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基层治理“法治担当”——石家庄市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的盛邦花园第二社区缩影

时事   2024-11-18 22:58   重庆  

记者|郭新磊 焦新波

责编|李旭

正文共5113个字,预计阅读需15分钟▼

家有烦心事,邻里小摩擦,遇到矛盾纠纷,居民首先想到的是找社区,“依法”理一理。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建通街道盛邦花园第二社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独特的法治实践夯实社区治理工作。这里,法治不仅是一项制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深深根植于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盛邦花园第二社区打造了特色的普法模式和浓厚的法治文化,协同法官、民警、调解员、法学会法治护航小分队以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法治力量,构建了“联动+”调解机制,构筑起多重防线,通过“固定活动日+现场指导+随时沟通+线上联系”的机制方式,及时帮助居民化解纠纷,让居民之间“鸡毛蒜皮”的烦心事,有人过问有人管,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社区治理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凝聚法治力量,赋能社区治理’,是我们夯实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路径。”盛邦花园第二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文君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介绍。

建强法治阵地,“联系点”成为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助推器”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实施以来,石家庄市法学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推动全市、县(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落地生根、遍地开花,成为党委、政府的“首席智囊团”,企业健康发展的“首席顾问”,群众幸福生活的“首席护卫”。
其中,该市裕华区法学会积极探索基层联系点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有效衔接,依托法官工作站,在盛邦花园第二社区率先建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基层联系点,由裕华区人民法院民庭庭长孟伟彬和裕民法庭庭长马冲担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包联盛邦花园第二社区等小区。设立以来,联系点成了社区治理工作中的得力“法律顾问”,解决了很多小矛盾引发的法律难题,发挥了强大助力作用。
“这件事儿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邻里之间关系,还会影响物业工作的开展推进。事情圆满解决,化解了邻居们心里的‘疙瘩’,同时将潜在的一揽子问题化解,为我们群众办了件实实在在的好事。”裕华区某社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对“首席”孟伟彬表达发自内心的感谢。
原来,该社区两名儿童玩火嬉闹,导致37户居民储物房电表被烧毁。事件发生后,各方当事人就财产损失赔偿问题产生纠纷,孩子们的监护人认为此事与物业管理不到位有关,要求物业一同承担此次火灾造成的损失。而物业公司认为此次事件是因小孩玩火导致,不愿承担责任。同时,两个孩子的家长之间关于责任划分也产生争议,双方各执一词。
多次调解未果后,很多因储物房无法用电照明的居民产生很大意见。无奈之下,居委会向盛邦花园第二社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联系点“求诊”,请求“首席”“出诊”解决该纠纷。
裕华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孟伟彬了解情况后,把物业公司、两位孩子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社区调解员,约到一起共同进行调解,对责任划分以及损失问题向两名孩子家长以及物业公司释法明理,并就可能产生的后果向双方释明。
经过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由两名儿童家长当场共同支付物业公司材料款7200元,物业公司负责电表箱材料的购买以及安装。一起涉及近40户居民的纠纷,在“首席”的“诊治”下得到圆满解决。
为有效发挥“首席”联系点和专家作用,作为“首席”的裕华区法院两位法官,在审理一起交通案件时,特地把庭审现场“搬进”社区,将其变成“法治课堂”,让居民直观、近距离观看了庭审全过程,既丰富了群众的法律知识,又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裕华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古林华介绍,该区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基层联系点建立以来,为辖区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调处提供了专业又便捷的法律服务,减轻了很大的工作量,盛邦花园第二社区“首席”联系点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助推器”,也是该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亮丽“枫景”的一角。

创新法治实践,“法治护航小分队”“普法机器人”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在推进基层治理过程中,盛邦花园第二社区始终注重法治实践的探索与创新。该社区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法治实践项目,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法治护航小分队”也是盛邦花园第二社区的一大亮点。由公检法司各单位的法律工作者组成的4支“法治护航小分队”,活跃在该社区的广场、楼前等居民聚集的场所,开展法治宣讲、以案释法等活动,积极宣传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防范养老诈骗、平安建设等相关知识,提升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为辖区平安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该社区居民王大爷结识了一个“外国朋友”,在一段时间的频繁联系后,这名“朋友”向他推荐了理财项目。本来挺感兴趣的他,在听了法治护航小分队的宣讲案例后,默默地删除了这个“朋友”,避免了一场骗局。
石家庄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海平介绍,“法治护航小分队”是该市党委政法委、法学会探索建立的“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法律服务的新模式,引领广大法学会会员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共建立法治护航小分队162支,他们始终活跃在基层一线,为法治石家庄建设提质增效赋能。活跃在盛邦花园第二社区的法治护航小分队是全市小分队的一个缩影。
此外,盛邦花园第二社区还引入了“普法机器人”智能化法律服务工具。“普法机器人”能够自动推送普法信息,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居民的法律问题。它的出现不仅方便了居民获取法律服务,也提高了社区法治宣传的效率和覆盖面。
“这个‘专家’审核合同很快,可帮我大忙了。”居民王某要签订租房合同,对协议条款吃不准,打开“普法机器人”小程序后,通过“智能审合同”功能上传平台,系统很快进行智能合同审核,对照筛出的问题,他及时进行了修改。王某向记者表示,在盛邦花园第二社区居住很安心,遇到简单的法律问题,“普法机器人”能“秒答”。
“我们积极探索凝聚法治力量,打造‘法治护航’、数智化法治新模式,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处理好社区矛盾纠纷,夯实基层治理。”周文君表示。

 凝聚法治资源,“联动+”调解新模式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盛邦花园第二社区之所以能够成为石家庄基层治理的样板,离不开法治力量的凝聚与发挥。在调解工作中,社区协同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法学会等法治力量,构建了“联动+”调解机制,积极邀请法官、民警、调解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人员参与,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
去年夏天,该社区一业主发现地下室长期渗水,墙壁、地面及房内物品被浸湿,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经过一番查找,漏水的“罪魁祸首”并未查清,无法确定索赔对象。面对这一情况,受损居民原本打算将整栋楼的住户和物业全部起诉。
物业是否应承担责任?全楼业主也该担责吗?面临诉讼又该如何解决?这个法律问题让社区领导干部和物业公司人员有点“上头”。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启动了“联动+”调解机制,邀请法官和调解员共同介入处理。
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建议下,专业机构介入查找漏水原因,评估造成损失的程度。经过排查检测,原来是一楼一住户在早期装修时,为达到美观效果,将冷凝水管道包进墙内造成损坏,致使居民使用空调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堵塞堆积,并顺势渗进另一业主地下室。
掌握详情后,法官和调解员积极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并开展调解工作。在调解过程中,两人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向一楼住户明确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劝说受损业主理性看待赔偿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经过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事情得到妥善解决,避免了一场可能引发的诉讼纠纷。
这样的案例在盛邦花园第二社区并不少见。
每当居民遇到法律难题时,社区总能及时伸出援手,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在“联动+”调解机制作用下,这种“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治理效能,也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深耕法治文化,引导居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11月初,凉意袭来。60多岁的退休老人高大爷精神矍铄,每天都会到小区法治文化休闲广场锻炼身体。对他而言,这里不仅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更是学习法律知识的“第二课堂”。他笑着说:“以前遇到纠纷,总是想着怎么吵赢,现在学会了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用法以立身——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学法以明道——让法律成为信仰”……走进盛邦花园第二社区,一股浓厚的法治气息扑面而来。在法治文化休闲广场的凉亭下,抬头可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标语;漫步在法治休闲长廊,能欣赏到法律释解、普法故事;绿地中,法治格言、法治名句若隐若现,满眼尽是法治元素。在居民休闲或锻炼身体时,法治意识“润物细无声”地厚植在他们心中。

该社区还打造了特色法治文化楼道,每个单元楼道里都有法治文化主题,张贴着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记者走进民法典楼栋,入户大厅内“民法典来啦”的动漫字体十分可爱,引人驻足,高空抛物、民间借贷、婚姻纠纷等内容映入眼帘,这些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

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文君深知,法治文化氛围的培育是提升居民法治素养的关键。因此,她带领党员干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打造法治特色宣传阵地、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让居民随时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盛邦花园第二社区“红色共享家”,是一个居家会客厅式的服务中心,由“党员同志的红色家”“年长者的幸福家”“居民群众的贴心家”“少年儿童的梦想家”“青年人的活力家”“志愿者的奉献家”以及“快递小哥的歇脚家”等七个“小家”组成。
社区内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遇到劳动权益、社保医疗等法律问题,在“快递小哥的歇脚家”可以查阅法律资料和得到“法律明白人”解答;在“年长者的幸福家”,针对老年人设立了防骗顺口溜法治展板,加强预防打击养老诈骗,维护老年人健康安全;“少年儿童的梦想家”以关爱未成年人为主题,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每个温暖的“小家”都有法律法规保驾护航。
此外,社区还聚焦群众需求开展“订单式”普法、自编自导自演“三句半”,将常见的法律问题用欢快、朗朗上口的方式表演出来。
“通过多种形式持续提升辖区居民法治素养,让居民有事情能够想到法律、用到法律,引导居民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才能化解纠纷减少矛盾,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周文君表示。

法治成效斐然,一个个零距离的基层治理“桥头堡”构成一幅多元共治的生动实践图


盛邦花园第二社区管辖4个居民小区,有居民4000余户、7700余人,辖区内有医院、学校及商场等服务企业,租户、经商等流动人员众多。“人多,纠纷多”成了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和实践,盛邦花园第二社区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法治氛围日益浓厚,社区和谐稳定有序。
“居民有事情能够想到法律、用到法律。”说起前段时间处理的一起纠纷,周文君颇有感触。之前,小区内发生楼上楼下漏水,将一居民屋顶、墙面以及家具浸污,因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
“咱们去社区从法律层面厘清责任。”业主两方理智决定用法治方式处理此事。周文君接待后,和调解员一起了解事发原因,并将责任划分,向两方讲解法律依据,最后化解了纠纷。
如今,该社区居民每当遇到矛盾纠纷,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争吵打闹,而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在这里,群众遇到矛盾纠纷和烦心事,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把脉”“会诊”、社区法官工作室包联法官给调解,有法律调解室律师和调解员送援助,有社区网格员出主意,还有红色志愿队的党员帮助纾解……一个个零距离的基层治理“桥头堡”,一张张越织越密的基层治理网格,构成一幅多元共治的生动实践图,使社区“微纠纷”“微矛盾”能够顺利得以解决。
盛邦花园第二社区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让法治之花在社区绽放出绚烂的光彩,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其以点带面推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创建不断深入,使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该社区的法治实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22年被评为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024年初,该社区工作做法和经验入选石家庄市2023年度“人民最满意的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该社区法治建设成果的肯定,也是对社区未来法治发展的激励和鞭策。

·END·


民主与法制时报
中国法学会主管,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法制媒体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