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胃里“掏”出10斤食物?!提醒: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 | 每日健康

文化   2025-02-10 21:27   北京  
图片
来源:综合新民晚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生命时报、话匣子、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家应急广播等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
大家有没有
大吃特吃呀~


美食不可辜负
但一定要注意:
吃得太撑真的会危及生命!

近日,江苏南通一名41岁的女子
因反复暴饮暴食导致感染性休克
腹部肿胀如球
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
手术时,医生从她的胃里
清理出重达10斤的食物
还有无数结石
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图片

41岁女子暴饮暴食
胃里取出10斤食物

“原来吃撑真的会死人,职业生涯第一次遇见!”近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医师郭青松发了个这样的朋友圈。

患者张女士因反复暴饮暴食导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医护团队奋斗一夜操作全胃切除伴食管空肠吻合术,总算将张女士从死亡线上拉回,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即可出院。

613a99135bd3ff6a31cefbd739d00c8.jpg
图片来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

据了解,张女士日常食量就大,一个月前有腹胀不适的感觉,肚子也比以前大了一些,但是并未调整饮食习惯。过了两周,腹胀、呕吐越来越严重,几天前,早上吃了柿饼,整个腹部都开始疼痛,家人紧急把张女士送往医院治疗。

病人转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时,出现昏迷,为了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医护团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做检查检验发现患者血红蛋白仅为66g/L(正常值110g/L)、白细胞高达26*10^9/L,腹部肿胀如球高高隆起,CT提示十二指肠升部有可疑胃石,胃腔及十二指肠扩张,胃内大量“潴留物”(指胃内容物积贮而未及时排空)。

前来会诊的郭青松判断:患者感染性休克,还面临着急性肾衰竭的威胁,随时会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必须马上手术。”

图片
患者切除的全胃 图片来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

19点30分,手术开始。当郭青松一层层打开腹壁,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 十二指肠梗阻导致胃极度扩张,多发胃壁坏死穿孔,大量的食物残渣、胃酸、胆汁进入到腹腔内,胃底处薄弱如潮湿的卫生纸。郭青松介绍,柿饼中鞣酸含量高,与胃酸结合后会形成胃石,进入肠道后“卡壳”引发了肠梗阻,是患者剧烈腹痛的导火索。

  • 手术团队首先清理了超过3000ml的胃内容物,有大量的咸菜等,重达10斤,还有6cm大的胃石无数,切除全胃再重建消化道,历经近6小时,凌晨2点,手术结束。术后,张女士回到重症监护室继续严密监护治疗。

春节期间多地胰腺炎病例增多
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医生透露,春节以来,该院三个院区的消化内科接连收治了30余名胰腺炎患者,约是平时的两倍。主要原因是患者春节期间饮食无节制、摄入过多高油高脂食物。
杭州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在春节期间启动应急模式,短时间内接诊了10余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一位患者的治疗液体量约有4-5斤,十几个病人至少50多斤,医院的诊疗台已被铺满。
由于身体内部空间有限,当胃部迅速膨胀至正常饮食时的数倍后,会挤占心、肺等其他器官的空间,造成肺部扩张受限。

△一图看清吃撑的胃有多大(图源:生命时报)

因此,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后,人们常会感到“撑得喘不上气”,并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前区不适,甚至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情况。



节后肠胃“不堪重负”?

“补救指南”了解一下



避免暴饮暴食说得容易做到难,当面对炸鸡、烧烤等各类美食的轮番诱惑时,一不小心就容易沦陷。那么,在享受美食之后又该如何“弥补”?
  • 少量多次饮水
高脂、高糖食物中的钠含量通常较高,保持充足的饮水能加快机体代谢。大餐后建议适当多喝些白开水、绿茶或柠檬水,以少量多次为宜,有助于加速钠的排出。
  • “刮油”食物推荐
食物不能直接将油脂从体内“刮”出,但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能够帮助清扫肠道“垃圾”,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25~30克即可。
  • 水果类:石榴、桑葚、番石榴、梨等;
  • 蔬菜类:苦苣、竹笋、菠菜等;
  • 谷类:藜麦、荞麦、大麦、麸皮等;
  • 菌藻类:香菇、木耳、银耳、竹荪、紫菜、裙带菜等;
  • 豆类:黄豆、黑豆、芸豆、赤小豆、绿豆、豌豆、鹰嘴豆等。

  • 让肠道动起来
建议饭后20~30分钟进行一些轻量运动,如站立、散步,可减轻饭后不适。
为减轻身体负担,有些人选择在大餐后限制饮食甚至节食,但这样做可能适得其反,加重胃肠损害。正确做法是保证三餐正常饮食,同时减少高热量加工食品的摄入。

提醒大家

保持规律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

若出现剧烈呕吐

腹痛、发热、腹泻等不适

可能是胃穿孔、急性胰腺炎

肠胃炎的信号

需尽快就医





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请扫二维码
关注新华每日电讯视频号

监制:卢刚 | 责编:刘晶瑶 | 校对:张慧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主办《新华每日电讯》。有生命力的阅读,有温度的人和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