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教师成长系列(数学学科):在规范中成长——2024年见习教师督导课顺利进行

文摘   2024-11-26 17:27   上海  

2024年见习教师督导课顺利召开,此次活动聚焦课堂教学规范,旨在进一步提升见习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并展现学校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和整体素质。


11月18日8:40,在蘅仲楼114,张志远、周璟雯、刘达鹏三位数学见习教师依次呈现了不同主题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邀请了来自校外的督导专家和校内资深督导组成员深度参与,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对见习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全面指导和评估。



在数学组的展示环节,三位见习教师各自精心准备了一节授课内容,充分展示了他们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掌控方面的才华。课堂上,他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通过这三节课的展示,不仅体现了见习教师们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彰显了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张志远老师首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函数最值的概念,并认识到这一知识点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随后,他详细介绍了求解函数最值的多种方法,并通过具体的题目演示,让学生们掌握了这些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应用技巧。

张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函数图像在求解最值问题中的重要性。他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让学生们清晰地看到函数在不同区间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函数的最值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对函数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们在课堂上反响热烈,积极参与讨论,争相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张老师也耐心解答学生们的问题,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周璟雯老师围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定理”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探索,并最终得出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在课堂上,周老师不仅详细讲解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还通过实物演示、小组讨论、学生上台讲解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学生们在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探究,最终得出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她执果索因,从题目中的结论出发,逆向推导,逐步展示出两种垂直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解过程中,周老师不仅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更强调了解题思路的整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刘达鹏老师首先从一个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苏州天平山研学活动来引入课题:函数的最大(小)值,再利用初中学过的具体函数,通过足够多的引例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总结函数最大值的特征,并给出合理的定义。接着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讲解函数最值的求法和技巧,并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小组研讨。最后总结课堂所学,突出数学建模思想,为下节课介绍函数模型的建立和函数的应用做铺垫,希望同学们不断积累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见习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撰稿:张志远 周璟雯 刘达鹏

摄影:杨逸峰 曹东旭 李秉泽
审核:张珂

部门:教研处

上海交大附中
上海交大附中官方微信账号,主要发布学校活动、招生政策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