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致力于为风险管理条线上的各级人员,包括各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从业者和监管机构人员提供风险教育和最新行业资讯。GARP China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宏观经济和政策解读文章,介绍金融政策动向、宏观调控、气候风险管理等领域对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全面认识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有效防范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是2024年经济工作重心之一。3月初,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目前,从全球环境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贸易增长略显乏力。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发展面临增速换挡与新旧动能切换,同时监管体系的重塑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亦对中国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中小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强风险防范,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高风险机构聚集与盈利困境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中小银行3912家,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总资产110万亿元,占银行业整体总资产的28%。其中,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是21万亿元、29万亿元,占整个银行业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是38%和44%。
从数量上看,中小银行占比超过九成,是整个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务导向看,中小银行是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力量。因此,中小银行在促进和推动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基层居民、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部分中小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积聚了较多风险,2019年起,个别城商行、部分地区的村镇银行陆续爆雷, 比较典型的案例包括包商银行、宜商银行以及河南等地的村镇银行所发生的风险事件。总的来看,这些曾经发生过风险事件的中小银行是由于风险管理不善、内部控制不力、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了信贷违约、资产质量下降、流动性危机等。总的来看,较国有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存在高风险机构聚集,盈利能力较弱且内部分化严重,以及抗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
1. 高风险机构聚集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中小银行中,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及直销银行的评级结果较好,分别有95%、76%的机构分布于“绿区”,且无高风险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次之,有67.2%的银行分布于“绿区”,但也有11.5%的机构为高风险银行;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高风险银行数量分别为191家和132家,资产规模占参评银行的0.84%。由此可见,高风险银行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农合机构和村镇银行。
2. 盈利能力较弱,内部分化严重
近期以来,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速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引导贷款利率下行,而负债端存款利率降幅有限,且存款定期化趋势推升了平均付息率。资产负债端挤压使得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而中小银行净息差收窄幅度更显著,直接影响其盈利水平。
2023年6月末,城商行、农商行的资产利润率(ROA)分别为0.66%和0.67%,低于0.75%的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中小银行内部分化较大,江苏银行、北京银行等已成为我国系统性重要银行,而河南、辽宁等地的农商行、村镇银行风险事项逐渐暴露。
3. 风险抵补能力低
图1:各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图2:各类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强化风险防范,保障稳健运营
中小银行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盈利能力弱,以及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对多方面的挑战,中小银行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确保稳健运营。因地制宜、对症施策通常是防范风险问题的基本原则。中小银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风险的防范:
1. 加快业务转型和升级
面对净息差持续缩窄和盈利能力下降的挑战,中小银行需要加快业务转型升级的脚步。中小银行要发挥贴近客户的体制优势,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精准定位客户群体,推广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模式,通过线下与客户的高频沟通,提高客户粘性,促进业务增长。例如,江浙沪地区的台州银行、泰隆银行等,依靠线下高成本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持了较低的不良贷款率。
此外,中小银行要明确业务定位,重塑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本地市民的战略重点,走特色化、差异化的转型之路。中小银行需要立足于区域资源和禀赋优势,集中围绕一两个主要的产业链进行持续性的投入和积累,力求在对产业的理解、服务的效率、产品的适配度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上超过大中型银行。例如,安徽亳州的药都农商银行,服务当地中药材市场,满足了农村地区和药材批发市场客户“短小频急”的金融服务需求。
2. 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主要原因一是内控制度薄弱,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不明确,二是缺少风险管理人才,三是缺乏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四是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落后。
因此,中小银行要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主要在于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各项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重视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或引进具有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的人才,不断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定期评估和监测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加强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工具,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中小银行应综合运用上述措施,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复杂波动的金融环境,确保稳健经营。
3.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中小银行规模较小且大多尚未上市,其融资渠道相对狭窄,通过股权和债权融资方式来补充资本相对受限,一旦面临经营压力,资本的自主补充能力较为有限。中小银行需要更好地统筹内源性资本补充和借助外部市场的资本补充,以及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资本补充机制。例如,通过发行债券或债务工具、利用政府支持、吸引战略投资者、内部资金调剂等方式,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更多长期资金,提高资本实力。
进一步的想法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布,加强中小银行的风险防范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小银行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以保障稳健运营和金融安全。
针对高风险机构聚集、盈利困境以及风险抵补能力低等问题,中小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加快业务转型和升级,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只有通过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作为在中小银行就职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如FRM®持证人),他们可以深入分析和评估银行的风险敞口,建立风险计量模型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有效地监测和预警潜在风险,为中小银行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支持,帮助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稳健经营和持续高质量发展。
获得FRM®认证,掌握关键的金融风险管理技能,加速你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职业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登录GARP官网,注册8月FRM®考试,确保你的考位。