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美国的工业和科技怎么样,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性,还是不可否认的。
美帝玩的LGBT和拳法,搞了很长时间,搞得全球乌烟瘴气。如今,随着特朗普团队的上台,首先开刀的就是这一套东西。
无论是特朗普的“上帝只给了两种性别”,还是万斯批判的“无孩爱猫女”。实际上,吹响了美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号角。
国内舆论领域,其实是受美国影响极大的地方。早在美国特朗普选举之前,实际上“拳师”已经不吃香了。只不过,当时民主党还在台上,各种地下输入的资金,还在源源不断支撑。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毒流量”的拳师杨l。之前堪称男性品牌杀手,无论是国际品牌奔驰英特尔,还是小P汽车长C汽车,或者消费品牌舍得酒海澜之家,一直到最近的电商京D,充分证明了,拳师出征,寸草不生的流量效果。
为什么还有人相信这一类的“毒流量”,本质上很多人还是相信美国意识形态的指挥棒。觉得美国人搞的,就可以跟随。还有,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很多公司的高层,都隐隐然有被扶植被裹挟的影子。
其实,已经有很多人看到了,流量回归传统,“男性张力”的回归,其实已经是趋势。甚至如果自身底子比较硬朗,还可以收获另外的“反流量” —— 被垃圾媒体反攻抹黑,形成的巨大流量。
最近胖东来就是例子,在员工中提倡良好公序良俗,遭遇了很多媒体的炮轰,被指责管的太宽,“爹味太重”。下场的媒体之多,轰击的流量之大,行动之一致,像极了舆论战。
然而,胖东来终究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企业。无论是员工、供应商、顾客,都很满意的企业,从企业管理、员工薪酬,实在是不容易找出污点。所以,这一波的流量,对胖东来损失不大,倒是大伙儿更看清了很多媒体,唯恐天下不乱的立场,甚至背后还有各种不明势力的支持。
这些年很多行业里,踏踏实实搞技术搞产品的企业,俗称的“理工男”类型的企业,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面向男性用户的企业。比如,汽车行业的比亚迪、奇瑞。通讯行业的华为。搞无人机的大J等等。
男性的消费力,其实是很强悍的。这一次珠海航展,前后几十万人参观,专业的观众票2000,普通的观众票500,还是一票难求,更不要说,车马费,住宿费都涨价2-3倍。
大家吐槽只是抢不到票,去不了现场。
还有一点,虽然大家都说经济不太好,但是国产主流的好车,现在也开始价格对标传统的BBA,还卖得很好,比如华为“界”系列。
全星以后怕是演出生涯要终结了,被捧了那么多年,回过头美帝转向,这边的茶就得凉凉。 —— 负面教材的作用,果然更好。
让美国人来掀起LGBT和拳师,然后美国人来反这一套东西。果然有“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哲学意味。
不过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没有主动权。还是跟着美国的节奏。最终破局的,恐怕还得是胸怀正气的普通百姓,正常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