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问答(十四)电测遇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2-10-13 20:46  

  



1、电测遇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因钻井液类型不适应井下要求,造成垮塌和缩径,形成“糖葫芦”井眼。
(2)钻井液结构力不强,悬浮力差,致使固相(加重物、钻屑)沉淀形成“砂桥”。
(3)钻井液滤矢量大,造成易水化膨胀地层缩径,渗透砂层形成厚泥饼。
(4)钻井液密度低,造成油、气、水侵,影响钻井液性能。
(5)高温增稠和高温减稠,使钻井液稳定性差。
(6)排量小,上返速度低,岩屑携带不干净,造成井底沉砂。







2、对“糖葫芦”井眼电测时遇阻、遇卡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①用高粘度钻井液封井,该井段严禁转盘卸扣;
②用母锥或大接头在该井段反复通井,削去下台肩消除遇阻;
③把扶正器加在钻铤中间,用扶正器划眼消除上台肩遇卡问题;
 ④对“锯齿形”井段可用牙轮钻头划眼处理;
 ⑤下钻到底,先用大排量携带岩屑和掉块,再用小排量(降转速)稳定和巩固井壁,最后用高粘度钻井液封井,起出封井井段下钻干能通然后再一直起完。
⑥在电测仪器下部加带弯油管一根或导向加重,对消除“糖葫芦”井眼电测遇阻也非常有效。







3、完井声波电测遇阻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
答:声波电测遇阻的原因:
(1)替浆不准,套管内留有水泥塞;
(2)钻井液固相含量高,高温稠化;
(3)钻井液抗钙侵能力差;
(4)钻井液悬浮能力差造成沉砂;
(5)钻井液与水泥浆混合而稠化。
预防办法:
(1)替水泥浆准确,套管内不留水泥塞;
(2)钻井液固相含量合适,性能稳定,不出现高温稠化和高温减稠,悬浮能力好,不出现沉砂。
(3)提高钻井液抗污染能力,打好隔离液,避免钻井液与水泥浆混浆稠化。







4、油气侵后的钻井液应如何处理?
答:发现油气侵后应停泵观察井口,有外溢时应关井求压。井口无外溢,关井立管压力、套管压力都为零时,应根据油气侵程度决定是否加重。若油气侵严重需要加重时,应按每周密度提高0.03~0.05g/cm³的幅度,不要过猛避免造成井漏。然后循环观察,测量密度,若性能稳定,密度不降,证明已平衡地层压力。也可以采取短起下钻的方式来测量油气上窜速度,密度提高以油气上窜速度不超过10米/小时为度。当钻井液污染严重时,应进行针对性处理,并排油排气。加重的同时,要根据加入的重晶石粉量,按一定比例补充聚合物,以提高钻井液的悬浮能力,减小泥饼磨阻。
  处理油气侵钻井液时应当适量加水。因为处理油气侵钻井液时加处理剂、加重剂需要 一定的水份。否则钻井液难处理,流动性不好,钻井液中油、气不易排出,密度不易提高。
 






钻井生涯
新时代石油钻青的精神家园——传达钻井一线声音,讲解专业钻井知识,分享石油人生活点滴,关注企业成长,企业安全,传播正能量,带给您快乐,望您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