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乳木果吗?”
乳木果树原产于非洲,被誉为生命之树,一直流传着“20年开花,30年结果,能活300年”的故事,是尼日利亚、马里等国家的主要油脂原料。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带回乳木果苗并委托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开展乳木果引种研究。
同年,植物学家们在元江、西双版纳、湛江和厦门四地选址试种乳木果。15年后,只有元江因其干热河谷地带与非洲原产地气候相似,首批878株乳木果树实现挂果。元江成为了当时中国唯一种植乳木果并挂果的地方。而Shea生物项目团队负责人彭晨从小就生活在这里。
今年10月,彭晨带领Shea生物项目成功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主赛道银奖,将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推向了全国市场。一年前,她从未想到自己会与乳木果产生这么深的连接。
从无人问津的乳木果
到用户青睐的化妆品
元江种植的乳木果
2023年10月,刚进入大学的彭晨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学校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创业分享课。课上,在听完“福戈咖啡”创始人张敬康分享自己的项目如何通过嫁接技术缩短咖啡挂果周期且提高挂果率后,彭晨突然想到了家乡乳木果的扩繁是不是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活动结束后,彭晨带着疑问找到创新创业学院的焦艳军院长想向他咨询国内乳木果产业化的解决方式。没想到彭晨想通过嫁接实现乳木果扩繁的想法得到了焦艳军院长的认可,他告诉了彭晨基本的商业逻辑与商业思维,并邀请她加入创业精英班。这个小小的契机让彭晨开启了关于乳木果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精英班里,彭晨遇到了一群对乳木果油有着热情与好奇的队友,并一起组建了Shea生物项目团队。
创业精英课课程安排
新鲜采摘乳木果
于是,Shea生物项目团队亲自前往元江乳木果种植区与农户沟通,了解乳木果的生长习性。在拜访行业专家、调研市场后他们发现乳木果无法产业化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挂果周期长,从种子到挂果至少需要10年;二是挂果率低且不稳定,常常出现大小年的情况;三是传统热压法提取技术易导致有效成分失去活性。所以摆在团队面前的是两大困境:如何实现规模化种植以及改进提取技术。
1
探索规模化种植
乳木果通过种子繁殖,需要10年以上才能完成发育进入挂果阶段,而嫁接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挂果周期。因此,培育强健的砧木和筛选优质成熟穗条,成为实现种植产业化的关键。
团队成员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进行技术研究
通过焦艳军院长的引荐,Shea生物项目团队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支持下选用2-3年生的优质苗木作为砧木,并筛选出挂果率超过80%、果径不小于5厘米、树龄25-30年的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经过实验室脱毒处理后,嫁接苗可在三年内挂果。
嫁接技术的研究与实验
针对乳木果产期挂果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Shea生物项目团队收集整理元江基地60年挂果数据,将土壤数据、浇灌水量与挂果量进行数据建模分析,利用openAI进行480小时的数据分析与AI训练,形成科学动态的水肥比方案,确保不同自然因素下的挂果率不低于80%。
团队成员在学校实验室进行数据检测
面对元江乳木果种植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化的困境,Shea生物项目团队积极寻求新的种植地。经过调研,Shea生物项目团队发现云南红河流域的气候、土壤条件,与非洲原产区相似。且通过专家团队论证,乳木果因其根系发达,可以作为红河流域有色金属矿区生态修复植物,生态修复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乳木果产业化的第一重困境算是解决了。
项目负责人在元江基地进行引种
2
尝试改进提取技术
Shea生物项目团队面对的第二重困境是改进提取技术。传统乳木果油的提取技术采用热压榨法,这种提取方法会导致应用过程中需进行工业除臭和漂白处理,限制了其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在学校的牵线下,Shea生物项目团队达成与校外实验室的合作,并开创性地提出超分子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将新鲜的乳木果进行破壁粉碎、超分子萃取、离心分离,将其活性成分保留至95%以上。
团队成员在实验室进行测试
通过该技术可以在30-40摄氏度的温和条件下,从固体基质中高效分离出乳木果油,且油品纯度高达95%。目前,该技术已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完成小试,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Shea生物项目团队在云南现代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中试,超分子二氧化碳萃取效率达98%,较传统方法提高38%,他们将杂质含量控制在0.004%以下,远优于行业标准的0.02%。
提取技术的改进标志着乳木果油可以在医药、食品等领域进行应用。因乳木果油与人体皮脂分泌油脂的各项指标较为接近,具有天然的防晒、保湿、抗氧化等功效,能够滋润肌肤、防止肌肤干燥开裂、舒缓肌肤刺激、减缓肌肤老化,同时还能起到消炎作用,让Shea生物项目团队意识到乳木果油添加到化妆品中的价值。
添加乳木果油的护发素、护手霜等产品
目前,Shea生物项目团队在乳木果提取领域的关键技术专利布局已初步完成,共被受理7项专利。彭晨作为第一发明人,已申请一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团队成员对乳木果系列产品进行试用
项目负责人在南博会向巴基斯坦大使介绍乳木果
团队还受云南省商务厅的邀请,作为特邀参展商参加了今年7月份参加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与云南头部主播、非洲大使携手在直播间推荐乳木果原料及其衍生产品,在线人数超2w人。
从零开始,到创赛银奖
2024年年初,在解决乳木果产业化问题后,彭晨决定带领Shea生物项目团队向今年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发起冲击。
在初期,Shea生物项目团队面临着很多困难,诸如市场调研的繁琐、技术知识的匮乏、资金资源的紧张、市场的冷漠……每一步都让项目走得异常艰难。
团队成员在学校办公室内整理材料
他们熬夜查阅资料,反复试验产品配方,多次前往元江种植区与农户沟通,了解乳木果的生长习性。
在元江基地考察的团队成员们
在前往元江基地时,由于路况不好,车辆无法前往,团队成员只好徒步上山。顶着40度的高温,所有人的鞋子都处于半废状态,但没有人有一句抱怨。
7月省赛结束,Shea生物项目团队虽成功拿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云南赛区金奖,但与全省高校创业团队同台竞技让他们意识到以目前团队所做的不能支撑项目走得更远,于是他们再次深入基地进行研究。
在基地,他们与研究院的老师共同学习,进行实验考察,了解产业原理和商业价值。整整两个月,团队成员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彭晨说:“有时候我们吃饭,吃着吃着在桌上就睡着了。”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提取工艺,与科研机构合作,优化产品配方。为了拓宽市场,他们四处奔波,参加各种展会,与潜在客户建立联系。
项目负责人向云南省商务厅进行乳木果推荐
最终,在今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舞台上,他们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同台PK并凭借出色的表现斩获银奖。“这一刻,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但对我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奖项的获得,更是对我们艰苦坚守、不懈努力的最好肯定。”彭晨说。
Shea生物项目团队参赛合影
未来,Shea生物项目团队将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市场认知度,以更好地推动乳木果的产业化进程,引领乳木果走出中国产业新范式!
校对|张藜
审核|吴承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