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动态】厚植为民情怀 绘就民生底色丨省民政厅汇聚优质资源助力全省驻村工作

文摘   2024-11-04 19:55   黑龙江  

善行龙江,寒冬送暖。今年1月,一场名为“党建引领 民政牵挂 寒冬送温暖”的慈善帮扶活动正在火热进行,这场跨越寒冬的善行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心里。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共同开展“党建引领 民政牵挂 寒冬送温暖”慈善帮扶活动,协调对接省慈善联合会资源,为全省中省直单位驻村帮扶工作152个村的受灾家庭和困难群众16922户送去爱心物资,帮助受灾和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去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建设幸福龙江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民政部门为党赢得民心的政治属性,以“民政牵挂”品牌矩阵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乡村振兴中的民政任务清单。省民政厅汇聚民政优质资源,指导各地民政部门积极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与驻村工作队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在为“乡里乡亲”办好民生实事的同时,有效助力全省驻村帮扶工作。


救助政策惠万家  兜底保障成果继续巩固深化

    去年10月起,桦川县丰年村的驻村工作队,给村里每一户低保家庭送去“暖心牵挂幸福享有清单”,帮助他们通过手机上的“龙江民政通”微信服务小程序一键查询享受的社会救助政策待遇。清单上,低保特困、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一项项救助金一目了然,为困难群众量身定制救助“套餐”,给他们带去满满的获得感、安全感。

    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是民政部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的重要内容。省民政厅以“民政牵挂 救在身边”社会救助品牌为牵动,健全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将党的温暖和牵挂送到群众心坎上。

    优化政策供给,做到“应保尽保”。在持续实施“单人保”“低保渐退”“就业成本扣减”“刚性支出扣减”“分类施保”政策基础上,2023年以来,出台《关于扎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质效的通知》《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暂行)》三个重量级政策,明确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将专项救助由5类扩大到11类,由低保、特困对象拓展到低保边缘、刚性支出困难群体,实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2023年农村低保人数较上年增加4.76万人。

    提升救助水平,做到“应救尽救”。2024年将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17元,较2020年增长41.2%,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由60.6%提高到72.8%。实现18个边境县社会救助标准和全省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城乡一体化”,惠及6万余人。在全国率先实施临时救助“全省通办”,落实“先行救助、后补手续”,2023年以来救助农村遇困群众19.43万人次。

    强化监测预警,做到“应兜尽兜”。民政部门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省、市、县三级数据纵向联动,省直16个部门及23家金融机构、66项数据横向共享,对申请救助的困难群众综合评估,形成“一户(人)一条救助帮扶链”,全省动态监测农村低收入人口153.85万人。与乡村振兴部门定期交换数据,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进行排查,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已将26.26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一老一小”有依靠  农村重点群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让老人安度晚年、让孩子快乐成长,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对他们的保障到位与否、关爱服务怎样,直接反映出我们政策的力度、温度和效度。省民政厅在优化供给上聚焦用力,全力推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保障更加普惠、可及,让农村重点保障群体生活有依靠、心里有暖阳。

    各地民政部门以“民政牵挂 守护夕阳”龙江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品牌为牵动,持续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建设幸福养老服务体系。省民政厅相继出台60余项规划政策文件、制定21个地方养老服务标准、推出包含23项内容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动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城乡全体老年人。兜底服务更加坚实,实施特困供养机构护理能力改造提升工程,将全省7万符合条件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实现“十四五”市县两级公办养老机构全覆盖,累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近4万户,有效提升农村困难老人生活幸福和安全指数。普惠服务稳步拓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发展到5229个,老年助餐服务设施达到1250个,县级敬老院和乡镇特困供养机构能够就近就便为老人提供送餐、日托、短托等照护服务,让优质养老服务加快向农村老年人身边、家边、周边延伸。创新开展“关心我的特殊困难老人邻居”志愿服务活动,建设民政服务站1196个,开展慈善关爱项目1390个,受益困难群众56万余人次。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省民政厅以“民政牵挂 共护未来”品牌创建为引领,为农村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全省实施龙江“向日葵计划”,建成1278个未成年保护工作站,全方位承载福利保障、维权服务、紧急干预、政策咨询、宣传引导等14项功能,有效覆盖城乡儿童服务需求。同时,推动实施城乡统一标准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全省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不分城乡户籍,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保障长度延长至硕士研究生。联合9个部门建立“政策找人”工作机制,实施“清单式”办实事、“人户分离”儿童服务管理,全方位监测督导政策落实。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建强用好村级儿童主任队伍,定期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走访排查,畅通关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专项服务更精细  乡村建设、发展、治理成效明显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既是社会组织的重要使命,又是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重要体现。省民政厅主动对接各地驻村工作队,强化省、市、县、乡、村上下联动,打破地域界限,“点对点”“手牵手”“心连心”,全面拉动各类社会组织,助力解决基层百姓实际问题。

    在拜泉县,齐齐哈尔市川商商会投入资金16万余元,为民生村捐赠太阳能路灯90盏,切实解决170多户村民晚间出行难的问题。在林甸县,大庆市民政局引导大庆市机动车检测行业协会,与永久村签约定向捐赠协议,将2万元资金送到第一书记李林峰手中,专门用于修建水井房工作。在桦川县,省装修材料行业协会为创业乡210个低保、特困、脱贫户定制了210套夏凉被,总价值近1.5万元,将温暖送到帮扶对象手中。

    省民政厅通过“民政牵挂 伴在左右”品牌系列活动,切实发挥“组织引导员”“沟通协调员”“参与设计员”引领作用,持续激发社会力量精准对接乡村振兴,2023年以来全省近500家社会组织携会员单位投入超1.5亿余元。在全国首创龙江“社会组织伙伴日”帮扶大集,连续举办五届系列活动。创新开展农民电商“小能人”培训,邀请网络大V开展“千村千品帮万农”公益直播带货,为驻村工作队提供助销农副产品专区,省内1000余家社会组织携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助力和带动万名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统筹推进“民政牵挂 为爱护航、逝有所安、残友我助、名系龙江”品牌建设,数字赋能婚姻、殡葬、扶残助困,全省各地实现“三个一件事一次办”,让专项社会服务更加便捷可及。持续优化殡葬服务,全省建设100个农村中心乡镇公益性骨灰寄存堂,有效补齐殡葬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地区殡葬服务均等化水平。全省实施困难群众殡葬“四项基本服务”费用惠民减免政策和收费价格控制机制,5个市(地)将减免政策延伸覆盖到城乡全体户籍居民。持续优化地名服务,推动地名服务城乡均等,深化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全省近20万条地名信息在互联网规范上图,促进快递进村、山货进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传承龙江文脉、留住美好乡愁。


倾斜支持再加力  民政驻村帮扶工作踏踏实实

    驻村干部承载着群众对乡村振兴的期盼,他们扎根基层、融入基层、服务基层,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省民政厅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驻村帮扶,并加强跟踪管理,确保选得好、干得好。厅党组定期听取驻村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指导驻村工作队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激发驻村干部主动投身一线建功立业,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综合能力,推进村级产业发展壮大,激发村民内生发展动力。

    在丰年村,省民政厅驻村工作队精准对接村民实际需求,积极利用民政资源,把“民政牵挂”系列品牌建设贯穿为民服务工作始终,大力推进各类政策在村内落地生根。建强组织方面,厅机关党委与工作队建立党建书籍捐赠的长效机制,有效助力村图书馆充实丰富的书籍资源,以慈善帮扶、社工服务、社会组织捐赠等契机,多次指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助力村里党员教育“走实”更“走心”。兴村富民方面,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协调省级社会组织到村里开展定点帮扶,为村谋划发展特色产业项目、盘活产业项目。省民政厅驻村工作队还与省外事办驻村工作队联合举办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宣讲会,帮助村民争取就业机会。加强治理方面,工作队对接省康复医院资源,针对村里鳏寡孤独困难村民,建立医疗帮扶的长效机制,开展老化试点服务,免费提供义诊服务,为村里提供轮椅、手杖等辅具器械,有效解决了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同时,省民政厅连续投入资金力量,先后为村里建设3100平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00平米政务服务中心、300平米的室内文化活动中心、1400平米室外活动场所,维修道路1.2公里,重建进村桥梁,帮助丰年村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有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

来源:龙江先锋网

桦川组工
传播党的声音、交流党建经验、展示桦川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