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如何帮孩子应对情绪、养成好性格?
杨秉瑾,苏州市平直教育集团湄长小学校教师,“吴老师”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 志愿者
马克(化名)是10岁的男孩,放学回家对着母亲哭诉,“同学们都笑我跑步太慢,还不如女生。” 还没说完,母亲厉声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要哭,要勇敢点。” 当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父母此时第一反应,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性格。男孩也有各种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权利被剥夺,男孩的情绪表达就会出现障碍。
面对孩子的情绪,父母最常见的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有:粗暴制止、做孩子情绪的奴隶、掏心掏肺讲道理,或者是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甚至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归因外界环境。这些处理方式都可能导致孩子不成熟的心理机制,形成了自我破坏和被动攻击性人格,或者说是阻断了亲子沟通,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被认可的,进而筑起一道心墙,变成了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显得麻木的人。
父母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最主要来源,在合理处理孩子情绪方面,可以用一些小技巧:
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父母先要用同理心和技巧来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他的心情就会慢慢地沉淀下来。不过,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可以被接纳,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
其次是协助孩子表达情绪。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要用言语来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可以说:“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对不对?”然后继续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今天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协助孩子理清情绪背后的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对症下药。
接着要引导孩子调整情绪。等孩子的情绪缓和下来,我们要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引起他困惑的事情。可以说:“玩具被同学不小心破坏了,你觉得很生气。但是你打人也无法让玩具恢复原样。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好不好?”
所以,在孩子最依赖父母的十年里,父母必须用心教养,给孩子提供依靠,运用技巧和练习,这样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调好情绪“体质”。
END
转载来源/成长苏州
排版/靳立
审校/宣传中心、校长室
家庭教育小贴士
园区家庭教育小贴士
娄葑学校“ 慧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