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6日,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上映。
紫色的毛衣,乏味的韩剧,
万年不变的炸酱面。
随后门铃响起,寒暄变成争吵,成年人的体面撕碎一地。魔幻而现实的中年爱情展开。最终在徐朗折腾了一圈后,又吃到了以前吃到想吐的炸酱面,只不过做面的人已是前妻。
电影通篇的荒诞,只为那句: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是道寻常。
爱,性,婚姻,如同一条亘古长河,途径贴吧论坛,路过微博公号,促进了1.9元盐选会员开通,最终被提炼成某红书里一个个#字符号后的男性批判小作文。
十年一瞬,从《金牌调解》到《再见爱人》,人们对开始一段感情变得迟疑,对结束一段婚姻愈发果决。于是在围城的年纪,便有了这两个月和数位朋友的交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男女的山川与海、爱与厨房。
七年之痒
他们出生时房价腰斩;他们入学时券商倒闭;他们中二时终身雇用制动摇;他们举办成人礼的当天,日本航空申请破产。
“如今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混沌的时代里,和我们这一代人有着太多的区别。”
这也是日本 90后共同的苦涩:
钱是底气,也是心结。
秀明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带便当,除去工作中必要应酬和极少数的聚会,最大的攒钱心得是远离新宿街头那些衣着清凉,表情卖萌的年轻小妹妹。而早纪习惯在下班后卡着时间在业务超市里购买打折产品,那几年很流行攒500元硬币,那是日元最大面额,从古至今黄灿灿的金属都能给人带来安全感。早纪和很多女生一样,专门准备了一个小猪存钱罐,将一枚枚硬币,小心翼翼地放入其中。
淳朴发言,最为致命。这话一出,对姑娘一向舌绽莲花的老杨也一时语塞,想了半天,算了,都在酒里了。
但最终,他们还是在17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问其缘由,早纪笑答:大概是《逃耻》综合症吧。如果像剧中那样,婚姻似乎也没那么吓人。
至于一直让两人焦虑的经济问题,也随着正式谈婚论嫁后烟消云散。毕竟在日本,房子从不是结婚刚需。而去掉房子后,结婚也就是一场仪式一次旅行。至于彩礼?也有,在日本管这东西叫结纳,通常在70-9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5万。整个婚礼的花费包括彩礼一起,通常在150-3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7-15万。除此之外,并无其他花销。对于在18年刚刚升职经理的秀明来说,也就是自己半年的工资。
至于婚后生活,其实和婚前也没什么区别。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秀明和早纪来到我们公司,希望购入一套位于西新宿的公寓。用秀明的话来说,这是他送给早纪的圣诞礼物。在得知我是华人后,秀明则表现出日本人或者说是东京人难有的热情。因为工作的原因,秀明和中国的业务往来比较紧密。他甚至可以用中文和我简单交流,话里话外都是对于中国男人婚姻压力的同情。从房子到彩礼,从表白到求婚,那地道的认知让我一度怀疑他早年留学过江浙沪。
终身任职
在2015年以后,越来越多的男生愿意找经济条件和自己差不多的女生结婚。前面提到的秀明早纪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看过频道前面内容的朋友对许哥应该还有印象。许哥来东京比我和老杨还要早些,目前有个自己的小型建筑公司。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如今的生活可谓充满疑惑。疑惑的来源有时候是老杨all in后潇洒甩出的27o,有时是苦等一夜不咬钩的鱼。但更多的则是,自己咋就娶了个日本老婆。
当时公司里的女同事经常和男同事吐槽说:“他们都要找派遣的,一点不给我机会。”等到男同事和女派遣员工结婚后,那些女员工大多辞掉工作,做专职太太。毕竟派遣员工的薪资通常也就二三十万日元,也就1万人民币多点,在日本属于多不多少不少的有点尴尬,所以不如专心来照顾家庭。甚至当时公司老板娘之前就是派遣员工。
就这样,有了领导牵头同事打板,叠加中文互联网对于“大和抚子”多年来的包浆式传播,许哥很快便迷失在嫂子一声声温柔的“前辈”声中。当时许哥也考虑过跨国婚姻家里是否支持。但想着自己多半要长居日本,于是心一软牙一松,面对美人计,许哥也丝滑的将计就计了。
新婚生活总是幸福的,嫂子在结婚后,从行政助理转变成全职主妇。用许哥的话说:当年一想到你嫂子曾经的温婉柔软将专属于我,那真是,真是,卧槽,还不会说了,老杨你整两句。老杨接话: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许哥轻微点头,但不置可否,老杨继续:饭在锅里,人在榻上?许哥一口酒喷出来,但后续也并未反驳。而老杨继续询问,那其他呢,结婚这事儿也不只是爱与厨房啊?许哥一脸自豪,继续描述。家里一年四季,井井有条,一尘不染,甚至有时候糙汉子回家都有点无所适从,怕把家弄乱了。特别是没孩子那几年。
嫂子每天早上起床就会将被子收起来折叠好,放进柜子里。至于日常的衣服,做到了随换随洗,熨烫折叠,分类放在衣柜里。许哥从来不担心找不到袜子、领带什么的。头天晚上,她会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放在固定的地方,以便取用。说到这里,许哥都会一脸优越看着老杨,因为那几年老杨频繁出差折腾,经常一身衣服从早跑到晚。和他许哥一比,老杨更像是干工地的。
这话给许哥聊的,老杨在旁边都快憋出内伤了,看到许哥停顿赶紧问一句:许哥,忽悠别人可以,你别老忽悠兄弟们啊。别光捡好的说,有啥不开心的,咱们罗汉局,但说无妨。
接着许哥念叨起创业后给婚姻带来的变化。首先,和绝大数日本单收入家庭一样,嫂子照看家里,自然也就掌管了财政大权。许哥上班时工资卡便交给嫂子掌管。每个月,嫂子会做一个家庭开支明细给许哥,让他了解家庭财务状况,诸如存款,余额,开支明细。当然,也会给许哥准备一笔钱用以日常的应酬花销。
老杨顺嘴一问,如今零花钱有多少。许哥回答十万日元。老杨点头,一周十万还行吧,那喊你去银座老不来,你不能真养小嫂子吧。随即许哥痛苦哀嚎:是一个月十万。老杨听完说道:哥啊,以后出去钓鱼饵料我包了。
许哥听完白眼都要翻到天灵盖里了。随后解释说这不是送你的,是放你那里藏两天,你嫂子最近查太严了。
老杨听完叹息:你好歹也是个社长,别的社长都是银座浪荡,你倒好,甩两杆都得偷偷摸摸的。许哥听完反驳:话不能这么说。你嫂子是辞掉工作嫁给我的,这么多年闺女老人都照顾的很好,家里大事小情都没让我操过心。要是没你嫂子,我能过上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如今日本不怎么讲究终身雇佣了,但是婚姻不一样。在一起就要终身任职的。
言罢,许哥转身上车离去,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看着许哥的车消失在街口的转角。老杨猛的发觉:不对!那不是他家的方向,那是海的方向啊。
厨房与爱
每到年底的时候,日本各报纸都会做做总结,有的总结国内外大小新闻,有的总结连载记事,还有的总结各种投稿。去年12月份的时候,中日新闻搞了个《つれにあい・もの申す、》主题盘点,并选出了年度杰出奖,挺有意思。有关这个专题,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译语,权且翻译为配偶吐槽吧。
有趣的是,原以为在婚难时代的当下,会有大批年轻情侣吐槽彼此。但等榜单公布,上榜的绝大多数是老年夫妇。
而在日本,熟年永远是婚姻矛盾爆发的集中期。
如果非要给这种现象找一个原因,那前三条里一定会有一条是:
反思日本男外女内的“单收入”模式,即丈夫外出工作,妻子在家负责家务和育儿。
因此日本家庭主妇是被法律认可职业。在政策上被称为“被抚养家族”,或“第 3类保险人”。
这条例在离婚也有效,而且结婚时间越长,可能领到的就越多,最多可以分一半。并且这一半是不计入婚后财产,婚后财产再额外分。
日本著名综艺《月曜夜未央》曾公开宣称,熟年主妇三大喜:鲜肉,闺蜜,死老公。
但以上的种种,随着丈夫退休后便攻守易势。曾经家里的收入主力如今只会躺着当个二大爷。妻子嫌弃家务帮不上忙,收入没有以前多。丈夫则觉得自己在外辛苦打拼了一辈子,临到暮年还要被老婆嫌弃,越发委屈。这也是日本近几年“熟年离婚”增加的原因。
但身边还真有恩爱到暮年的夫妻,不是别人,就是频道老友,居酒屋的大爷大妈。
作为我和老杨的日常居酒屋据点,老杨和大爷颇有种习性相反但臭味相投的诡异忘年交。老杨和大爷聊最近的感情生活,大爷则一副没吃过猪肉,但哐哐指挥猪跑的挥斥方遒。
爱人之间,如果没有那啥,
那不叫爱情,充其量算交情。
大爷说:日本人以性为羞,但不为耻。这事儿嘴上不说,但夫妻之间其实不避讳,杨啊,你知道不,现在日本碟片最大的消费群体是谁?是40-60的中老年。其实夫妻到了一定岁数,哪还有那么多大是大非的问题,无非就是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那这些小问题小口角怎么解决呢,月色一美,大汗淋漓,这时候大家不就都温柔下来了吗。这时候再面对白天的那些口角,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不就都解决了。
随后大爷起身,继续忙碌,看着大爷大妈的身影,老杨沉思片刻,说道: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对了,提臀术我看你没好意思当面学,想学不,求我,我教你啊?我笑骂两句,还没吱声,小凡在旁边举手:轻声道:杨哥,带我一个呗。多门手艺多条路,我也想学瑜伽。
后记
于是,人们会说,婚姻的前提是爱情,爱情的起点是性,三者相互纠缠。
但我还是要说:深情变成舔狗,自信变成普信,大方变成了怨种,含蓄变成了绿茶,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似乎连恋爱都要标签化,那些百转千回,那些绕床青梅,那些扫雪以待,似乎都成了昨日腐朽。但我依旧在等,等那个故事,等那位故人。
/
/
视频版请移步B站/YouTube:东京老萧
官网www.KingsJapan.com
微信咨询:masonjapan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