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也被称为“赢家通吃”。
01
有的朋友职称证书多、职业资格证书多,申报的参评专业(评审品目)多,有的朋友申报的少。以前审核并没有那么严格的时候,有的朋友申报了很多参评专业,参评的范围特别广。
在抽取的时候,参评专业多的朋友被抽取的次数多,参评机会多,因此认识了更多的代理机构的项目经理,接受邀请评标的机会就多。
因为参评的次数多,遇到的各种狗血的情况也多,评标水平得到了提升,评标又快又准,对异常的处理建议也很稳妥,给人一种良好、靠谱的形象,获得邀请评标的机会更多。
因为评标多,挣的劳务费多,更有动力去获取职称证书或者职业资格证书,来拓展自己的参评专业……
以上正向循环下去,名声越来越响,成为一个区域内比较出名的专家,评标机会大大的有,经常评标都像赶场。
因为参评机会多,和代理机构的人熟悉,所以还会被邀请参加很多咨询、论证。因为大家熟悉,所以沟通成本就会很低,然后会被邀请得更多……
以上正向循环下去……
02
参评专业少的朋友被抽取的次数少,参评机会少,因此没啥机会认识代理机构的项目经理,接受邀请评标的机会没有或者几乎没有。
因为参评的次数少,评标水平未能得到提升,评标的时候磨磨蹭蹭,对异常的处理提不出合理的建议,给人一种默默无闻的印象,走出评标室就被人遗忘了。
因为评标少,挣的劳务费少,没有动力去获取职称证书或者职业资格证书,无法有效拓展自己的参评专业……
以上负向循环下去,越来越觉得评标没意思,一年也抽中不了几次,评标劳务费寥寥无几,容易心态失衡、对评标充满了抱怨,更加不愿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疏于提高评标水平……
马太效应揭示了评标领域扎心的真相:评标多的绝大多数人,基本上靠的不是抽取,而是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