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街·明医说】30岁就中招!这个门诊竟挤满年轻人…网友:很痛,但真香!

健康   2024-11-17 08:20   北京  

理疗按摩曾被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如今却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开来。此前,一张年轻人扎堆在医院“吊脖子”进行颈椎牵引的照片引发热议,在社交平台上更是有不少年轻人“晒出就诊单,为医院理疗“站台”。医院的推拿科、理疗室俨然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健康“朝圣地”。

《生命时报》记者探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推拿科。一位做中频电疗的患者徐玉(化名)告诉记者,她今年37 岁,30岁就开始到这里进行治疗,每次主要做推拿和中频电疗两个项目,从挂号到结束,一整套下来大概 2 小时。“我在咖啡店工作,每天站着的时候比较多,有时要低头操作咖啡机,或对着电脑做财务报表。受工作影响,经常脚酸、腰疼、脖子僵。”30岁左右时,徐玉的腰疼已经发展到牵连胯骨,走路时腿都抬不起来,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医生建议徐玉手术,但她想先保守治疗试试。尝试过服用中药、针灸等治疗方式后,徐玉发现推拿最适合自己,认为主要是见效快、没副作用,做完就很舒服,之后一整周都不会出现疼痛感。由于工作会不断带来劳累、损耗,疼痛仍不时复发,除了生孩子的两年,徐玉一直坚持以每周或每两周1次的频率来医院治疗。她表示:“效果很好,连怀孕时腰部负担大那会儿,都没出现腰疼到走不了路的情况,现在这个频率的治疗能让我保持很好的工作、生活状态。而且,到医院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费用也不高。”

北京中医医院推拿科主任马彦旭告诉记者,像徐玉一样年纪轻轻、坚持理疗的人不在少数。工作日每位医生接诊15名患者,30岁左右者占比大;到了周末,年轻人更密集,基本在30岁左右,40岁以上的不多。







现代生活方式是致病源头

马彦旭介绍,手法治疗包括推拿、关节松动、关节复位等传统手法;物理治疗包括颈椎牵引、红外光热疗、中频电疗等仪器治疗。手法治疗依赖于专业医师的技法缓解疼痛,物理治疗更侧重利用现代科技设备进行精准消炎镇痛、局部改善循环。两者常结合使用,治疗慢性骨性关节病,包括肩周炎、膝关节炎、网球肘、腱鞘炎、踝关节劳损等,还常用于骨折术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辅助治疗。

马彦旭表示,近年来,到推拿科就诊的年轻人明显增多,基本都是颈椎和腰椎疾病患者,其中颈椎问题约占六成。这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密不可分。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久坐办公方式流行、体力劳动减少、工作强度增加,都在无形中压垮了大家的颈椎和腰椎。

传统数据显示,颈腰椎病好发年龄在 38 岁后,但目前的临床情况是这一年龄明显提前。许多人在30岁左右甚至更早,就已经出现颈腰部骨骼退变的迹象和症状。
患者以30~40岁最为集中,正值工作最紧张的时期。长时间、高强度的颈椎和腰椎负担,导致骨骼逐渐从形态不好,过渡到病理状态,疼痛感频发,影响生活和工作。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调理,会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马彦旭解释,慢性骨科疾病中有一句俗语“疼轻麻重木难移”,意思是说,疼痛并不难治,多半由发炎引起,通过药物和理疗消炎止痛即可缓解;但若疾病未得到控制,骨骼关节退变程度过重,压迫神经、脊髓,进展到麻木、酸胀阶段,继而发展为脊髓性颈椎病等,引发手麻、头晕、行走不利等,就只能通过手术治疗了。







调治结合才能护好腰颈

我国约 10%~2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颈腰椎病,但真正接受规范治疗的人不到 1/5。很多人将之视为“劳累病”,疼了就休息几天、贴贴膏药。马彦旭表示,这些都是错误的应对方式。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治疗难度和花费都将增加。从临床治疗来看,很多患者反馈手法加理疗效果立竿见影,这点从他们的依从性就能看出来,大部分人都会及时复诊。

马彦旭认为,医院理疗能受到年轻人的认可,主要是由于两大核心优势:一是治疗专业。相较于院外的理疗馆、按摩店,医院推拿科医师会根据患者主诉、影像检查等进行个性化治疗。二是安全性强。理疗本身无需用药,减少了对胃肠、肝肾功能的影响,医生还会严格遵循卫生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减少交叉感染、对非适应证患者实施操作等风险。

慢性骨病最大的特点是“病走熟路”,稍微受凉、劳累就容易复发,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发作会越来越频繁。因此,马彦旭强调,持续积极复诊非常重要,不能陷入症状稍微缓解就停止治疗的误区。但理疗并非万能,也有适应证和禁忌证。疾病发展阶段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理疗一般面向亚急性期或缓解期患者,急性期则以用药、骨科手术治疗为主,不当热敷、按揉可能导致症状加重。比如腰椎滑脱患者,本身面临关节错位、腰椎管狭窄等问题,按压可能越压越窄,导致病情恶化。此外,18岁以下骨骼未发育完全者、85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心血管疾病、骨肿瘤、骨质疏松、近期手术患者及孕妇等都不宜进行手法治疗。

马彦旭提醒,要想预防和控制颈腰椎病,生活方式调理也很重要。1.避免过度劳累。持续坐立、低头看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工作间隙应多起身活动。2.加强肌肉训练。平常要加强肩颈、腰背肌的锻炼,通过平板支撑、小燕飞、颈部肌肉对抗训练等动作强化局部肌肉力量。3. 保持正确姿势。日常注意维持正确坐姿、站姿和躺姿,避免低头或弓背;选择合适高度和软硬度的床垫、枕头;提重物时,用屈膝代替弯腰,避免造成背部的额外压力,引发损伤。




马彦旭



主任医师

专长: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网球 肘、颈椎病
出诊时间:推拿科 周二、周四、周五、周六下午

本文已刊发于生命时报

编辑:宣传中心

“医说就明了系列又上新啦

宽街明医帮您直面社恐

点击视频查看就诊攻略



如您在就诊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拨打我院公众与患者健康服务热线:010-84712345

北京中医医院订阅号
中医科普 服务百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