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留言区,我看到有些读者,说受过父母、其他亲友长辈、或职场小人的伤害。
我想说的是:
“不要与烂人烂事纠缠,可以允许自己不喜欢对方,但也要尊重对方的存在(尤其是对于父母),学会课题分离,把对方的事还给对方,把自己的事还给自己。”
就如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大脑智慧:父母是父母,自己是自己,当有一天你成就霸业,所有人都会向你臣服》。
允许一切发生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一些不喜欢的人,甚至是伤害过你的人。
如果一味纠缠,只会让自己陷入内耗的深渊,无法自拔。
唯有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才能轻装上阵,活得自在从容。
首先,我觉得要允许一切发生。
曾看过一句话:“人生路上,有两种人一定会遇到:一种是来渡你的,一种是来锤炼你的。”
渡你的人,给你温暖和力量;锤炼你的人,给你伤痛和教训。
但无论是哪种人,他们的出现都有意义。
正如莫言所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人生亦是如此,没有遗憾,就不会珍惜;没有坎坷,就不会成长。
所以,遇到伤害你的人时,不要抱怨,不要憎恨,更不必耿耿于怀。
要学会允许一切发生,因为所有经历,皆有因果。
作家刘同也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刚做电视编导那会儿,他满腔热血,总想着大干一场。
可由于缺乏经验,再加上性格直率,他得罪了不少人,工作也频频出错。
有一次,刘同负责一个节目的后期剪辑,由于时间紧迫,他熬了几个通宵才把片子做出来。
可节目上线后,却遭到了制片人劈头盖脸的痛骂,说他剪辑得一塌糊涂,要求他马上返工。
那一刻,刘同既委屈又愤怒,他强忍着泪水,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制片人早就想把他赶出节目组,但领导觉得他还有救,便故意安排了这次“试炼”。
从那以后,刘同变得谨言慎行,他拼命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渐渐在电视台站稳了脚跟,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畅销书作家。
如今,再提起那段经历时,刘同早已释怀。
他说:“人生就是这样,当你走过一段路后,才会发现,原来那些伤害过你的人,都是来渡你的。”
的确,人生路上,伤害在所难免。
但每一次伤害,都是一次觉醒;每一次考验,都是一份收获。
所以,不要害怕伤害,更不要抗拒成长。
尤其不是要莽撞和盲目,遇到让自己不顺心的事和人,就暴怒,与人撕破脸。
你要须知:你的一切行为,背后都是有成本的,你要具备收拾一切烂摊子的能力,你才可以去随意发泄脾气。
可是,这份能力,又有几个具备呢?
所以,我希望所有读者,要学会在伤害中反思,在逆境中磨砺,如此,方能成就更强大的自己。
原谅别人,是放过自己
在《奇葩说》中,马东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多年前,他曾和一位朋友共同创作了一个剧本,可就在开拍前夕,朋友却把剧本卖给了别人。
马东得知后,非常生气,他觉得朋友背叛了自己,便发誓此生都不再与他来往。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东渐渐意识到,这件事虽然让他损失惨重,但也让他看清了人心,增长了见识。
更重要的是,他一直活在怨恨中,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于是,他主动联系了那位朋友,不仅原谅了他,还邀请他一起合作新的项目。
结果,两人的合作非常愉快,还创造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马东感慨地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明白,原谅别人,其实就是放过自己。”
深以为然。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释怀,不是因为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因为我们无法原谅自己。
我们害怕承认自己的失败,不敢面对自己的脆弱,于是,便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让自己活在怨恨中。
可这样做,除了让自己更加痛苦,毫无意义。
因为,真正伤害你的,不是别人的无情,而是自己的执着。
所以,与其纠结过往,不如放下执念,学会释怀。
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人生还要前行。
只有放下别人的错,才能解脱自己的心。
正如林清玄所说:“一尘不染不是没有尘埃,而是尘埃任它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
当你学会了原谅,也就拥有了治愈自己的力量。
曾看过一个故事。
有两只刺猬,为了取暖紧紧相拥在一起,可没想到,彼此身上的刺,却把对方扎得鲜血淋漓。
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样既能取暖,又不会伤害对方。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走得太近,是一场灾难;离得太远,又会生分。
唯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相处舒服,关系长久。
作家贾平凹就深谙此道。
他平时喜欢安静,可偏偏有很多人喜欢去他家做客。
这些人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慕名而来的粉丝,还有的是前来求助的陌生人。
他们到贾平凹家后,不仅大声喧哗,还乱翻他的东西,让他不胜其烦。
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便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口:“上联:心事浩渺连广宇;下联:于无声处听惊雷。”
意思就是说,他希望来访者能明白,自己需要独处的空间,不要再来打扰。
看到对联后,那些懂事的客人,便自觉离开了。
而那些不懂事的,贾平凹便直接拒绝接待。
就这样,贾平凹终于有了清净的日子,可以安心创作。
后来,他在《自在独行》中写道:“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
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边界感。
如果一味迎合别人,委屈自己,只会让自己活得越来越累。
唯有学会拒绝,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毕竟,不是所有的关系,都值得你去维系;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去靠近。
对于伤害过你的人,你可以选择原谅,但不必继续亲近。
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对彼此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过一个概念,叫“课题分离”。
意思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判断一个课题归属的标准,就是看谁为这个结果负责。
比如,有人不喜欢你,这是他的课题,你无需为此焦虑不安;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这是他的课题,你也不要因此怀疑自己。
同样,你不喜欢某个人,也是你的课题,与他人无关,你也不必藏着掖着,刻意讨好。
当你能够分清楚课题的归属,就不会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会让别人轻易干涉自己的课题。
如此,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简单明了,人生也会轻松自在。
有一位博主就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有一次,她参加了一个活动,结束后,她发了一条朋友圈,庆祝活动圆满成功。
可没想到,却遭到了某个同行的恶意评论,说她抢了自己的资源,还诅咒她永远红不了。
看到评论后,她非常难过,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被人如此对待。
后来,她想明白了,原来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眼中,总想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于是,她删除了那条朋友圈,也屏蔽了那个同行。
从那以后,她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专注于自己的成长。
如今,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短视频领域闯出了一片天,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演讲者。
正如她在演讲中所说:“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要满足每一个人,而是要找到跟自己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
人生在世,众口难调。
你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也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与其活在别人的眼中,不如活在自己的心里。
当你学会了课题分离,就会明白,别人怎么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课题,活出自己的精彩。
余生,把精力留给值得的人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如果总是纠结于过往的恩怨,就会错过眼前的风景。
所以,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不如学会释怀,好好爱自己。
正如作家张小娴所说:“无论生活怎样,都不要忘记微笑。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
余生,愿你学会放下,懂得释怀,把精力留给值得的人,把真心留给对的人。
1-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人生路上,伤害在所难免。
如果一味沉浸在痛苦中,只会让自己更加狼狈不堪。
唯有放下别人的错,才能解脱自己的心。
毕竟,生活不是用来较劲的,而是用来感受的。
当你学会了释怀,就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痛不欲生的过往,都将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2-学会课题分离,活出自我
人生短短几十年,最要紧的不是讨好别人,而是取悦自己。
不要总是活在别人的眼中,也不要总是为了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
要学会课题分离,分清楚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如此,才能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最后,还是那句话: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当然,我也不是你口中所说之圣人,毫无所求,我也是凡人,生活在这红尘里。
衷心感谢我的读者朋友们,祝我所有兄弟姐妹,在这三千世界里,都能有大福泽。
愿好运永远与你相伴!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