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怀化溆浦县一公立医院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产妇死亡事件。
11月5日,一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不幸身亡,家属情绪激动,将棺材抬至医院大厅,要求医院给出说法。
网传视频显示,现场家属痛哭失声,而多名医务人员在门口列队,场面一度十分紧张。
这起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网友猜测,事故可能是因麻药过量导致的,造成了大人和孩子双亡的悲剧。
医院方面对此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医院表示,产妇的死亡原因是羊水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救治难度极大。
医院强调,在产妇发生危险后,医务人员已经全力进行了抢救,但遗憾的是未能挽回产妇的生命。
对于家属的行为,医院认为其已经构成了医闹,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营秩序。
溆浦县卫健委也迅速介入此事,表示已派专班处理,并理解家属的悲痛情绪。
但同时指出,家属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合理表达诉求的范畴,对医院的正常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事实上,自2014年起,国家就已经将私设灵堂、摆放棺材等行为明确界定为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到了2015年,这类医闹行为更是被正式纳入刑法,予以严厉打击。
尽管在法律的震慑下,“硬医闹”行为在近几年有所减少,但并未完全绝迹。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在患者死亡后,如果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尸检。
但在现实中,许多死者家属往往因情绪激动而拒绝接受尸检,坚持认为“好好的一个人去医院,然后就死了”,从而选择抬棺闹事、停尸要价等极端方式来表达不满。
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处理许多问题时,人情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
在医疗纠纷中,这种倾向尤为明显。许多时候,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相关部门在处理医闹问题时往往采取绥靖政策,对闹事者予以一定的妥协和让步。
这种做法在长远看来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助长医闹风气的蔓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事件中,医院的态度显得尤为关键。
与一些公立医院在面对医闹时的软弱不同,一些民营医院在处理类似事件时表现出了更为强硬的态度。
例如,在另一起产妇死亡事件中,某民营妇产医院在面临家属的医闹行为时,选择了报警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最终,法院支持了医院的诉求,判决闹事家属赔偿医院损失并公开赔礼道歉。
这一案例无疑为其他医院在处理医闹问题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对于社会而言,医闹事件不仅仅是一起起孤立的个案,它更是对社会和谐稳定和法治权威的严峻挑战。
医闹行为不仅损害了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也加剧了公众对医疗安全和医患关系的担忧。
如果不加以有效遏制,医闹现象势必将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对医闹行为予以零容忍的态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医疗纠纷处理途径的认知度。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医闹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法律的威严得到有效维护。
同时,医院方面也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