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情】帮扶教师风采录——嘉峪关一中 李得洁

文摘   2025-01-03 19:01   甘肃  

情系桑梓育新光  德润学子启远航

      李得洁,定西渭源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教师,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2007年毕业后,他投身异乡职场,故乡那片温暖又质朴的土地在身后渐行渐远,但却总能在不经意间,撩拨起他心底最柔软的情思。2024年年初,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以知识为笔、爱心为墨,续写与家乡的新篇章。

定格山水 赤子情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牵挂和眷恋。投身教育帮扶,李得洁老师的满腔热血不仅倾注于三尺讲台,还洒向家乡的山川大地。业余时光,他化身家乡的“视觉诗人”,用相机书写对故土的眷恋。晨曦微露,当第一缕阳光轻吻山峦,他已背着相机,穿行在蜿蜒山径。山间薄雾缭绕,如梦似幻,他迅速调好焦距,捕捉这空灵之景。蓬勃欲出的朝阳,孤独又壮丽的风车,错落有致的村舍,迟暮的夕阳,蜿蜒曲折的盘山小道,以及在余晖中熠熠生辉的潺潺溪流,都成了他镜头下永不褪色的乡野诗画。

《翠岭风车谣1》(通渭风貌)
《翠岭风车谣2》(通渭风貌)

《夕照云溪》(通渭风貌)

《山乡轨韵》(通渭风貌)

《彩岭风车绘》(通渭风貌)

《梦萦梓岫》(通渭风貌)

《乡塬素雪》(通渭风貌)

《日耀光伏山》(通渭风貌)

《山城夜瞰》(通渭风貌)

《花开蜂舞》(通渭风貌)
      这些照片,于他而言,并非简单影像,而是家乡的“名片”。每一张图片,都是故乡寄来的温暖家书,封存着往昔的无忧岁月,也满含当下的炽热深情,让游子心底那份眷恋永不蒙尘。
      李老师认为,教育是启人心智,而影像能唤醒孩子们心底对乡土的眷恋与自豪。帮扶不仅是知识灌溉,更是用热爱编织纽带,连接起家乡的过去、现在与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让教育的薪火与家乡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课堂启智 暖爱护航

      李得洁老师在通渭三中除了负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外,还承担教务处扫描答题卡,分发卷纸等常规工作以及学校的摄影宣传工作。

      他深知信息技术在当今时代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他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运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形象直观的演示,将复杂的计算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李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用真心和真情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归乡育梦

      十载别乡追梦去,归来志助庠门。编程妙趣启童昏。课堂施巧引,研论领潮奔。

      山水有情常入镜,赤心还系归魂。倾怀育德沃新根。余晖凝挚爱,桑梓共春温。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育帮扶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一场相互激荡、彼此成就的旅程。在相荡相击间,知识得以传承创新,师者得以蜕变升华,孩子们的逐梦之路被照亮。岁月悠悠,他的教育情怀恰似那永不干涸的泉眼,持续不断地滋养着家乡这片土地,孕育希望,催发梦想,让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向着美好的未来加速奔跑。
来源:通渭县第三中学





监审:张文博   编审:杨强鹏

责编:张   赛   编辑:王卓香

往/期/回/顾


新年心愿:展望2025的希望与憧憬

趣食迎新岁 欢乐共分享——通渭县第八幼儿园举行庆元旦系列活动

典型案例通报

通渭融媒
通渭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