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社交平台,新闻媒体不断发酵。网友们纷纷点赞、评论、转发,热度居高不下。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好大一个surprise,震耳欲聋,振奋人心。
1月8号,刘强东回老家光明村给村民发年货,给60岁以上老人发1万元现金红包,还给他上小学时所有的在校老师,每人发放10万元现金红包。
非常羡慕,但不嫉妒更不恨。
刘强东的这一行为,源于对家乡的热爱,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对老师的拳拳感激之情。
红包不仅温暖了他的小学老师,也温暖了无数个教育从业者,同时向社会传递了尊师重教的正能量。
刘强东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反哺家乡,情暖桑梓,恩义存心在。
这是一个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最强诠释。
这种行为不仅值得赞扬学习和推广,还会激励更多的企业家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尤其是乡村教育。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教师则是这一基础的中流砥柱。
当然,也有人说刘强东回老家发放年货红包等是一场营销,给小学老师发红包不过是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其实,这并非是刘强东一时兴起的做秀。从15年起,他就多次用实际行动回馈家乡。
时至今日,这一事件更是自带流量密码。
如果说,每一次的物资捐赠和红包发放,都是为他自身的事件营销锦上添花,那么我们愿意看到更多这样的好事发生。
既能为企业品牌文化注入温情的力量,又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双赢。
相信这一事件给众多想要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生动鲜活且极具借鉴意义的榜样。
寒门出贵子。一位老师说,刘强东是当时学校唯一一个考满分的学生。
感恩的人离财富最近。他的成功离不乡亲的帮助,离不开小学老师的启蒙教育,更离不开本人的奋斗。
在读大学之前,刘强东的生活和成长一直没有离开过光明村。他曾感慨:当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时,由于家里贫穷,全体村民凑了500元和76个鸡蛋供他踏上了求学之路。
正是带着这份感恩之心,他不断为家乡做贡献,其中包括回报他曾经的小学老师们。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刘先生大义,希望全国各地的企业家都能打开格局,不忘初心,回馈社会。
希望我们的教室里,我们的社会中,能有更多的刘强东,能有更多如此京东的回馈。
纵然我不是小学老师,我校以前以及目前也没有这样的学生。
我们依然期待有更多的张强东,李强东,王强东们出现。
未来可期。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