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的崭新面貌。
强化精神文明
持续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抓住地方“满溪花灯”特色文化资源,在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重大传统节日组织文艺汇演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深化文明家庭创建,丰富各类评选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群众宣传清洁家园、夫妻和睦、孝敬老人、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